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渐华 2021-06-23
原创2021-06-21 18:20·泰西拾粟

平阴古有柳下邑,为鲁王孙“坐怀不乱”柳下惠故里。柳下惠,展氏名获字季禽,春秋鲁国人。因食邑柳下,私谥“惠”,故后人称柳下惠。他是周公旦后裔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重孙子,父为鲁国司空展无骇。【尔雅】郑樵注曰:(无骇)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展后,以名为氏。或按:隐八年无骇卒,无骇者,展之孙也。《传言》:羽父请氏,公命以字为展氏。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一)柳下邑是平阴柳沟

平阴柳下邑,是燧人弇兹合雄氏结合部,太昊伏羲氏之腹地,颛顼帝佐臣句芒领地,虞舜东夷龙兴之处,夏有仍商奄国北境。柳下邑,指今汇河借道之古柳沟而得名也。沟古字为句,凡泰西平肥平阿沟水,肥城石横源出柳沟、东平无盐源出漆沟、东阿旧县源出长直沟,沟沟汇入古汶水济水,俱为句芒所领,总称之为须句,意为拥有多如一把胡子的沟。【廣雅釋詁一】句,下也。言沟处下、卑湿也。柳下与柳句、柳沟意义相通。综上,柳下邑所指既为柳沟。今平阴县孝直镇孔村镇诸柳沟村,既此谓柳下邑。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二)长柳邑在南北大留

柳沟此处为柳下邑,如有柳上邑应在何处?古以北面为尊,俗谓沟下坡上,如有上邑应在下邑其北,沟渎其上之源头。柳沟上游在北,源头当在近平阴北山,干流在南北大留南北中高余之西。此地不谓柳上,但谓长柳邑。留通柳,大通长,大留义同长柳。

【墨子·所染】载: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长柳朔,为长柳氏,源于地名春秋鲁国北鄙长柳邑,以邑为氏。汉朝有经学大家长柳子著《占书》亦为长柳氏。 长柳氏后世并入柳姓,自认现居地今山东滨州邹平青阳一带为长柳邑。误矣。

该支柳氏既承认古早长柳氏居邑之地属于鲁国北鄙那么就要连带承认,鲁国即使历史上最牛笔地时期,圈地也绝不会到齐国地家门口邹平。所以,长柳氏祖上所居之鲁国北鄙,维今平肥交界石横南北大留比较切合。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三)南北大留到柳沟皆为柳邑

古柳邑得名于柳沟。古柳沟河道比较独立,不是现今汇河平阴段。古柳沟正源在石横北双泉左近,由石横孔村汇入紫柳等沟水,直通衡鱼、柳沟、东平遂城,此为独立地柳沟河,既孔子瓦船去孔村水路。古肥河康河与古柳沟交汇于东平丁坞遂城一带,以下总称汇河,亦称泌水、伏水、坎河、柳沟、泉河,绕松山穿泗汶下冲汶上泉河。

1.柳沟何以得名为柳?

其一,古无柳而先谓条。【尚书禹贡】:厥草惟繇,厥木惟条。条为小杨、杞柳、红荆条之属。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家一直会编筐,平阴肥城汇河涯上群众至今仍有尤擅此技术者。其二,柳后读酉先读卯。柳,鲁刀切,最初音牢。柳者卯也,卯者铆也。有专家认为卯为剖分,我反其道谓之铆合也。宋祁《笔记》:古文卯本柳字,后借为辰卯之卯。北本别字,后借为西北之北。柳谓北上之木,对应挺木牙交所指中宫北极星,言其天宫在此也;谓铆合之木,对应燧人弇兹合雄立木为信,言其万年牢固也。

