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文学路上的那道霞光

 闲坐品茶 2021-06-21

半年来,郭成志老师在他个人公号“闲坐品茶”中,编发了他的很多作品,有生感悟,有名胜古迹,也有历史人物。我每每阅过,总能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内心深处的那片文学芳草地,更像这温暖的秋阳,让人的灵魂纯净、明朗。

《荷塘边,遇见纯粹的自己》《雪夜独酌》《舌尖上的记忆》《寒冬,用文字取暖》.....一篇篇美文,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时常猜测,能写下如此缠绵和淡淡忧伤文字的人,会是一个怎样遗世独立的人呢?是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还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严子陵吗?

带着好奇,带着对文学的那种朦胧情愫,在周日,依照郭老师发的定位,我带着朋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顺利进入卢医镇。我们经过了郭老师笔下有着600多年的卢医古庙。不大的寺院掩映在绿树丛中,正面拱形院门上方写着“卢医古庙”,左侧一块石碑上刻了“悬壶之祖“几个大字,右侧是简介。大红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翠绿色的参天古柏立在院子的右方,沐浴在金灿灿的朝霞之中。寺院古色古香、郁郁葱葱,那棵古柏满身皴裂,彰显着它和古庙的沧桑。卢医大殿里,正面摆放了的药王孙思邈和神医扁鹊的塑像,我在神像面前一一虔诚跪拜。

从卢医古庙出来,继续前行,一路向北,弯弯曲曲拐了几道弯,没有看到我心中描绘的层峦叠嶂的大山,有点儿小遗憾。闯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丘陵,我是第一次深入丘陵腹地,置身其中,满目碧绿,头上是蓝天白云。那种蓝,像是被严陵河的水洗涤过一样,云朵的白,如同弹过的棉花,那么轻柔,那么洁净,妙不可言。

近了,更近了,我把车速慢下来。在通往军刘沟村的小道上,我一直在搜寻郭老师笔下那十里桃花、千亩梨园、镇平八景、三亩荷塘。可惜,大失所望,这些带有印记的美景,我一个也没艳遇到。

最后一次左拐,眼前矗立着一栋崭新的二层楼房,军刘沟小学几个大字挂在大门上方,目的地已抵达。进入校园,我一眼就看到郭老师正站在门口一侧,一身黑色运动装,清瘦、矍铄,颇显活力,想象中那个风度翩翩、气度超凡的世外高人,不是应该有一副仙风道骨般的模样吗?我看到郭老师满脸洋溢着笑容,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才把我拉回到现实。

稍作寒喧,我们随着郭老师来到二楼办公室。坐下后,郭老师拿着刚刚从他那三亩荷塘里采摘的荷叶,随手撕成小块,放到一次性纸杯里,然后把开水倒入,一股清淡的荷香扑鼻而来,顿时,满屋清香四溢。这种纯天然的荷叶茶,我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让我这个少见多怪的人大开了眼界。郭老师接着又把特地从葡萄园给我们采摘的葡萄清洗过后,放在荷叶上。我们边吃边喝边聊,闲坐品茶模式正式开启。

郭老师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才华横溢,与我给他定义的沉默寡言、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完全被颠覆。我从他的公号发出的文章中,品读到他应该是那种处在世外桃园、隐居深山、寡言少语的隐士,没想到竟然是个滔滔不绝的健谈之人。

中午吃完饭,当时两点多,正是暴晒的时间,这个点儿平时是我午休时间。也不知道郭老师有没有午休的习惯,反正面对他,和他高谈阔论,我毫无困意。

我和郭老师从古代聊到现代,从本市的作家谈到全国各地的现状,从诗歌、散文谈到小说,从他自己的创作经历谈到我现在遇到的创作瓶颈。其间,我还不时地问了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例如:为何总把散文写成了小说?为何小说每每写到精彩之处总会写不下去?没有大量的阅读基础,造成词不达意,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还有人物不能鲜明地站立出来,如何用情景来服务主角等等。郭老师不厌其烦地逐一给我解疑答惑。

接着,我们谈到了写作时应该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郭老师笔下曾写过的几个系列:写给四季的二十四封情书、宋朝诗词家系列、美食系列、镇平八景图等。我又结合自己曾到南阳的九架孤山游玩,提议郭老师把这九座山作为一个系列写,他说随后到实地考察过,可以试试。

我朋友圈中的同道之人,多写诗歌,在微信中交谈时,深知老师们与我是云泥之别。现在与郭老师所进行的面对面沟通,更是让我羞愧之极。郭老师多愁善感的情怀,细腻缜密的眼光,敏锐深远的洞察力,让我惊叹不已。在他笔下,五观所感知的所有事物,都应该有着灿烂的生命和坦荡的情怀。

我一直在认真聆听他的讲解,害怕错过精彩,让自己如同坐到了课堂上,他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眼界大增,受益匪浅,真正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郭老师在眼前侃侃而谈,我的脑中不时浮现了几个画面:时而看见郭老师在一张宽大的宣纸上,用勾线笔画了一幅宏伟的山水,然后对我说,接下来是你展示功力的时候了。看到黑白分明的线条,我无从下手,不敢轻易着色,害怕破坏了这幅杰作。

时而又看到郭老师从竹林砍下一堆竹竿,对我说,用这些竹子做一只竹筏,然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游玩吧!每个地方都有与众不同的美景和感悟,你的眼界掌控在自己手上。

又或者,郭老师从他心爱的三亩荷塘中挖出一筐莲藕,放到我面前,对我说,用这些做一桌不同口味的菜,至于做成什么样子,红烧、凉拌亦或清蒸,自己看着办吧!

郭老师哪里知道,他所讲的内容,让我一个井底之蛙,如同豁然间见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阳光、清风、鸟语、花香、蓝天、白云。我似乎看到了文学路上的一道霞光,而这道光,它光芒万丈,照到我身上,像是给我披了一件霞光彩衣,从此我前行的路不再黑暗。

海阔天空,挡不住时光飞逝。我无意间打开手机,已过五点钟,必须要返程了。不得已,即使再留恋,终究还是要离开的,我真正体会到了千里相聚,终有一别的心境。

最终,我带着不舍,带着郭老师的散文集《长满青苔的日子》,带着五彩斑斓的那道光,离开了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卢医古镇。自此,我在文学的路上,有了一道霞光时刻照耀着……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