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照骑行两日半

 新用户6839wSa0 2021-06-23

 某年7月16日早6时许,和邓哥,王振军老师,闫超强老师一行四人,从潘中门口出发赴日照骑行。队伍略显寒碜,但四人却是豪情满怀,因为此次骑行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远航”——图上距离往返大概700公里。前几天发帖时,应者云集,10余人信誓旦旦要一试身手,不意今日成行者仅此区区4人。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出新城区过高铁东站入206国道,经徐贾快速通道往贾汪方向进发。9时左右到大洞山附近早餐,此时已经骑行约50公里。

    此次骑行拟定路线为先沿东西向的310国道东行至连云港近郊,再转南北向的204国道折而北上至日照。所经两国道都穿行于苏鲁两省,先后经过两省的铜山,邳州,郯城,东海,赣榆,岚山等市县区,最后到日照,路旁乡镇约近20之数,不能一一历数。

    餐后,沿310国道继续前进。310国道双向四道,为柏油路面,宽阔平坦,路况良好。两旁行道树多为杨树,高大茂密,遮天蔽日,虽时值盛夏,也不觉酷热。骑行开始时,大家都有余力,加上天气不是太热,速度很快,时速都能达到近30公里。编队骑行,每人领骑5公里,四人轮换一遍就是20公里,然后稍微休息三五分钟喝水泄货。行至邳州铁富镇,在艾山景区大门略作停留,看门前介绍,艾山是邳州名山,因远古遍山艾草而得名。据邳州史载: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71年)封徐子诞在邳建国,铸鼎铭艾。艾山即为徐国的镇国之山,是邳州境内最高山,由小茅山、石屋山、长山、荷叶山、尖顶山、拉魂山、奶奶庙山、团头山、虎皮山组成,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度197米 。古人有言曰:国之巅泰山,邳之巅艾山。限于时间,没能入内游玩,在门前留影后继续前进。310国道从此处往前约10公里正在整修,路面还没铺好,只能在颠簸中缓慢前行。过了这段路后再前行就进入了山东省郯城县境内。接近中午时,骑行到花园乡,又累又渴,在集上买了个西瓜吃过再走,都没了先前的锐气,速度慢了下来,同时觉得屁股疼痛难忍。努力前进,大约在中午1点左右到达高峰头镇,这是本路段中山东境内的最后一个乡镇,再往前又重新进入江苏的东海县境内。虽然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因为早饭吃的晚,大家都说,要再往前骑一个乡镇再休息吃饭。于是鼓起勇气再骑,不想却是吃了个大亏,前边所经过的道路每隔不到20公里,必然会有一个乡镇在路边,可以停歇购物吃饭,我们都以为下一个乡镇也不会太远。可是骑行了很长时间,就是不见有乡镇出现,偶尔有几户人家,也离公路较远,根本见不到有出售食品的商店饭店。大家都已经饿得是头昏眼花,累得筋疲力尽,速度慢到不足20公里,再也听不到大家的谈笑声,只能听到自行车轮胎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和自己急促的喘息声。原来是20公里一停歇,现在走个十公里八公里就要停一下。可是道路似乎总也没个尽头,村镇还是杳无踪迹。上午看那道路向远处天际延伸,两旁树木渐相合拢而成拱门,不见尽头,觉得是那么壮观,此时再看,只觉得是个灾难,简直令人崩溃!骑了大约有20多公里吧,时间已近下午三点,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见一个十字路口有一个加油站,向站里的工作人员询问,告诉我们前边要走很远才能到达有村镇的地方,不过如果从这个路口向南3里地左右就有一个镇子,叫双店镇,是可以休息吃饭的。再也没有力气往前骑了,大家都同意到镇子上去吃饭。果然走了不到两公里就到了一个镇子,在镇头有家饭店叫祥和饭店,赶紧停下。到饭店问老板有什么最拿手的菜,回答说,他们的囟猪蹄是很有名的,每天要卖掉三大盆的,一看,果然在店里的桌子上摆了三大箩筐。于是让店老板每人先上一个猪蹄,也得1斤多重,四人每人一个抓起来就啃,那个香啊!现在可知道当年武松在景阳冈前叫道“店家,有什么饱肚的拿些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了。啃了大半个猪蹄,肚子里安分了许多,又点了几个菜,喝了点啤酒,这时人才慢慢缓了过来,又有了谈笑之声。与店老板攀谈,原来他的囟猪蹄在这一带是很畅销的,不但本地人买的多,过往的行人,也有不少人从这购买。太累了,都没有勇气立即上路,饭后就都在饭店的几把椅子上小睡了一会。大约四点半时,又打起精神再出发了。看了下码表,已经骑行了140公里,以为下午到赣榆不过就是60多公里,应该很轻松就能到的。可是上了正路一看路标,乖乖,还有近80公里来。这还不算,此时大家的已是强驽之末,精疲力竭了,最糟糕的是大家由于没有过远行经历,屁股已经磨得发红,疼痛难忍,真个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每一次屁股从车座上离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可再要把它放上去,可得鼓足了勇气才行!再上路,屁股疼,腿酸,气喘,背上的背包也觉得沉重难当。可是不用力,一步也前进不了啊,没办法,受吧!每一个上坡都觉得没有尽头,每一辆呼啸而来的汽车挟裹而来的风,都让我咬牙切齿。两边的田野,树木,掩映的村舍房屋,偶然飞过的鸟儿,再也不是美景,再也没有了冲下坡路时耳边生风的快感,再也没有了踏上征程时的豪情满怀。大概又骑了20多公里吧,才到了我们原来准备停歇吃饭的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大家都庆幸没有坚持到此处就餐,否则怕是要做饿死鬼了。从山东郯城县的高峰头镇到这里足有五六十公里路边竟然没有市镇,这在人烟稠密的沿海平原地区可真是少见的很啊!要不是两旁满眼的绿色,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人家,还真让人觉得是到了西北荒漠之地了呢!现在想来,国道沿途所串联的一个个村镇,对于行人来说还真和沙漠里的绿洲相似呢。又走了近20公里,天快黑时,过东海县的沙河镇进入赣榆境,从310转入204北上时,天已经是全黑下来了,再问路,被告知还有17公里,没办法,只好赶夜路了。借着偶然经过的汽车灯光,循着隐约可见的道路中白色的车道分界线,提心吊胆的前进,疼痛,疲惫都暂时被放到了一边。黑暗中前进,每一个坑洼,每一个石块都可能造成大灾难,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速度不能快,还要拉开距离,不能编队借力。这样费力地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穿过了一座高架桥,据我的经验,高架桥一般都是高速路下到城市的通路,所以我觉得应该到赣榆的近郊了,不由得高兴得大吼了几声。果然不出所料,往前骑不多远,就出现了灯火人家,渐渐地繁华起来,以为到了。一问路边的人,说到市里还有三五公里,这里只是它的近郊市镇。鼓起勇气再骑,到达市里时已经是9点多了,再看里程已是骑了220多公里。在赣榆汽车站对面,找了个小旅店,很便宜,一间两人,只要50元,虽然窄小些但干净,洗澡也方便。安顿下来,赶紧洗澡,汗污尘垢,大概能揭下一层了吧。洗过澡,到汽车站旁边的大排档去吃了晚饭,回来倒在床上,觉得整个人像散了架一样,屁股更是不敢着一点力,不小心碰到,就要咬牙皱眉。都说明天要睡到9点再起。