【晉書·樂志】卯茂也,謂陽氣生而孳茂也。【白虎通五行】句芒者物之始生。句芒者,或言其沟中先有苗出也。【崔靈恩禮記義宗】木正曰句芒者物始生皆句曲而芒角因用爲官名。句曲者,本地土话“谷楚”“箍虬”也。【後漢馬融傳注】句芒東方之神也。【後漢張衡傳注】句芒木正東方之神也。句芒领地在泰西,核心在东平,周封古须句宿国,柳邑其所辖也。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1.1柳谓辰卯,【六書正譌】戼(卯),闢戶也。从二戶,象門兩闢形。因聲借爲寅卯字,爲日出物生之象。俗谓“紫气东来”,盖言在卯开门辟户缘故。从二户,或谓“柳邑”与“户邑”渊源之深也。平阴洪范古有扈峪,东平梯门有扈山,扈山前平原称扈原,为《路史》上古圣王东户氏发祥地,与孝直柳邑近邻相接。按卯之五行为阴木,受气旺相,南北顺逆都能体现其特点,走南闯北调解于寒暖之中。其身招摇,其势宛转,封建迷信命理学说谓此为沐浴桃花之地。今柳沟东为桃园其中巧合,后世人为附会即可改造,实不足为科学所征也。卯又称“琼林”,暖气化阳,倾于南方而成潇洒清高之气,有浪漫之情而无浊世之为。老店子八中宜军校长成天宣传汇河东边出俊生,大概论据出于此处。亦不足为经典物理科学所据也。

1.2柳谓鹑心,【後漢郎顗傳注】柳東方宿也。【爾雅釋天】柳鶉火也。鹑,凤凰类神鸟。《埤雅》引师旷《禽经》云,赤凤谓之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鹑火之谓不死鸟之心也。火谓燧皇之明。【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虞舜为东夷之人,有凤凰之姿,《九韶》成凤鸟来仪。凤为风姓弇兹氏族系图腾,与平肥山区旧传鸾台、东平肥城遂囧国(遂因)燧皇故地相合。柳为鹑火,或言柳邑实处于燧皇遂明国之心。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1.3柳谓諸飾之所聚,【周禮縫人】衣翣柳之材,言聚諸飾之所聚,故舊翣柳作接橮。鄭司農云,接讀爲澀,橮讀爲柳,皆棺飾。【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车象人。郑玄注:鸾车,巾车所饰遣车也。亦设鸾旗。【礼记】明堂位:鸾车, 有虞氏(舜)之路也。郑玄注:鸾,有鸾、和也。此和圣柳下惠“和”之所从出,言禽非凡品、德配鸾凤可也。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1.4柳谓邑聚,【書大傳】柳聚也,齊人語。【漢書季布傳】集注引晉灼,柳聚也。《墨子》: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所谓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路史》:舜长九尺,大上圆首,龙颜,日衡。肥城衡鱼旧称都君庄,相传为虞舜成邑之处,与柳邑两岸相峙,俱为一体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生舜于姚墟,《竹书纪年》亦载,生舜于姚墟。唐《括地志》记载的方位故址在河南濮阳范县濮城东南,我认为姚虚系今山东东平银山斑店附近古桃丘。肥城衡鱼都君庄、东平彭集南城子、东平银山斑鸠店均为舜早中期成邑成聚之所在。舜死火葬在河南周口淮阳,周初发起集体文化造假时,陈国大宗为增创新优势,故意犯错把虞舜陵误作太昊伏羲陵,开了太昊伏羲氏其他宗支尤其是殷商大宗的玩喜。淮阳伏羲陵造假完毕,周天子亲自去盖章发证,殷商刚给周朝进完拉贡三年不开点,面对陈国造假各宗只好闷声发大财。周朝还有另一个猛烈造假的大户就是晋国。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2.南北大留何以谓柳?留,丣,古文酉。从卯,卯爲春門,开门辟户,萬物已出。丣爲秋門,关门闭户,萬物已入。【莊子天地】留動而生物。留作流。《孙膑兵法·奇正》《银雀山汉简释文》论政论兵之类一三:死水而不留。【吕覽圜道】留,滯。又留字古字形从田、丣声。一说丣字像田边蜿蜒的沟渠,左右为储水的池塘,以会水流停留于田间之意。【素問瘧論】風氣留其處,謂留止。【管子正世】不慕古不留,謂守常不變。故而,留由基本义停止、表示不让离去,又引申指不忍舍弃、不忍离去。《本草》: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柳与留音近,所以古人常“折柳”表达恋恋不舍的留恋离别之情。东阿鱼山之上古有留舒城亦为柳舒城,此城为平阿平肥山区系嬴姓偃氏群舒(安徽六安舒城)祖居地的遗证。柳舒与柳邑的关系则有待进一步辨析。

总之,所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孔圣人隔三差五来平阴住孔村,坐车也来瓦船也来大年三十也来,可见他老人家不是白来地。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