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印象 2015泰州铁三记行 8月21日至24日,跟随学海哥,化政一块赴江苏泰州参加了2015年铁人三项赛的半程比赛,又收获了一份新的户外运动体验。 21日上午先到小区会与学海哥,化政汇合,而后同赴南站。南站会齐了崔玲姐等人,正要拆车打包登车,却被车老板告知说不能在这登车,要到大龙湖边的中茵楼盘后的十字路口处等候,在那登车。这真是有点扯淡啊,早知道哪还要往这跑啊!一行人又转回来骑行到了那。等车到了,可巧司机竟然是学海哥的同学,还是本庄爷们,好一阵戏谑笑骂。行李仓里被老板放满了货,就把自行车都提上了车,挨挤着排在了后排的空座里。12点多些,车行出发。 车过盐城后,地势渐低,地貌渐变,道路两旁无垠的绿色田野中明灭着纵横的沟渠,星散的汪塘,已是一派水乡风情。傍晚5时左右,车行400公里有余,至泰州市姜堰区下了高速。此次比赛,徐州已有几位老哥提前来到了,有三位老哥哥还是用了两天多骑行了四百三十八公里来的,泰州报纸还为此发了报道,这精神头真让人佩服!几位先期到达的老哥已为我们订好了住宿客店,又骑行十余公里来接站。本次比赛地点设在姜堰区溱湖风景区,跟随着他们骑到位于比赛地点附近的姜堰区溱潼镇湖南村时大概是五时半。客店是处民宅改建的,几个设施较好的所谓标间已被先来到的参赛选手住满了,我们三人和同来的一位朱姓老哥一块住进了有四张床铺的大通间,条件是有点简陋,但咱是惯于吃苦的,这对咱来说都不算什么事。 安置好行李,天就不早了,和学海哥化政一起到村里转了会,顺便找地儿吃饭,进了村南头的一家饭店,点了三个菜,炒田螺,炒空心菜,烧鱼杂,要了四瓶啤酒。田螺是这个地方的特色菜,用洋葱,蒜瓣,辣椒提味,味道很好。饭后结算为100元,物价和我们那大概相当。 晚饭后在村庄的小巷里转了会,回到客店取了头灯又往景区方向走去,信步而行,竟然找到了条当地人进入景区的小路。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系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景区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风景区湖泊、河流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规模较大,溱湖又名喜鹊湖,因“昔多喜鹊飞集”而得名。溱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3500亩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九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晚间光线晦暗,又没有视野,是没法体会湖的这番异景的,站在湖边远望了会景区的标志建筑,水上药师琉璃佛塔。那塔临水而立,高出周围的建筑群落,危立在半空之中,颇有气势,如能登高而望,想来是能尽揽湖色的。下午来时在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它,不知是什么所在,心里还遗憾无法亲近呢,不想却是此行的目的地之所在。这佛塔三面塑佛,金身的佛像在晚间灯火的映照下更显得一片辉煌,宝相庄严。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药师佛,迪斯尼记录认证过的呢!顺着湖边漫步来到比赛场地看了会,也算是提前熟悉场地了。原路返回,又独自到村子里的小巷里转了会,偷了条小船,摆弄到了水塘的中心独自在水中坐了会才回来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三人一块在村子里慢跑了会,又从大门跑进了景区。想到昨晚远望的佛塔处登高望远,却是由于时间太早,景区还没开放。就从昨晚发现的小路跑回。到了村子里,觉得不尽兴,又在庄子里的小巷里跑了起来,跑遍了全村,领略了这个水村的美丽风情,小巷幽长曲折,河道纵横交错,汪塘星罗棋布,河边桥头,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里是一丛丛一簇簇的瓜果蔬菜,是个原汁原味的水乡小村。
早餐在住处附近的一个小店里吃的馄饨,五元一大碗,连我这样的大肚汉都吃饱了。上午报到,领取了比赛装备,又一起熟悉了比赛骑行,跑步的线路。中午小店里没饭,三个人溜哒到村子中间一个小小的超市里弄了三桶泡面,几瓶啤酒请,又请老板娘给烧了壶开水,就着熟菜摊上买来的点囟菜,就在超市的门口摆开架势吃喝上了。
下午参加了技术会,了解了下铁三比赛的一些规程,和注意事项。晚饭又在小店里吃的,炒田螺,苔炒鸡蛋,炒南瓜头,看我们喝啤酒,老板娘又端了盘腐竹拌花生米的小菜上来,一盆丝瓜汤,让老板给盛点米饭来,干脆连锅也端了上来,任由自便,这比在咱们那饭店吃饭时,那些盛饭时把饭弄得蓬蓬松松生怕撑死顾客们的服务员们可是有天壤之别的,结结实实的吃了两碗。炒南瓜头用的是掐下的南瓜藤的嫩头,配些蒜瓣来炒的,味道还是真不错的,家里种了那么多南瓜,回去也得试试!