    第二天,在菜市场附近吃早点,四人要了三笼包子,一斤油条,一包糖角,每人一碗汤,一碗稀饭,一杯杂粮粥,摆在桌子上满满的,看得周围的人是目瞪口呆。早餐后,收拾好行李,骑车在县城里转了下,恍惚觉得是个狭长的城市,规模不大。然后沿着老204国道前进赴海头镇,老国道是水泥路面,有些破损,但还算平整。往前骑不多长时间,渐渐的闻到空气中有一阵阵腥腐的气味,估计大海应该就在道路右边不远处了吧。一夜的将息,疲惫的感觉好了许多,但那要命的屁股还是疼痛难忍。好在到海头镇不过20公里路程,还不曾痛彻心扉,目的地到了。一进镇子,就遇到一位热情老者,听说我们要看海,自告奋勇给我们领路,说是有近路,带我们往回走了一点路,再指给我们道路,他便扬长而去,我们循着所指的道路前进,却被路人告诉说走错路了,只好返回,再走原路。穿镇而过,到了尽头,过了一座长长的桥,再沿河岸折向东,穿过一个渔村,不过两三公里就到了海边,大概是当地政府开发的旅游度假的地方吧,号称小北戴河。建筑破旧,游人历历可数。小北戴河?也真敢吹呢!不过沙滩还不错,举目远望,海也有辽阔的感觉。远处能够看到不少的立杆连接着一些个网状的东西,围成一方方的区域,大概是养殖场吧。有几只小机动船在中间游动,是在捕鱼还是进行养殖作业,不可得知。正是退潮的时候,近海岸的地方水很浅,浪一冲,显得很是混浊。沙滩的南端,有一道长堤通向海里,很有青岛栈桥的风韵。推着车子过去,原来是一条通向海里的排水管道。走到尽头,天竟下起了雨,来不及观赏,匆忙间和大家返回岸上,雨却又停了。看到几个渔民正在驱赶一辆牛车拉着一些货物向海里走,觉得很奇怪,真不知道,这牛车还能在水里走呢!慢慢地水都淹到牛脖子了,可还能缓慢地移动。他们可能是要运送器物到养殖场去吧。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河里停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渔船,都搁浅在了河道里,但看水痕,涨潮时应该能够从此处驶入大海的。原来这里就是海头镇的码头了。船上的人有的在整修渔船,有的在卸载或补充出海所需物资。船有大些的铁壳船,也有小些的木船,但都是机器动力的,估计它们的吨位大概都不能进行远洋航行,只能进行近海的养殖和捕捞作业。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同行的人都说到日照景点处去吃海鲜肯定要贵得不得了,不如在这海产品的产地弄些来吃,一定又便宜又新鲜。于是往回折返了一点路,又回到海头镇,找了一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到里边转了转,可能已经过了交易的时间吧,里边只有很少几个摊位在售卖海产品,但种类却也不少,已够我这没见过世面的人看个眼花缭乱的了。海鱼是见不到活的的,因为在海里捕捉到后是没法养活的,都是用冰来保鲜的。很多种类,奇形怪状,除了带鱼能叫上名,其他的可都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了。虾兵蟹将和贝类倒都是活的,估计都是养殖场里货色。可是,那蟹却是威武不起来的,因为它们的大螯都被一个小小的皮筋给约束住了。大概是怕它们相互斗殴,损坏腿脚而失去售卖价值吧。贝类都放在盛满清水的盆里,不时就会从水里喷出一股小小的水柱,一不留神就溅了一身的水,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家伙的恶作剧。贝的种类倒是有几种能叫上名的:泥螺,白蛤,花蛤,香螺,蛏子……询问价钱,都廉价得惊人,大大的梭子蟹,要十元一只,蛏子八元一斤,香螺也是八元一斤,白蛤只要十元四斤……问他们有没有可以加工海鲜的地方,告诉说市场对门的一家饭店就可以,而且价钱也不贵,只要十元左右,似乎怕我们不相信,还说可以带我们过去。于是买了四只大蟹,四斤香螺,再要买其他贝类时,老板说那些饭店里都有,价钱也差不多,想想也是,都在市场买让饭店加工,人家恐怕会不高兴的,于是作罢。卖海鲜的小伙子还真是个实诚人,真把我们带到了市场对面的一家饭店,并告诉老板娘只收我们十元的加工费。进了饭店一看,海产品市场里的货色这儿还真都有,价钱可就要高出市场许多了。把蟹和香螺交给老板娘,又点了泥螺,烧海杂鱼,白蛤,土豆丝,海蛎豆腐汤,弄了个六菜一汤。时间还早,饭店里还没有别的顾客,厨房里就忙活我们的几个菜一会儿就给弄上桌了。我一看,嘿,这二十元钱的加工费还真好赚呢,所谓加工,就是用开水煮哪!不过,据他们常吃海鲜的朋友讲,海鲜的加工就是这样,不要任何佐料,以免改变了海鲜的原味,再者海鲜的鲜味也是其他佐料所不能比的,根本不需要它们来提味。螃蟹变得红通通的了,四只就满满的垒了一大盘。加工香螺倒是加了些个大料在里边,不过这么短的时间,恐怕也是难以入味的吧,四斤也盛了满满一盆。随着它们还端上了一小碗醋。一向对吃蟹是不太感兴趣的,总觉得它们是富贵人的高档食品。据说,以前最爱吃蟹的是达官贵人和文人士大夫,为了吃蟹,甚至发明了吃蟹的专用工具,叫“蟹八件”,有小锤子,小凿子,小剪子等八件器具,吃不同的部位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吃蟹很是一件繁琐浩大的工程呢!而且,文人雅士们每当吃蟹时,都要吟诗作赋的。同时我也觉得吃螃蟹是个得不偿失的活计,忙活了半天,也不过弄到那么丁点儿蟹黄,些许的蟹肉,还不够塞牙缝的呢!一不小心,那蟹脚蟹壳还扎得人生疼。吃蟹这活实在不是我这样粗俗性急的人能干得了的。平时遇到它们手里的筷子一般是不打招呼的,不得已,则也是囫囵嚼嚼就吐的,可谓大煞风景。不过今天看到眼前这般大个肥硕的家伙,也忍不住拖过一只来。由于不曾研究过,实在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真不知从哪着手。老板娘从旁指点,先取下两只大螯,再反转从后边揭下蟹壳,将蟹壳里的蟹黄掏取干净,就可把壳丢掉了。这时再来对付手里剩下的与蟹脚相连的蟹的主体了。继续把连附在这上面的蟹黄取食干净,去除一些毛茸茸状的东东,据说是蟹的肺,就是与蟹脚相连的白白的蟹肉了。一掰,变成四只脚各自连着一大块蟹肉的两半,拿着蟹脚,把蟹肉沾点佐料,就可细细品尝蟹肉的鲜美了。吃尽蟹黄和肉,留下了八只脚两只大螯,接下来又要做细致的工作了。轻轻地咬碎腿和螯的外壳,慢慢地剥出里边的蟹肉,再次品尝,更觉得鲜美无比。在老板娘的指导下,终于第一次完整地对付了一只螃蟹。虽然没有昨天啃食猪蹄的大快朵颐之感,但费心尽力所得的美味,也让我很有成就感。蟹黄不多,但我已经很幸运了,我取食的这只螃蟹竟是四只里唯一有蟹黄的,他三人都建议我去买彩票,并说我吃了这大补的东西,下午领骑的任务要全交给我了。蟹肉白嫩,细韧,很有嚼头,味道的鲜美不同于其他肉食。吃过螃蟹,再去吃其他菜肴,便不能感到味美了。不过那一大盆的香螺还是很不错的。香螺个大的大概有小点的鸡蛋那么大,形状和我们这的大田螺相似,只是外壳不是黑色的而是带有花纹的黄白色。吃法也和田螺是一样的,揭去口上的一片圆圆的薄壳,就露出了黑黑的肉,轻轻一拉,蛋黄大的一块肉连着后边的肠子就离开了壳。他们说那后边的肠子也是可以吃的,一点不脏。我审度了半天,心理上实在是不能接受的,没学他们的样,去除了后半部分,只留下了那块肉疙瘩,沾了点醋,放到了口里。有点土腥味,但很有韧劲,有牛腱子肉的口感。吃了十几个,都觉得有点饱了。泥螺当地人又叫海瓜子,个小,壳薄,与我们能见到的一种蜗牛相似。煮熟后用蒜泥拌着吃,用力一吸,薄壳内的一点儿肉就进了嘴里,味道不错。不过真像嗑瓜子一样,所得不多,只能品味。白蛤个头不小,可里边的肉却没多少。白蛤的肉虽不多,也略微有些海腥味,但比香螺的土腥气却要小很多。海杂鱼里混合了好几种小海鱼,不知名,过了油,吃起来和咱们这的鱼没多大区别。海蛎豆腐汤却是鲜美异常,是用一些贝类的肉加上豆腐做的。饭店老板娘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没有我们这儿生意人的那些尖酸刻薄劲。也很愿意与人攀谈,她告诉我们,今后再吃海鲜,鱼,虾、蟹一类的可以在市场买来加工,但贝类却还是到饭店来点,因为市场里的贝类都是没有用清水“度”过的,有泥沙,吃起来就觉得 “牙碜”,有土腥味。想想吃过的香螺和店里的白蛤的不同,还觉得真是这么回事呢,看来不虚。我拿起刚才沾香螺的醋碗,把醋倒掉,乖乖,碗底一层细砂呢。就着海鲜,喝了点啤酒,感觉不错。饭后结账,连带着我们自己买的海鲜,所费不过二百多大洋。据老板娘说,现在海鲜这么便宜,一是因为最近才开海,海货多,二是因为这儿不是旅游景点,物价本就不高,如果是在一些高档酒店吃海鲜,这样大的蟹,一只就得一百元钱的。我想到曾经在日照吃海鲜,还是大排档呢,每人50元,最后什么也没吃到,蟹是每人吃了半只的。觉得老板娘的话不虚。便宜啊便宜,几个人都觉得捡到了大便宜。海头镇在去日照途中,如果驾车游日照,在此处吃点海鲜或是归途中从此地买些海鲜回去还是很合适的。

