分享

名师——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

 袁占舵 2021-06-21

名师——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

回到“教师”这一角色和身份,李素怀老师内心笃定的是什么呢?

季羡林先生说:“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因为只是活着,并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回到现实,我们教育缺乏的就是“远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立德树人,促进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我的内心笃定的信念就是在教书育人的奋斗中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记得在与导师对话中,导师问了李素怀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来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导师说要想走的远,必须回到起点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你不用马上回答我,但我希望你给自己一个答案。”

思考良久,这个问题在脑海中经常浮现,李素怀就是一名教师,还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我再深耕细究,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一天我的学生跟我说:“老师,你的善良、真诚已经注入我的灵魂。”那一刻,我觉得一名师者的价值和意义,我马上想到,如果我退休那天,学生会怎样评价我。我能够带给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又是什么呢?

在《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对学生说:做事情应该是朴素的,平实的。每个人都有想为他人做些事情的天然热情。我该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品质,需要我身体力行做好孩子们的示范。

“我想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引路人。”李素怀兴奋的告诉导师,导师又问:“现在做什么才能达成这个使命?”

保持初心克服浮躁。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孩子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李素怀今天做什么样的教育才会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带着问题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我也开始重新定义自己,一个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是热心从教,以德育人,始终坚定这个想法,坚守我的目标。减少外在干扰,避免无关琐碎,保住教育的根本,眼中始终保持对一间教室,三尺讲台的关注,永远对“儿童”充满好奇,以研究“成长”为乐趣。当内心有了笃定的信念,我们就不会摇摆不定,可以专注于我们的业命,做一生的探索和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