学海哥去结算饭钱时,老板问,给我四十五块钱行不?行,太行了!晚上贴好比赛号码,睡不着,又去小巷散步,又到河心里去沉思去了。 一早起来,天还没完全亮呢,又去划船,才到河心没多会,就听得岸边有人高声喊叫,也看不清人影,也听不懂喊的是什么,心里想糟了,这次偷人船被发现了,人家在找船吧,赶紧往回划,越着急,小船越不听话,转了无数个圈圈好不容易才近了岸。果然是船主人在找船呢,就是小店的男主人,原来他是要去湖里收昨天晚上下的网去。看我回来倒也没有责备,但我让他带我一起去,他却不答应,说,去了时间上来不及, 别耽误了比赛,只能遗憾地看着他划着小船悠然而去了。没了船,就又去村子里的小巷里转。早起的人没几个,倒是狗们都起得怪早的,三三两两的在巷子里游走,见人近前,也不叫,摇摇尾巴就走开了。小巷的尽头大多通向河岸,水塘。在村北的一个水塘里看到了一片水葫芦样的水草,看样却是人特意种植的,近前提起一棵来,看到根上的果实才知道这就是菱角。周围一片寂静,草丛中的虫子们的低呤浅唱,水中小鱼啄食的声音都听得真真切切。
返回来时,三人一块去小店吃早饭。面条包子三人总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元钱。餐后骑车去赛场,很近,出了村就进入了景区大门。推车进了比赛转换区,把车子挂在了标有比赛号码的相应栏杆上,头盔,鞋子,更衣包都按老手们教给的方法摆放在车子旁边相应的位置,以便于项目转换时取用。脱去外衣,就只剩下了泳衣,露出了胳膊小腿等处涂贴的会标,参赛号码,几个人相互打量着,都笑说有点像黑社会的纹身,要是再配副墨镜,可以去收保护费了。凑一起照了会相,就赤足沿铺着毡毯的通道前往检录区了。
到了检录区,又由志愿者在左小腿处涂写了参赛年龄组的标记,我和化政参加的是45到50周岁年龄组的,学海哥是50到55周岁年龄组的。领取了计时脚环,写有号码的泳帽,由崔玲姐帮着别了计时脚环,就没事了,就等着检录排队出发了。 游泳场地在佛塔下的溱湖湖面,三面佛俯看着我们的表演,也算是享供了。比赛先进行的是精英组的,有20人左右参加,这些人多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那水平可是钢钢的!9时左右,笛声长鸣,精英们就跃入水中,劈浪前行了。离得有些远,看得不清高手的面目,就只见手臂翻舞,人头隐现,人就如游鱼般直往前射去。全程铁三的游泳为1500米,要在湖中水线圈出的赛道上转两圈,后来听说,这些精英们一圈750米只用了10分左右,两圈也只用了20分稍多点。精英们出发后就轮到全程各年龄组的业余选手了,限于水平都采用的是水下出发了。间隔两分钟出发一组,就如同下饺子样,下了一锅又一锅,一会儿,偌大的湖面里就满是扑腾着的人了。业余比赛,只要你愿来,就能参乎,那水平也就参差不齐了,泳姿也是异彩纷呈。但大多采用的还是最为快捷的自由泳式。全程各年龄组的游泳基本结束了,我们半程的选手才出发。我们45周岁年龄组的几乎是挨到最后才出发的,按号码顺序排好了队,鱼贯而入,下了水,拉住浮渡上的把手,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笛声响了,就跟在人群后边“爬”了起来。要说来参加这次比赛也算是个笑话吧。参加协会举办的云龙湖半程马拉松比赛时,学海哥说泰州这儿有个铁三比赛,想来体验下,头脑一热,就答应一起来玩了。其实,准确说,我得算个连游泳也没学会的旱鸭子,游泳只学了一年多,连基本的泳姿也没能正确掌握,自由泳手脚活动频率大,心肺功能受不了,蛙泳腿脚已僵硬了,蹬腿不能到位了,这也不行,那也学不了,最后只好结合小时候学的“狗刨式”泳姿自创了套“迷踪拳”:手臂动作采用近似于蛙泳的划水姿势,腿部采用了蝶泳的打水方式。这样组合的一套动作其协调性可想而知了,那效率也就不要提了,别人游泳不论快慢,动作是连续的,是不断前进的,而我这样的游法是一冲一冲的,慢一下快一下,头一隐一现,呼吸一吐一纳,如抽风样。自己也觉得游得丑陋,放不开手脚,就更忙乱了,好在下了水,大家都在忙乎自己的也就没谁会在意你游的啥样了。游了会,心里放松了些,游得也就从容些了。风不小浪头老高,前后又都是扑腾着的人群游起来更觉得困难,手脚没平时那般舒展,游得也就没平时快。