    鉴于昨天的教训,唯恐再走夜路,饭后不敢多耽搁,只休息了半个小时,一点钟时就动身了。本来打算再原路返回从204老国道继续前进,刚出饭店,遇到一个小伙子,看到我们很是羡慕,交谈了几句,告诉我们从饭店门前往西去就可以通到新的204国道上,那儿的路况更好,也近许多。果然,不过一公里路,就上了新国道,折向北继续前进。新204国道是柏油路面,等级更高,中间有隔离带,只是两旁的行道树还没长成。好在是阴天,没有太阳,否则要有的罪受了。上午没怎么赶路,又加上中午的休息,觉得体力方面还行,除了要继续忍受屁股的疼痛,其他倒没什么问题的,所以骑行速度又快了起来,一气就骑出了二十公里,过了柘汪镇。看到所经过的村庄都是规划整齐的排房,都在路边用一块巨石刻写上村庄的名称。我感到很奇怪,这个样子决不是原始的聚居村落,肯定是新迁建的,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迁建的村庄呢?回到家后我查了下网络,原来东海海岸线每年都会后退的,千百年来有些地方已经后退了几百米,有些古老的村镇的原址已经在大海里了,所以现在沿海的村庄多是新迁建的,离海岸线不能太近的。发源于中原腹地的华夏文明自称中国,意为四方大地中央的国家,称四周少数民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两日来经过后东海,赣榆以及将要到的日照等地,在远古时候都是被称为夷地的。这里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文明出现,许多地方都是很有历史的,从有文字记载就经常出现在史籍中的。

