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后斩韩信、杀彭越,手段别提有多狠辣!为何单单善待谋士张良?

 文史趣味谈 2021-06-21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吕后是一个心肠恶毒、杀人如麻的狠角色,像韩信、彭越、赵王刘如意、戚夫人都是死在她的手里,并且死法都是无一例外的惨。

不过,虽然吕后所杀的功臣、皇室子弟不少,但唯独对张良一直没有动过什么杀心,这是为什么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吕雉为什么要屠戮功臣和刘姓皇族。

吕后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心肠歹毒的女人,事实上在她黑化之前,本身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惠女人。

虽然吕太公将她嫁给了当时还只是一个穷小子的刘邦,但她却没有丝毫怨言,尽心尽力地帮助刘邦料理家务,照顾父母儿女。甚至还在刘邦因私放劳役而流亡荒山野岭期间,还不辞辛劳地为丈夫送去衣服和食物。

这样的老婆,上看下看横看竖看,都该是一位难得的贤妻良母吧。

那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黑化的呢?

这与汉朝建立后爆发的一次夺嫡之争有关。

话说吕后和刘太公,曾在楚汉之争时被项羽俘虏。项羽为逼刘邦就范,最危急的时候竟然把刘太公架在一块大砧板上,威胁要剁了煮肉羹喝!

可想而知,吕后着实过了一段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日子。

但他那风流丈夫刘邦呢?可一点也没闲着,继续宠幸了一位叫做戚夫人的美女。戚夫人陪在刘邦的时间很长,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赵王刘如意。

估计是戚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上位,又或者是她觉察到吕后浓浓的醋意,担心吕后的儿子刘盈将来继位后,自个儿母子遭到报复,总之戚夫人开始在刘邦耳边吹风,要他立如意为皇储。

刘邦虽不是软耳根子,但也抵不住美人的温柔攻势,最终决定要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储君。

当然了,改立太子必须要有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刘邦抛出的官方解释是太子刘盈“不类我”,跟老子的脾气、性格差异太大。

老天爷,刘盈出生后刘邦就几乎没有尽过多少当父亲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吧。

而且当年刘邦为了让逃避项羽追兵的马车跑快点,甚至几次狠心将刘盈和姐姐踹下,幸好赶车的夏侯婴将他们带上,否则吕后这双儿女早见阎王了!

好不容易现在熬到发达了,就要将吕雉和刘盈母子抛下,刘邦这个做丈夫、做父亲的,无论搁在哪个朝代的标准,也都是妥妥的渣男。

不仅如此,皇权的更迭有多残酷自不必说,一位前太子,哪怕是被废的,对于新晋储君来说都是必须要处理的威胁。

刘邦此举不仅仅是要拿走刘盈的前程,更是几乎将吕后母子的身家性命一齐断送!

说实话,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吕后的黑化一点也不意外。

峰回路转的是,在这次夺嫡之争中,看似处于劣势的吕后最后找到张良出谋划策,请来了秦末隐居商山的高士“商山四皓”,以辅佐的名义为太子撑场面。

有次宴会,刘邦看到太子刘盈身后站在四位白头发白胡子老头,一打听才晓得是自己当初请了好几次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顿时感到刘盈羽翼已经丰满,转而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打算。

从这件事上来说,张良是曾经帮助过吕后母子的恩人。

当然了,恩情只能算是一方面,要是真的触及吕后的底线,那恩人不恩人的恐怕都没什么用。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吕后之所以黑化,与刘盈险些被废有关,自夺嫡事件后,她的行事逻辑基本上就与刘盈的地位密切相关。可以说在经历了常年“丧偶式婚姻”后,她觉醒了:什么男人不男人的,都不如自己儿子靠谱。

在此之后,谁阻挡她儿子当皇帝,就都是她的敌人。

在刘邦死后,吕后大肆杀戮刘姓皇族的原因,也和这一逻辑有关。除了长子刘肥外,刘盈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惨遭吕后毒手,这种斩草除根的手段真的挺残酷的。

而除了刘邦的这些儿子外,当时的那些大臣们也是吕后打压的对象,尤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追随刘邦的“丰沛功臣”们,更是如此。

客观来讲,除了像萧何、曹参这些识趣的大臣外,刘邦的其他老兄弟们在刘邦死后其实都有点“跳”。

没办法,刘邦已经死了,现在在皇位上的就是孤儿寡母,那些功勋大臣们有几个真的没点别的心思?

这也是惠帝刘盈早逝时,吕后光苦声音却流不出眼泪的原因。

最后还是张良的儿子,十几岁的张辟疆对大臣们点明了:“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这是担心功臣们趁机发难啊!

功臣们也怕吕后这头母老虎咬人,赶紧按照张辟疆的计谋奏请吕后分封吕氏族人,吕后这才哭出来了眼泪。

看来,张良不仅自己帮着吕后出主意,就连儿子也贡献给了吕后当谋士。

说不定私下里,还是吕后拿捏张良的人质。为了制衡这些大臣,吕后一直将张良当做可以依靠的朝中势力。

和“丰沛功臣”们不同,张良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刘邦起兵的老班底,根基和人脉上都稍有欠缺,既没有异姓王般尾大不掉的可能,也没有勋贵们大权在握藐视皇帝的危险。

因此,他成了皇室维系权力时重要的一环。

更重要的是,张良本身也是一位知进退、懂分寸的臣子。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刘邦大封功臣时显得十分低调。

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可见在他看来,张良在打天下时功劳极大。

为了答谢这位功臣,他曾经想将齐国三万户充作其食邑,可后者却婉言谢绝了,反倒是要求皇帝将留地作为自己的封地,只因留地是两人相识的地方。

这也是后来张良被称为”留侯“的原因。他的这一举动让世人都觉得张良是一位知足、念旧之人。

而这还不算完,张良晚年为了避祸,多次托辞请病\闭门不出,甚至还时不时的宣称要“轻身修仙”,最后还是吕后亲自劝说才罢了这个念头。

对这样一个不争名、不夺利的好员工,吕后又有什么理由非杀他不可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