但不急着往前赶,就这样一下下的往前“爬”,倒是没觉得太辛苦。 “爬”完了一圈,爬上岸来,扯下泳帽,顺着通道小跑着来到转换区,赛前如长龙般挂着的两列自行车已是所剩不多了,我们那年龄组的稀落的还有几辆,看来咱这水平还不是最后的。虽是落后了,但比赛嘛还是得装装样子的,就麻溜的蹬上了鞋子,戴了头盔,摘下车子推着小跑着出了转换区,过了上车线,骑上发力狂蹬起来。 说咱这次来比赛是个笑话,这第二项骑自行车咱就又制造了一个笑点。参加比赛的的近500人,但是如我般公路赛骑山地车来的,我算是独一份了。赛前请负责车辆维修的志愿者调理车子,小伙子笑着调侃我说,骑山地车来参加比赛,你可算是真正的铁人了!就这车子还是借学海哥的呢!那动辄上万几万的比赛用车,咱是真的玩不起的!山地车要对付的是崎岖颠簸的复杂路况,车架厚重扎实,车胎粗大以增加摩擦系数,公路车比的是速度,要的是轻快,那几万的赛车,多是碳纤维材料的,轻得用两个手指就能拈起来,那车胎细得只有小指粗,在路上疾驰,一点多余的摩擦力也是没有的。比赛规程规定,业余铁三的骑行是不得尾随借力的,路上有骑行的摩托车巡查,一经发现是要蓝牌警告的,还要到处罚区接受罚时。要是被两次警告,那就取消成绩了。就咱这水平是实在够不上去犯规取巧的,上了车子就独自尽力狂蹬起来,虽是如此,但那速度快时也就是个三十七八,慢时三十多点,平均下来也就是个三十二三的样子,要比起那些专业设备,专业训练的选手们还是要慢不少的,一路上多数时候都是被别人超越的,很少有超越别人的时候,大概只超过为数不多的几个骑得有些崩溃的或是车子出了状况的选手。这也不能全怪咱的装备不行。平时只把骑车当做代步的工具,就没进行过系统的速度训练,偶尔跟着别人拉个小长途,也都是硬撑着。就这个样子要是能骑过人家那些个刻苦训练的骑友,那可是真的要见鬼了!虽是被人一路超越,心里倒也算平和,量力而行,也就没觉得太煎熬,不像跑马拉松似的,总要经历一两个困难期。两圈骑完,冲进了转换区,挂了车子取下头盔,就又切换到跑步模式了。 刚才游完泳上岸来,总觉得路不平,如喝了二两小酒般,现在一下车,那种感觉又来了,这次是因为腿脚硬硬的,感觉长短不一样了,而觉得路不平了。跑完了开始那段鱼肠似的弯道才算是适应过来了,于是摆开手臂,撒开脚步狂奔起来。这三项里平时能坚持练习的也就是这跑步了,况且5公里的赛程对于平时经常进行半马,全马训练的我来就也实在不算个事,再不在这个项目上找补点回来,那咱这个笑话可就真闹得太大了。整个跑步过程,差不多都是在超越,特别是见到手臂上腿脚上有我们这个年龄组的选手,那更是超越没商量的。这时赛道上全程与半程的选手已混杂在一起了,有好多选手跑得力竭,已近崩溃状态。有个胖胖的伙计,两腋下,胸前的背心里都分别夹着块湿海绵降温,最夸张的是歪着脑袋,脖子上还扛着块在挣扎着前进,那速度看似比散步要快些。一位老爷子,得是60岁以上年龄组的了吧,用一种只甩动一条手臂的怪异动作跑着,速度比走也快不哪去。我以一鼓之气,击三鼓之竭,当然那超越就是一群群的了。第二圈跑得竟然比第一圈还要快呢,最后的几百米冲刺,那速度也称得上是飞奔了,还与一个小伙子飙了起来,同时冲线。 冲过了终点,就有志愿者过来解去了计时脚环去测量成绩,又有志愿者递上了完赛纪念章,浴巾,补给品。在设置的冰水池里泡了会降了温,看那边切开了满桌子的大西瓜,过去捧了一大块,得有四分之一个西瓜那么大吧,坐在休息区啃起来。啃完,意犹未尽,又去拿,就只敢捡小块的了。歇了会,见到了完赛的学海哥和崔玲姐。觉得很是奇怪,跑步时,学海哥可是在我的前面老远的,怎么比我还晚到呢?一问才知道,跑错路了!最后一圈该冲刺时,没岔道,又跑回了起点的鱼肠回旋路,等意识到错误,问明白了,再回来,多跑个一两公里了!本来在他后边的一位现在是第二名,站到领奖台上去了呢,唉,要不错,前三稳当的,是能拿奖杯的呢!说着懊悔的不得了。崔玲姐又是她那个年龄组的第一,不知道是今年拿的第几个第一了,家里的奖杯大概要单辟间荣誉室放了吧!女子半程,她已是她们那个年龄组的“大姐大”,只要她出马,第一基本没跑!等崔玲姐领了奖杯,我们几个就借来照相,好一通显摆。