    第一个二十公里骑完,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再出发时,又该我领骑了,抖擞精神,冲在了前边,准备一显身手,可才骑了一小会,就进入了日照市下辖的岚山区,过了个城镇,204国道因为整修封闭了。看了一下改道示意图,绕行得多走好多路,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沿原路前进,都说只要施工车辆能够通行,我们就能过去。路边有好多施工车辆和土方,每当有工程车辆飞驰而过,就尘土飞扬,大家用头巾把自己口鼻蒙得严严实实,倒也能够忍受。道路变窄了许多,有些地方还被挖断了,只能走便道。飞奔是不可能了,只能慢慢骑了,路好就快点,不通畅的地方就慢点,有几处阻断的地方只能下车推着走,还有一个地方是扛着车子,涉水过去的,这可是真正意义的跋涉了。这样的路况延续了大约20多公里,道路才重新正常起来。又鼓足勇气猛骑了一阵,就进入了日照东港区所辖的涛雒镇了,看到这个镇名,纠结了一路,那个字到底念什么呢,又怕人笑话也不敢问后来上网查才知道就是“洛”的通假字,真是的,非要把简单的东西弄杂复了才显得有文化吗?这个镇子也是很有历史的,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记载呢,是官府设置的海盐生产地。到清末时,依据木帆船输运货物成为一个相当繁华的所在,再后受西方机器动力航运的冲击而衰落。此处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的家乡。

