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成一叹无人会,白水悠悠入暮云

 闲坐品茶 2021-06-21

1

金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丁忧期满,调任南阳县令。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元好问到任后,深知南阳因前有召信臣,后有杜诗,被老百姓称之为“父母官”,便以一篇《南阳县令提名记》表达了他好好为官的决心。他为民不聊生而困扰,为民众拖欠的赋税而困扰,他上书朝廷,为南阳父老争得了免除三年赋税的诏书。这件事在他的《宛丘叹》一诗中得到了印证:

秦阳陂头人迹绝,荻花茫茫白于雪。

当年万家河朔来,尽出牛头入租帖。

苍髯长官错料事,下考大笑阳城拙。

至今三老背肿青,死为逋悬出膏血。

君不见刘君宰叶海内称,饥摩寒拊哀孤茕。

碑前千人万人泣,父老梦见如平生。

冰霜纨裤渠有策,如我碌碌当何成!

荒田满眼人得耕,诏书已复三年征。

早晚林间见鸡犬,一犁春雨麦青青。

文人就是文人,文人当官时也依旧是文人,依然有文人的悲悯,为了这份悲悯,甘愿冒死为民请命,也许这就是文人的风骨。这样的风骨会被民众记住,被史书记住。元好问的这份风骨被南阳人记住了,被南阳的地方志记住了。

2

南阳城北三十里有一座山,名曰丰山。丰山不丰,海拔只有225米。丰山之麓有一道溪流,名曰清泠泉。丰山上有一千年古柏,虬枝龙钟,挺拔魁梧,铁骨铮铮,状如爬山之龟,故世人称之为龟柏。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李白漫游来到南阳,去了丰山,在清泠泉边说过这么一句话:“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据《山海经》记载:“丰山有钟九耳,霜降则鸣。”丰山之钟,知霜而鸣,是丰山与节令之间的感应。金正大八年(1231年)的霜降之日,元好问也去了丰山,并且听到了丰山霜钟。他把他和丰山霜钟之间的感应写成了一首诗,取名为《十日登丰山》:

十日登高发兴新,丰山孤秀出尘氛。

村墟带晚鸦噪合,林壑得霜烟景分。

芳臭百年随变灭,短长千古只纷纭。

诗成一叹无人会,白水悠悠入暮云。

上世纪八十代,当地人为求一时之利,开山凿石,不但让丰山更加瘦小,而且也让丰山满身伤痕。如今再去丰山,要想听到霜钟之鸣,只能去《山海经》里去搜寻了,只能去元好问的诗句里寻觅了。

3

元好问在南阳生活了六年,当县令三年,闲居三年。被南阳方志记住的是作为县令的元好问,被历代南阳文人记住的是作为诗人的元好问。也许,南阳文人记住的元好问才更加可爱,更加有意义。

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年六十八岁,临终之时他亲嘱后代,在他的墓碑上只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由此可见,在他心中仕途是过眼云烟,诗文才是千古之事,他更愿意被后人记住的是他所写下的那些诗句。

那么,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元好问,记住他在诗句中写下的“醒来明月”和“醉后清风”吧!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长满青苔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