跟着崔玲姐去打印成绩证书,在成绩公布栏前查成绩,乖乖,我们那个组17人,我竟然弄了个第六名!这是不是有点假了,就咱这水平,第六?觉得自己是不是老眼昏花了。比赛取前八名发奖金,给崔玲姐说,自打玩户外开始,都是咱掏钱给别人,今儿个头一回有人给咱钱了,这感觉真不一样!和崔玲姐一起领到了完赛证书,又去领奖金,崔玲姐第一,是900元。我第六,给了300元,钱虽不多,但这是头回见到的回头钱啊,兴奋的不得了,回来就跟学海哥和化政说,晚上就吃它了,庆功!没了事,就在那拿着公布的成绩单研究各赛段的成绩与其他选手进行比较。游泳我在前八里是倒数第二,用时19分多些,比最快的要慢4分多,骑车用了37分。是最慢的,比最快的慢了5分;跑步用时22分多些,四分半不到的配速,比平时不算最快,也不算慢了,在前八名里大概是第三吧!能取得第六的成绩全全靠这跑步!学海哥和化政的成绩也出来了,学海哥第十一,跑步竟然用了29分,不跑错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化政十二名,他主要是游泳时泳镜出了毛病,只得用仰泳完成比赛,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但大家都安全完赛了,有了自己初次的铁三体验,还是比较值得庆贺的。徐州来的几位老哥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赵姓程姓的两位老哥分别取得了他们年龄组的全程冠军,丁局获得了铁人精神奖!还有几位也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骑车返回到宿处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小店没午饭,三人就又跑到小超市门前去重复昨天的故事去了。昨天围观的几位老人见我们又来了,就又笑眯眯地围过来看热闹,操着乡谈与我们闲话。看到我们就着生蒜吃囟菜喝啤酒,都很惊讶,他们这的饭菜味是清淡的,不喜辛辣,每次在饭店里点菜,都要告诉他们多放辣椒才行。 午餐后他俩就睡下休息了,我照例还是睡不着的,就又跑去划了会船,到四点时喊醒了他们,一起出发去溱潼古镇玩。吃午饭时就向超市里的娘俩打听过了,说是有条小路通往镇子上,很近只三五公里路,但道路太过曲折,尽管她们热心的费力描述,我们也只能了解个大概。本打算边走边打听的,可巧刚出门就碰到个小伙子,是昨天晚上在小店里见过攀谈过几句的,听说我们要走小路去古镇,就说可以带我们走一程。好,省了问路了。跟随小伙子曲折地穿过村子里的小巷,跨过庄头小河上的一座小桥就进入了一条田间小路,路宽一米有余,水泥铺设的路面,只可通行摩托车,电车,自行车。路在一个鱼塘边几个小伙子在钓花鲢,并排在路上停放了两辆摩托车,我们就无法通行了。领路小伙子吆喝了几句他们移去了车子,我们才得以继续前进。小伙也是到自己的鱼塘里来的,不能陪我们继续前行了,就给我们指点了前路,说只要顺着脚下这样的路走就行了。作别了小伙继续前进。这小路是靠近溱湖岸前行的由于地势低洼,两旁多是鱼塘,荷池,菱田,少有行人,风景很是清幽。
小路的尽头连接着一个村庄,出了村,就上了大路,也就看到溱潼古镇了。大路边树木荒草掩映中有处仿古城楼样的建筑,立着高高的旗杆,立在一条宽阔的河道边。三人推着车子近前参观。登上去了,发现是座祠堂类的建筑,透过紧锁的门缝,看到供奉的是岳武穆的坐像。读两边的对联觉得似乎此处为纪念山东义民抗金而建的安魂之处。没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也不了解这段历史,难道岳飞抗金曾在这里开过战吗?从几柱盈联和大殿上“万舟云集”的匾额约略猜测,闻名全国的溱潼会船节大概与这段历史是有关联的,此前的河道大概是会船的所在吧。
站在高台上远望河对岸的古镇,却多见些充满现代气息的楼房商铺,心里说,什么古镇,大概又是处被商业文明阉割了的处怪胎吧?还好,入了镇子,在一处仿古建筑的商业街道后边原貌保留了半个古镇。那些听说还有清末民初时的老旧低矮的民居,挨挤在一起,就挤出了许多曲折幽长的小巷,石板铺路很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推车穿行在小巷里,很有些穿越时空的感觉呢!