    过了涛雒镇地界就渐渐地进入日照市区。日照是一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境内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众多,两城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在前3500年到前2000年时为亚洲最早最大的城市。日照夏、商时为东夷境地,春秋、战国时先后为莒、越等国境地,秦时属琅琊郡。西汉时称海曲县,东汉时称西海县。唐代属河南道密州。宋元佑二年(1087年),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置日照县。1989年,建地级日照市。日照市历史悠久,但获得长足发展,却是近些年的事,是黄海之滨新兴的一座港口城市,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山东省东南部,山东半岛南翼,北依青岛,南临江苏,西接临沂,东与日本、韩国隔黄海相望。

    此行的目的地乔家墩子民俗旅游度假村,座落在日照市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原是一个濒海的渔村,现在已经被开发为拥有近万个床位的旅游住宿地。进入市区后从迎宾路向东骑行五六公里,到万平口第二浴场再沿北海路折向北行,大约六公里就到了。乔家墩子与前些年相比又繁华了许多,商业气息更浓厚了,楼多了高了,摊点排档更多了,也更失去了它的野趣。才到万平口就有人过来招揽住宿生意,一路都是举着小牌子招揽生意的人,在村头还没停下来,就有几个人围过来,都是介绍食宿的。选择一家相对干净点的住下来,四人一间,挨挨挤挤四张床,有个独立的卫生间,能冲热水澡。费用很低廉,80元钱。

    时间大概只有下午五点左右,住宿的地方离海边沙滩不过二三百米远,放下行李,穿着游泳裤头就去了海边。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游人流水般不断,运行方向也就两个或者去海边,或者从海边回来。都衣着清凉,多肉少布,招摇过市,不足为怪。这儿的浴场号称第三浴场,而万平口叫第二浴场,第一浴场不知在哪里,这第三和第二中间又有什么金沙滩,刘公岛等浴场,真不知是怎么命名的。第三浴场是很适合下水游泳的,海滩南北有两公里长,沙细,滩浅,东望大海不见边际,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时间将近晚上,浴场里招揽生意的什么快艇,沙滩摩托,水上自行车都收工了,游人也稀少得多。我是个旱鸭子,除了会两下费力无效的“狗刨式”,就只能仰泳,在风平浪静的水库人工湖里能游个五六十米,就觉得很吃力了。到了这,可就完全耍不开了。往里走了三四十米,水就过了头顶。扑腾了一阵,也就觉得累了,几个浪头一打,心里一慌,就呛了几口咸涩的海水,赶紧往回游,到了能立住脚的地方才放下心来,站在那随着海浪起伏荡漾。那三位可都是弄潮好手,不一会儿就披波斩浪,游到一二百米外去了。看着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唉谁叫咱平时不练习呢。忽然看到旁边有一道浴场圈画区域用的连接浮标的绳索,在波浪里起伏隐现,一直伸向海里。于是抓住绳索,借浮标的浮力不致下沉,两手交替牵引向前,嘿,那速度可比游泳快得多了,一会儿就到了他们游泳的地方,往后看,离岸总也得有三百米左右了吧,周围已经没了其他游人。抓住绳索,翻身坐了上去,在海浪里起伏,那感觉还真是特别的很。想不到我这旱鸭子还能深入大海这么远,正自豪呢,一个大些的浪头打过来,身体失去平衡,一个倒栽葱从绳上跌进海里。好在手还牢牢地抓住绳子,赶紧把脑袋露出来,大口大口地喘气。歇了会,又抓住绳子往里走,直到没了浮标,绳子也渐渐地向海底斜伸下去,估计是拴到海下的锚上了,再也敢往前了。现在连那三个游泳高手也抛在了身后。想到,人类能成为万物灵长在于他能够物为我用,借力而为,正如我这旱鸭子而能深入大海之中一样。但是忽然脑海里就又出现了一个念头,要是这绳索现在忽然断了,我还有能力游回去吗?看来是不大可能的,那不就玩火自焚了吗?看来人类借力万物,还是得要建立在能够完全驾驭控制它的基础上的,否则,那后果将是不可知的,人们用核发电,筑三峡这样的高坝,真的能够控制它们对自然、社会的潜在威胁吗?胡思乱想了一会,觉得那核电与三峡的事实在不是自己能操心得了的,不过这绳索的事却是个很现实的事,越想越怕,赶紧抓住绳子往回游,趁它没断之前逃命去也。

    回到岸上,躺在海浪能涌到的地方,闭着眼,听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任凭海浪抚摸摆弄着身体,丝毫不作抗拒,那个惬意啊,两天来骑行的劳累,一洗尽净哪!忽然听到有个幽默的游人戏言:“死了,死了,快点急救!”赶紧翻身坐起,他妈的,可千万别真来摆弄老子啊。没有风,海浪一个连着一个涌上沙滩,正当退潮,浪头不高,拍打岸滩也不是很有力量。再次冲进海水里,把自己洗涮干净些,就随着同伴往回走了。

