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名将冯胜骁勇善战,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论功,他不输于汤和和邓愈,仅次于常遇春、徐达,冯胜的功绩不消说,其人骁勇善战,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固立下汗马功劳,却仍然逃不过被朱元璋赐死的命运。最后落了个后继无人的悲惨下场。 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洪武二年,他与徐达会师太原。继后,又与常遇春分头渡过黄河,进军陕西、宁夏、甘肃。 洪武三年与五年,冯胜曾二次奉命北进大漠,与元政权残部,大战蒙古高原。 他把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一路驱赶至遥远的漠北(贝加尔湖以北,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旋即他又转战西行,收复了新疆地区。并协助友军,逼迫吐番和平归顺,收复了西藏,包括藏南地区。冯胜在班师途中,途经嘉峪关地区时,见这里地势险要,位处战略要冲,故在此设建了重要关卡,即现见嘉峪关。 洪武二十年,明以冯胜为大将,与猛将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远征辽东,一举收复东北全境,以及高丽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广大区域,并彻底肃清了,盘居在那里的所有清、元势力。至此,明政权基本上收复了自汉唐以后,零落了几个世纪的,原汉政权之所有疆域。 洪武二十一年,冯胜奉诏调遣东昌番兵征讨曲靖。番兵中途反叛,冯胜镇守永宁,进行安抚。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命冯胜在太原、平阳招民为兵,立卫屯田。皇太孙册立后,冯胜被加封太子太师,偕同颍国公傅友德前往山西、河南练兵,诸公、侯均听其节制。 当时所诏列的德隆望重的勋臣有八人,冯胜居第三位。明太祖年事已高,对人猜忌甚多。冯胜功劳最多,可惜为人贪财,多次因小事违背了明太祖的心意。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应召回京。两年之后,被赐死,诸子都不许继嗣。 晚年朱元璋对于功臣宿将日益猜忌,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特务机构锦衣卫头目诬陷蓝玉“谋反”,当即被处死,同时株连大批将领。冯胜、傅友德的功劳和声望都在蓝玉之上,王世贞《高帝功臣公侯伯表序》说:“然至蓝氏之诛累,而几若扫矣。夫以冯宋公、傅颖公之雄,而卒不免死嫌。” “蓝玉党案”预示着君权与将权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蓝玉死后,他们在劫难逃。后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赐死。冯胜有一亲生女儿和一义女,没有儿子,仅有一个侄子。义女冯秀梅,冯胜赐死时,在家宴中被毒死。亲生女儿冯文敏,冯胜赐死时,也在家宴中被毒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明史》: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考当日功臣位次,与明太祖褒美之词,岂在汤和、邓愈下哉。论功,冯胜不输于汤和、邓愈,他骁勇善战,不愧名将之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