仿古的商业街也是不错的,尽力摒除现代的痕迹,两旁的门面都采用装卸门板的方式来开关店门,各店铺的匾额也做很有古风。时候不早了,多家店铺都在上门板打烊。逛到了街头一家卖黄桥烧饼的铺子,几个人都说要买些带回去。这黄桥烧饼是他们这儿的土特产,可不是咱们那用以充饥饱肚的食品,而更像是一种类似月饼的点心。鸡蛋大小的圆饼,中间微微隆起,像个扁平的小馒头,上面密密的挤满了芝麻,里面裹了枣泥,黑芝麻等各类的馅,在烤箱里烤得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看得直咽口水。价格是两元一只,怕是只能在这旅游风景区才叫得出来的价格吧!但人家可是明码标价的,愿打愿挨,听由自便的。我们三人每人选了16只不同馅料的,算帐时要96元,老板说了句给90元吧!看来这儿的人并未被商业文明把淳厚的民风腐蚀尽净的,不像那些成熟的风景区里的无良商贩们以欺诈客人为荣。
天色近晚,来时就说好要在这古镇上吃饭后再从容返回的,于是按照烧饼铺老板的指点来到了街上名为溱湖八鲜的饭店,点了四个菜。照例先是个炒田螺,烧了个鱼丸鱼饼,大煮干丝,青椒炒青豆。喝了几瓶啤酒,结算时也只百元有余。边吃饭边看泰州新闻播放的铁三比赛,与老板一家人闲扯着。天黑了,无法从来时的小路回去了,就向店里的一个小伙子打听回去的大路,小伙子自己说不清,跑上楼把他老爸叫来,好一阵热心的描述指点。 辞了老板回程,天是完全黑透了,出了镇子没了灯火就进入了一片黑暗。到化政的包里去取用头灯,不想来时匆忙只将头灯丢了进来,却是把电池落下了。只好在黑暗里小心翼翼的前进了。到了高速立交桥,拐上了条有路灯的大道,这才放开骑了起来。比赛后,崔玲姐的车子就放在我们的房间里,下午来时,学海哥和化政都让我骑下她的车子找找感觉,也很想感受下冠军车的味道,就让学海哥给崔玲姐打了个招呼,骑了出来。这车听说万元有余,半碳纤材料的,来时的小路是飙不得速度的,只感觉了它的轻快。到底能跑多少,还没试呢!现在有了好路,又有了灯光,于是狂蹬起来,一会儿码表显示的速度就提到四十多了。但过了四十,风阻大了,再提就觉得吃力了,只好作罢。不过要真骑这车比赛,平均配速应该能达到35吧,20公里下来节约个三两分钟是有可能的。 湖南村和溱潼镇都在溱湖岸边,来时的小路大概是贴着湖的东北岸而行直达的,大概行了湖畔的四分之一吧!而这大路却是要绕行大湖近一周,要把剩下的四分之三补齐的。我们半天的时间,划了个大圆,把个溱湖圈了下来。一路骑行,都有高高的金色的佛塔做参照。但行到湖的西岸时却是失去了这个参照物。因为佛塔是三面塑佛的,背面没有灯火辉映下的佛像,那佛塔就隐入一片黑暗里去了。再绕行到南面,看到佛塔时,我们也就回到投宿的湖南村了。小路到古镇只有四公里多些的路,就和学海哥化政商定明天早上晨跑去古镇吃早点,再逛逛那些小巷。他们洗洗睡了,我又把船鼓捣到了水塘中间去思考人生去了。 天有不测风云,睡到半夜,却是下起了雨来了,淅淅沥沥的下到了天明也没停。唉,古镇晨游的计划不能践行了。被雨困在屋里团团转,深悔来时忘了带雨具来。要是有把雨伞撑着去那村子里的雨巷中走走,说不定就能邂逅一位散发着丁香气息的半老徐娘呢?要是能披上雨衣划着小船去水塘里逛逛,也许能找到点“一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呢!都没有,就只好效颦那些病中相思的才子佳人们去静卧听雨声了,虽是窗外没得芭蕉叶,听那雨润小园一片绿,也能臆想出些微的诗意了。 七时多些,同来的几位老哥就来催行了。订的是11点左右的过路车,又下着雨,去这么早干嘛呢,却说是紧早不紧晚,要到那登车处去等候。赶紧收拾,尽管小心清点行李,忙乱中还是把充电器留在了墙上的插座里了。也罢,住了三晚,每人才给了店主60元钱心里是有些愧意的,也算是给老板点补偿了吧!雨就没住过点,路上还下得更大了,雨点打得啪啪响着。若不是老是担心背上的行李包被浇透,在雨中骑行这水乡,还是满富浪漫情调的呢!十几公里的路,雨中不敢疾行,到路边找到歇脚的饭店时,尽管用化政买来的雨披进行了防护,全身还是湿透了,包也打湿了不少。 饭店里每人要了份面,又买了韭菜盒,馅饼作点心,崔玲姐把她的面给我拨了大半碗,吃得我直想揉肚子。吃过饭,时间还早得很呢,雨还下着,又没地方去,几个人就在饭店里打牌闲扯。湿了的衣服也是没法换的,就暖着吧,谁叫咱号称“铁人”呢!到了10点半左右,衣服也快暖干了,电话联系那边车快到了,只好又起身冲入雨中了。