    到了村头,天已经黑下来了,进村的路边排开了几十家大排档,路上也摆满了售卖小吃,旅游纪念品的小摊点。到处灯火通明,到处人声鼎沸,怎一个热闹了得。回到宿处,在卫生间冲了个凉水澡,头上大概也得弄下二两沙子吧。店家来招揽生意,问要不要吃晚饭,因为中午才吃了海鲜,也怕出去吃,那些大排档的人生拉硬扯的,就想在这简单吃点算。要了粉丝炒肉,番茄炒蛋,油炸花生米,凉拌黄瓜,一盆素面打鸡蛋,结账时要八十元。乖乖,一根黄瓜做成的凉拌黄瓜要十元,一盆素面打了四个鸡蛋要二十元,还好意思说他这是全村最便宜的价格!我估计要是跟旅行团来,八十块钱够弄10个人的饭钱了。看来,不先问价是不行的。

    不知道这儿潮汐的规律,只记得上次来时,晚上退潮后,海边留下了近百米宽的平坦如镜的沙滩,在上面散步捡拾贝壳小鱼蟹很是享受,因此建议大家再到海边走走。穿过一片繁华来到了海边。本想寻个幽静的去处,不想岸边也燃起了篝火,正播放音响要搞什么篝火晚会呢。好在潮真的退下去了,显露了几十米宽的沙滩,赤足走上去,湿湿的,硬硬的,不像岸边那些散沙那样松软陷足。这沙滩就是白天浴场的底啊,非常平整,沙子细腻如泥一样,踩着真舒服。连日来阴雨不断,气温本就不高,再吹着习习的海风,更是觉得凉爽怡人。沿水边漫步,渐渐的远离了浴场的入口处,也渐渐远离了喧嚣。海里的浪还在边撤退边冲击岸滩呢,由于岸滩平坦,几乎没有坡度,那波浪冲上浅滩,力道慢慢削弱,再也飞溅不出浪花,再也发不出脾气。刚冲上沙滩时,那波浪还有些力气,受到阻力,浪头就壁立如一道白色的矮墙,越往上来,力量就越小,那白墙就越来越矮,慢慢变成一道白线,最后变成一痕无色透明的水波。起先还哗啦啦地小声唱着歌,接着变成低低的呻吟,最后温柔地抚摸了一下海岸,就无声无息地退回了大海。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很啊,想这波浪,不知起于何处,不知奔波了多久多远,难道就是为了这和岸滩的温柔一吻吗?这海浪可算得上是世间最为多情,也最为悲情的东西了。辽阔的夜空,柔柔的海风,呢喃的浪语,湿润细腻的沙滩,远处赶海人闪烁的微光,若能携手所爱置身于此情此境中,人生复复何求?

    回到宿处,临睡前商议明天的行程。来时是计划到此处后休整再从沂蒙山区骑回去的,路上疲惫疼痛不堪时大家都觉得实在是力力不能任,已经决定,到此地后游玩休息后就乘车返回的。可现在歇了一阵,邓哥和王老师却又有了鼓起余勇再骑200公里到青岛然后坐火车返回的想法。我估量了一下时间,这样一来大概还得再要四五天左右才能回家,而每天的花费大概需要百元左右,到青岛费用会更高。出来时给家里说是四五天,所带费用也只有几百元钱,肯定不够到青岛再回去的,再加上实在是个累,第一天骑行时又没穿骑行服,也比他们屁股要疼得厉害,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其实他们也正犹豫不决,就决定回去了。不过大家说,既然你反对,那就说是因为你有急事大家才回去的,免得大家被人笑话。说笑间,大家又说既然如此,那就再在日照找些景点多玩会,明天下午坐车返回。一打听,日照附近实在是没什么地方可去的,最近的五莲山风景区,也有五六十公里的,如果去也是来不及的。最后和邓哥说,既然没有旅游项目,我们就自己开发吧,明天早上起来跑步去万平口,看潮汐塔,再返途把几个浴场逛荡一遍。议定后,就睡觉,可是却不是那么好入眠的,刚开始,听他们鼾声彼起此伏,后来觉得湿熟难忍,还有蚊子来歌唱助兴,不时还要亲密接触那么一下。折腾了半夜,邓哥实在受不了了,跑去找老板让他开空调,老板睡得迷迷糊糊,说不清哪个遥控器是这屋的,于是捧回来一大堆,挨个去试,终于打开了空调。气温降了下来,蚊子的演唱会也停了,估计是回去添衣服去了,终于慢慢睡去。

    第二天五点多就醒了,和邓哥,超强一起沿北海路慢跑。到万平口,稍息,和一个当地的骑友攀谈了一会。昨天下午到这里时,是不能在浴场里骑车的,可早上当地人还是能骑车进来的。见到很多晨练的人骑车来游泳,都用稍大些的矿泉水瓶子带些淡水来,上岸后就简单地冲一冲。潮汐塔是个高塔形建筑物,上边用红绿两种霓虹灯指示潮汐的涨落。塔下是个海洋生物展馆,设置了围栏,不能近前的。展馆入口处,放置了两只海龟,用来招揽顾客。海龟一大一小,大的直径近一米,头偶尔缓慢地动一下,表示它是个活物。据说这家伙有一千多岁了,是我见到的活着的最古老的生物了。沿着海岸往回走,走到没有道路的地方就走海滩。海水重又长了上来,海浪比昨日似乎高了些,也有力了许多,有时拍打岸滩也能飞溅起浪花,如果是在有护波堤的地方一定会更加壮观。沙滩松软,走起来很是费力。要想奔跑,那可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走到金沙滩浴场路程超过了一半,在浴场一头,临海处建了一个铁塔,与过街天桥相连。登上塔顶远望,比较开阔,但天阴沉沉的,能见度不高,看不太远。继续前进穿过刘公岛浴场,一条河流的入海口阻断了沙滩,涉水渡河,水深及胸口。过了河干脆又跳进大海游了一会。刘公岛浴场的海里有几处若隐若现的礁石,远些的海里还搭建了一个亭子样的建筑,只能看到亭子,看不到海里有基座,亭子像是浮在海里的,那便是所谓的刘公岛么?到第三浴场时,往返已有十多公里了,时间也不早了,寻找说好要在这打太极拳的王老师,也没找到,就在路边的摊点吃了早点。他们两人准备回去换衣服再去浴场,我直接就又回了浴场,扑进了大海的怀抱。