站在路边雨中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又淋了个湿透,车总算到了。还是来时的车,也在返程。上了车,继续暖又湿了的衣服。车行了近百公里吧,才冲出了雨幕的包围,天晴了。车在扬州的一个什么驳客站停了下,啃了穗化政买的老玉米,就算加餐了。再行,回到了徐州,在小区下了车,骑行到家就5点多些了,给老婆孩子汇报了行程,泰州之行就结束了。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感冒了!铁人?就别再吹了吧!还是凡人哪! 泰州行程虽是结束 了,但投宿盘恒了三四天的那个小小水村却是深印在脑海,萦绕在梦中了,挥之不去。乃记《水村印象》以为纪念! 水村印象 河南,名字虽是如此响亮,却是如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娴静淑女,是个不曾被现代商业文明侵蚀的原貌原味的水乡小村。比之那些为商业社会所阉割而充斥着铜腐气息的周庄,同里等江南水乡,更多了些自然淳朴,清幽淡雅的味道。小小水村,河多,船多,巷多,民风淳厚,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是处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小河 小小的村庄内外纵横着数条小河,串玉般连缀着更多的汪、塘,最后都与村北的溱湖相连。在小村中转了三四天,最终也没能查清它们的个数,没能辨清它们的分流交错情况。水是活水,水质极好,因水深,加上岸边水中多生绿色植物,远看那水呈黑绿色。但近前就能发现它们是清澈透明的,看得见水中的游鱼,水草的浮根,甚至是近岸水底蜗行的田螺。捧起来,那水是清亮的,哗哗地从指缝间漏去,手上就只留下了淸爽的感觉。
河上多大小的桥以连接交通。桥因地形道路而设,宽窄长短各异,简洁实用,有的窄如独木方便行人,有的宽可米许能容电车通行,有的阔大可通行车辆。河边村户密集处多设有小巧的浮渡。这浮渡是个集装箱样的空心的水泥小平台,浮在岸边,用一块跳板连接岸上的台阶,可停泊小船,可方便居民用水。晨昏之际,常见村民们相聚谈笑于其上,或洗衣、淘菜,或浣洗用具,还有些妇人竟直接在这洗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是幅多有诗意的图画。
水中多嬉戏的小鱼。它们成群结队地贴着水面游动。你静立在水边,一会儿它们就在你面前开始了表演:它们时远时近,时快时慢地追逐玩闹,那股兴高采烈的劲儿,让你似乎能听到他们兴奋的尖叫声。慢时,它们几乎近止不动,能看见小小的腹鳍如悬停的直升机的旋翼般扇动,不时就把它们的小嘴探出水面调皮的吹个气泡,水面上就只看见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小脑袋;要是受了惊吓,它们的动作却又异常的灵动敏捷,只听得一声轻微的扑愣声,倏乎间它们就全不见了影踪,只在水面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小圆晕。在静谧的清晨和夜晚,你立在河岸,水中,经常能听到如同下小雨样的细微声响,那是它们在啄食水草会餐呢
!大小的沟汊汪塘的水下都爬满了田螺,下得水去,三下两准能弄上一盘美味。这里的人们甚是不需要像我们那样下水去摸,他们取一只系着细绳用铁丝编制的元宝样的扁形小篮丢下水去,再牵着绳子将那篮子慢慢的拖回来,就收获了混杂污泥杂草的田螺们。提起小篮在水中浸几下就去除了污泥,抓去杂草,篮底就是好大一捧的田螺!还有人站在船舷边用网兜儿去捞,一网下去也能有不少收获。 收获的田螺还要再进行进一步清洗,以除去附着在外壳上的青苔,这样就能装袋拿到市场上去售卖了,能卖两三元一斤。据说在食用前,还要把它们放在水中"度"上一段时间以去除土腥味。 物盛之地必是善于烹调此物之处,他们这儿的人烹饪的田螺的味道很是不错,在这里的短短几日我们吃了三次,大小店铺烹煮的田螺都有滋有味,百吃不厌。烹煮前,将田螺的尾部用钳子夹碎,清洗干净,再放上辣椒,洋葱,蒜瓣,大茴等佐料去腥提味,热火煎煮,就可食用了。吃时,挑去口上的硬盖,只需撮口一吸,如果力度把握恰当,就能恰恰将一小段的螺肉吸入口中,而将尾部的一小截如肠般的内脏留在螺壳内。要是你没有这个功夫,也可用牙签慢慢挑着吃。但吃田螺,实际上是并不在乎吃肉的,而是在于品咂滋味,汤味的鲜美与否才是品鉴一盘田螺烹煮成功的关键。
小船 河的两岸,塘的四周挨挤着无数的大小船只。这些船大多都是用水泥铸造的。小的长仅两三米,可容两三人乘坐,大概是作为水上人家代步的工具的吧,是载不得多少的货物的;大些的有五六米长,两头各有一个密封仓,中间是载人运货的敞仓,这船也是以人力为动力的,只能在近途拖运少量的货物;再大的那些一二十米长的船就需要安装机器动力了,这样的船就能远航货运了。大小的船只是如此之多,应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条两条吧,就如同我们这边每户必备的人力或机动三轮吧,我们走旱路,他们走水路。
生长在平原地区,多见阡陌,少见河湖,对于古代诗文中描述的那些舟船逍遥的意境颇多神往。什么“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每当吟诵这些诗文时总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总想能有那么一条船,能有那么一片水,让我忘却世间诸多烦恼。可巧这次投宿的农家旅店就临水而建,屋后是片小小的菜园,巴掌大的一片土,却挤满了十几样菜蔬。小园过去就是片开阔的水面,方圆百亩左右,四周泊满了小船,菜园地里就插着一根细细的铁棍,用一段铁链系住一只小小的船。水面上不时有农人撑着一叶小舟悠然而行,平静的水面如明净的天空,舟行其上如人在空中无声无息慢慢飘过,那剪影是幅多美的画,是首多美的歌!
近岸了,系了小船的朴实村汉农妇们转身提了一点的鱼虾螺丝或是蔬菜上了岸,脸上洋溢的都是满足! 真的,幸福的感觉是相对的!清心寡欲,再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出滋味来!看到满河的船,真有种恍在梦中的感觉,水村小住的几日里,一有机会就去摆弄那些小船。 看那些农人驾驭那些船只是那么的容易,那么的写意自然,人危立在窄仅容脚的船舷上,长长的竹篙提起来,插进水,那小船就直直的稳稳的往前驶去,好像一点儿也不费力似的。但是真的自己得以去摆弄它们时,却是真的感觉到了不容易!小心的上了小船,适应了那船儿的晃荡,就想让它按我的意愿前进了。不敢如那些农人们样立在船舷上,只好站在中间的小仓里,去撑篙。用篙点了下那河岸,小船就离了岸,把篙插入水中一用力,小船却并不如我所愿前行,却是在原地打了个横,转起了圈子。越是用力,它越是只打转。心里也知道这是撑篙的角度和力度有问题,但怎么纠正却是无从解决的。只得先任由它转吧,慢慢地力度消了,船静止了,再小心的去撑,没敢太用力,小船缓缓地往前移动了,没多远,它就又要偏离方向,赶紧又跑到另一边去撑,小船就又边前进边往另一边偏去,再撑另一边,小船就又回来了,于是小船就这样扭着麻花前进了。小船的速度稍微快了一点了,看到它偏离,想去插篙纠正,不想篙还没下到底,小船就离开了,没了纠偏的动力,小船就又打起了转。索性不去理它,先任由它转着吧。趁小船在那打转,琢磨了下,才知道,下篙时应该向船行的方向斜插下去,这样当篙下到河底,才正好垂直水面,才好着力。边划行,边研究,慢慢地还真找到些感觉了呢!小船也就行得平稳些了。再划会,又发明了以篙代桨的划法,左一下右一下,也是划得有滋有味呢!如同初学开车那般,越是学个差不多,越是想去摆弄。因此这几天的空闲时间大都都耗在这上边了。特别是每到夜静人稀之时,泛舟水面实在是件赏心悦事。好几个清晨夜晚,当伙伴们还在梦中或闲聊时,我就悄悄地溜到河边,趁着夜幕,偷偷地解了园中小船的缆绳,去寻找我的水上逍遥梦去了。提起篙来在岸上一推那小船就摇摆着离了岸,趁着水浅狠撑了几下,船就离开河岸一二十米了。再撑几下小船就来到了水塘的中间。横了篙,坐在船头,垂了双脚在船外的水中,任由那小船陀螺般打转漂动。人声灯影渐渐离我远去,慢慢地慢慢地我漂进了一片静寂与暗黑之中,听得见水中小鱼的细语,看得见掩映在云层中的几痕淡星……渐渐地,渐渐地我飘进了一片空濛之中,小船轻轻地旋转,幽黑的河岸,天上的淡星云朵也就围着我旋转起来,恍惚间我己成了天地万物的中心。小船静止不动了,我也就融化在无限的宇宙中了……小鱼儿轻柔地叮啄触碰唤回了我出窍的灵魂,才发现停止旋转的小船并没真的静止,它已悄悄的离了汪塘的中心向着河口漂去,离我的岸己是百多米了。原来这汪清水并非真的如眼见的那般平静,也算得上暗流涌动呢!赶紧又操起篙左一下右一下摆弄起来,小船就歪扭着身子向岸边靠去,那速度还真不慢呢! 