    在浅滩处戏水,脚下突然觉得踩住了一个软软的东西,潜下去用手摸了上来,一看,是个透明的肉球,有拳头那么大,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海蜇类的生物,也看不到明显的口鼻眼目的,估计不会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把玩了一会,渐渐没了兴趣,围过来几个美女,叽叽喳喳,好奇得不得了,顺手给了他们,转身游向海里。再看看浴场,沙滩上,浅滩里,人越来越多,人声鼎沸起来。经营快艇的生意也红火起来,几条快艇轰鸣着马达,劈开波浪飞驰而去,又似箭般归来,在海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耕痕。坐在沙岸边休息,一条小艇避开水中的游人靠拢到身旁的岸边,借着一个个的浪头冲击力,一个穿连体皮裤的人把小船拖上了沙滩。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渔民出海归来了,不知为什么会在这泊岸。船舱里只有二三斤虾婆婆,二三十只小梭子蟹,连昨天我们吃的三分之一大也没有,还缺胳膊少腿的,再就是几条小毛鱼了,也不知是什么种类。就这点收获也好意思拿到这来显摆。过了会,两个在岸上开餐饮排档的妇女过来买走了海产品,虾婆婆多少钱斤没听到,但那些小残蟹竟然要二十元钱一斤!在海里泡了近一个小时吧,也不见同伴到来。估计他们应该都回去了,这时算算时间,从早上跳进海里游泳到现在得有两个多小时了,整个人大概也被海水腌透了,身上觉得粘粘的,咸咸的,很不舒服!快步走回住处,一看,三人正急得团团转呢!原来他们根本就没再去海边,因为这儿的旅馆竟然是要求九点就退房的。他们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把我的东西也搬到了院中, 只等着我回来就要出发了。赶紧冲洗一番,收拢装填好行囊就踏上了归程。慢骑在北海路上,还真有点恋恋不舍的味呢。这日照还真是咱穷人看海的好地方啊,食宿方便,价格低廉,沙滩还是免费开放的,海景也很美丽,于盛夏到此做个两日游来消暑,是很不错的,傍晚时分游泳戏水,晚间漫步沙滩,早起看潮涌日出。想想青岛,连云港这些海滨城市,那些主政者脑子不是进水就是被驴踢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大好美景,本是人人有份的,却被这些家伙圈起来获利,这样不是竭泽而渔吗?游人都不去你那了,你搞什么旅游开发,如何能拉动消费?

    骑行不久,竟然云散日出,霎时就觉得天热了起来,骑到万平口大拱桥上时,已经是汗流浃背,停下来,狂饮一阵水,也不觉得解渴。再往前进,更觉得酷热难当,都说,就这个气温,就现在这状态,骑回去和骑到青岛无异于痴人说梦,幸亏决定坐车回去。在迎宾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问路,说日照共有两个汔车站,一个总站,在城市最西端,离这儿有十公里,一个汽车东站,就在这附近和火车站在一起,不知道发往徐州的车在哪个站。决定先就近去东站看看,不行,再去总站。东站果然不远,从十字路口往南第二个红绿灯再东拐,下了坡就到了,一问,有到徐州的车,下午一点发车。买好了票,售票员说了句,下午一点在大门口找服务员安排车,也没在意,心想服务态度不错吗,还专门有人给安排车。时间不到11点呢,决定找个地方消闲自在的吃一顿,然后登车返程。车站附近有个饭店,名字很能吸引眼球,叫做“娘们粗菜馆”,走进去一看,是家东北人承包经营的饭店,倒也干净齐整,主营家常菜,兼卖海鲜。点了红烧肉,茄子炒豆角,花生米,松籽甜玉米,还弄了个汤。喝了瓶啤酒,吃了碗米饭,酒足饭饱,所费不多,一百二三十元吧。回到售票大厅问讯,在哪儿安排车,才知道此处不是发徐州车始发站,需要由车站安排车转乘到总站,从那儿发车。那儿的发车时间是一点半。原来安排车是这么回事啊!到了安排车的地方被告知,驳载车辆小,不能放下自行车,你们还是骑到总站去吧!没奈何,赶紧上车狂蹬,边骑边问,十公里路,在闹市区,竟然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衣服也都湿透了。邓哥说,进站时自行车不能推行,得提着,推着走,那算交通工具,是不让进站的,提着那算货物,理所当然可以进站。于是卸下了前轮,四人都是一手提着前轮,一手牵着后半个车子进站候车,果然没受阻拦。

    略等了十几分钟,就开始检票上车了。进了停车场,发往徐州的车已在等候,是辆五十多座的鹏程高速大旅行车,行李舱也已打开,卸去前轮的自行车正好能够放下,排列好车架,再把前轮塞进空隙,放下背包,只留下水杯。正准备上车呢,一个驾驶员走了过来,笑笑,问,谁起货件啊,意思是要我们给自行车买票呢。邓哥也笑笑说,这东西才多点份量啊,我们骑行全国各地,也没有让我们起货件的啊。那人笑笑,不再说什么,看来也没当真!