小巷 小村的民居都不高大,是那种南方的小巧精致,房屋大多是低矮窄小的,偶尔有几幢二层的小楼房,层高也很矮,没有北方房屋那种咄咄逼人的宏大,嵌在这些房屋中也并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院门窄小但或繁或简总修着个小小的门楼。院落都不大,有些满院镶贴了地砖,显得干净素雅,既美观又实用。房前屋后但凡有点空地泥土,都要种上点瓜果菜蔬,这一丛那一簇的,点缀着和睦人家的富足。这些房屋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就挤出无数条曲折狭窄的小巷。宽些的主巷不足两米,最窄的支巷仅能两人侧身错过。
晚饭后时间还早,房间里吵吵嚷嚷,是难以入睡的,就独自走进了那纵横交错如迷宫样的小巷里。偶尔有几盏路灯零落地散布在拐角处,也只是起到导引作用吧,照明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至于那些窄仅容身的支巷是都笼罩在—片暗黑之中的,只偶然从一些小窗中透出些昏黄的灯光来。在这些幽暗的小巷中倘佯,相伴的只有自己轻微却清晰的脚步声。走过一扇扇紧闭的院门,不知那小小院落中关着怎样相同的幸福。尽管我努力地辨识着方向,不大会还是在那无数的转折中迷失了。干脆不再挣扎,就随着脚步去吧!曲折小巷的尽头或是条泊着几只小船的小河或是处僻静的小院。在小河边悄然而立,细辨小鱼嬉戏或啄食水草的细微声响,在小院外驻足,静听幸福人家的呢喃细语。 微明的晨间,漫步在这些小巷,少见行人却多见游走的土狗。透过半掩的门扉,时见几个惺忪着睡眼的勤劳主妇在操持着早点,有些还是使用着自砌的土灶,灶台上镶着洁白的瓷砖,收拾的干净利索。有时能听到早起的小贩长音的吆喝,清亮亮地回荡在小巷,却不知他售卖的是什么物品。穷尽了小巷,或上小桥,或立河边,眼前就又多了一幅画,一首诗:满满的一池绿色,以为是无主的水草,细看却是如田园菜畦般的条块分明,近前提起一株绿,根上就显露了几枚青涩的菱角;河道两边并立的房屋夹峙出条窄窄的水巷,几条小船斜横在院落后门通往水面的台阶旁,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老人和狗 不当农时,村中年轻人大概都外出打工了吧,村中多见的是那些行动迟缓,神态安详,以现在都市人羡慕的慢节奏生活着的老人。炎热的午后,他们或聚在堂前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坐在门前的巷中啦呱。早晚间他们也慢慢地踱到河边渡口去洗洗涮涮。
在村中小巷中踱步,相遇这些老人,只要目光相对,都会给你一个笑容,满是褶皱的脸上写着的都是慈爱。这大自然给予的肤色,刻痕,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相较都市人那精心描画,精巧细致却堆满冷漠的脸有着天壤之别。这样的笑容能融化你心中的坚冰,能剥去你脸上的矜持,让你敞开心扉坦诚相对。已是晚间8点多了,蹲在小小的浮渡上与一位66岁的洗衣老妇人攀谈了好大会。不设防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概只能在这样民风淳厚的乡村中存在了吧!老妇人的乡谈,我要努力去辨析,有时还要加上手势猜测才能弄懂个大概。尽管言语的交流有些困难,但短短的二十多分钟,我知道了老人的老伴去年去世了,老人有个有残疾的闺女也已结婚生育,知道了这儿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收获季节,人们以船拖运收成……我也零碎絮叨地告诉了她我的职业,收入,家庭情况……临别时,老人询问归期,答说,是明天上午,就说,别走了,中午到我们家去坐坐。虽是客套,也暖着人心。 村庄中人家多养狗,没见什么名贵犬种,都是些极普通的土狗,都不作拴系约束,任由其游走在河边,巷中。那些狗们都很驯良,见人走近也不吠叫,打量一下,摇摇尾巴,顾自走开了。不见宠物狗们的亲热媚态,也无猛犬之流的狗仗人势。小巷中,院门前,常见闭目养神的安详老人,旁边也多卧条和善的假寐老狗,构成一幅静谧的图画!
天然去雕琢的美丽风光,纯朴和善的村民,这是真正的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