    一点半整,站内工作人员清点乘客人数后,车就出发了。到了站门前,又有工作人员核实了人数才放行。车在涛雒镇上高速前又有一检查站,核对乘客人数,看来是要严查超载和私自载客的。中途有乘客要求搭乘,司机也不敢答应,看来还是有效果的。车在岚山区下了高速,到客运站上了两人,就没再上高速,沿我们来时的204国道行驶。沿途捎带了些货件,到海头镇时更是上了大批的海产,还上了一个老者,是司机的熟人,从朋友处吃喜酒返徐的,听言谈,也是公交内部的老人。看来,制度再严格,司机也是能想些办法变通以获利的,这就是中国特色吧!从赣榆车又重上高速,直放徐州,中途在一个服务区略作停顿休息,司机换驾。在大许下高速,赴东站停车。

    所买的四张票是一至四号,就坐在最前边。旅途无聊,他们三人就与司机神聊起来。司机有两人,一个胖大的彪形大汉先开,另一个就是刚才要求起货件之人,年纪大约有四十岁吧,脸上有些短短的络腮胡子,头发竟有稀疏的白丝。上车时就见到两个司机在激睁活眼斗嘴呢,听半天才明白,大概是一个家伙给领导打了小报告,另一个家伙挨了熊。一个正在找事呢,另一个家伙在叫屈。由于不善于言辞,羞于与人交流,听他们几个家伙与人穷聊,心里很是羡慕。听他们的言谈,那真是满嘴跑火车啊,吹牛皮不带打草稿的,也有前后矛盾的,也有知识谬误的,也有表述混乱的,可是说的觉不着,听的也不在意,谁也不较真儿。心里暗想要是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脸红,这大概就是自己不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流的心理障碍吧。可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穷扯着,慢慢地大家就熟络起来,热乎起来。他们三个相互吹捧着给每人安了什么队长,专职游泳教练等等头衔,神吹着在游泳,马拉松,骑行等运动中的成绩。两个司机吹嘘着自己行车的伟大业绩。攀谈中知道,那大汉原来是在沛县练散打的,也是打过国家级的比赛的,后来因伤退了下来,现在膝盖半月板还有伤呢,有时大热的天还得带护膝,上楼很是困难。自己吹说,以前开旅游大巴,曾经连续驾车两个日夜,纵横几千公里,开着开着,人就睡着了。我心里话,怪不得高速上会有这么多旅行车出事,都是像你这样不负责的家伙疲劳驾驶弄的,真该枪毙你呢!还好意思吹呢!又吹说自己能饮酒,白酒一斤没事,能吃肉,在西北荒漠里行车,杀羊得要大个的,整个羊脖子抱着就能啃了。想到前些日子在乌鲁木齐吃烤全羊的事,不由得十分神往。那络腮胡子竟是个游泳运动爱好者,不停地向我们的“游泳教练”请教游泳的动作要领,技巧,言谈中也颇有几分内行的。最想不到的是貌似如此粗俗的家伙竟也是个网络高手呢,还有自己的微博呢,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现在真到了全民网络时代了吗?这样扯着,路途在不知觉中就抛在了身后,想想来时那个费劲巴力,真觉得有点不值。快要下车了,大家竟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呢,于是又是留电话号码,又是交换QQ号,相约再联系。

    7点左右在东站下了车,三下两下就组装好了自行车。从复兴路往汉桥骑时,天变了,到汉桥与他们作别后,天就哗啦啦地下起了雨来。赶紧穿上雨披前进,过了七里沟桥,天完全黑了下来,雨也越下越大。好在有路灯,骑行速度不减,到家时已近8点了,全身湿透,好在行囊另有护具,没有湿。就这样日照骑行大败而归!

    本次骑行历时三天,去除乘车的半天,只骑行了两天半,因而把这次不成功的 “远征”经历记写为《日照骑行两日半》作为纪念。

    此行经验教训:

    1、骑行远程,不可用背包,得备驮包。此行,背着十几公斤的背包,上压下磨,让屁股多受了许多罪,是此行失败的原因之一。

    2、远行不可贪多无厌,要合理均匀的分配体力,使自己保持有余力,量力而行。第一天的狂骑,彻底拖垮了大家,是此行失败的原因之二。

    3、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没有充分的训练准备,不可轻易凭热情贸然远行。今后不得再狂言骑行西藏,要埋头苦练啊!

    4、出门在外,与陌生人的交流是必要的,要克服羞涩心理,大胆与人攀谈。行程中好多知识的获得,正确路途的选定都要靠与人交流。这次若不是跟随他们三位善于言谈的人,自己独自上路,怕是要困难更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