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健康角度来说,喝酒有百害而无一利

 老威小屋 2021-06-24

最近又看到跟喝酒有关的悲剧。

当然,一旦成为公众事件,惯例“辟谣”者有之,反驳“辟谣”也有之。事关是是非非,我们不去论它。

但,撇开事件本身,就喝酒这件事的利弊,还是可以说一说的。

我曾经在去年的四月份,写过一篇《戒烟、断酒和减重,可能是中年男人回避不了的修行》,在文章里面给算了算,喝酒最起码给增重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一、喝酒有百害而无一利

除了有提升精神亢奋的作用以外,从健康角度来说,喝酒有百害而无一利。

总见到有的人说,喝哪种酒,可以使血管软化之类的话。

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真的可以休矣!其根据大概是某种食品中含有某种成分,而该种成分对什么什么健康有好处。

这种推论方法,用脚想想都知道有漏洞。

有句俗语叫做:抛开剂量谈伤害/益处都是耍流氓。这句话,正反两面都适用。

2003年的那场非典,在某些地方竟然流行说碘盐能够防治,结果一些地方食盐遭到囤积,不会网购的长辈,甚至以晚辈是否愿意为自己网购囤积食盐,而确定对晚辈的好恶。后来,经过科学释疑,说,如果要让那里头含的碘能起作用,每天得吃下去多少斤盐方可——病毒没有对你咋样,盐倒是先把你吃死了!

所谓哪种酒里含有什么成分,能够软化血管,道理类似。要让其中的成分起作用,一天要喝下去几十斤——血管还没有软化,喝酒先把自己喝倒了。

人只要一生下来,就在走向坟墓的路上,不可能逆转,血管只要一投入工作,就在日甚一日的老化途中,怎么可能软化?

我们所做的,不过用得小心点,减缓它老化而已。平时所谓科学运动,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都是让它硬化得慢一些,不是让它回到婴儿般的软。

二、喝酒能助兴,这本身就值得商榷

严格来说,喝酒不是使兴致提高,而是使人昏沉。

昏沉不一定是情绪得到遏制,相反,精神进入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清醒地做出判断,也是昏沉——实际就是糊涂。

如果说,喝酒的那种兴高采烈的状态,是叫做助兴——帮助了兴致,不如说,是使人进入了不能控制自己(哪怕是很轻微的)的昏沉。

如果这句话没有异议,那么这种通过喝酒导致的昏沉,与通过药物导致的昏沉——以及体现在肢体和语言上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喝酒助兴这件事,自古就有,文人雅士之间盛行。那么通过吸食其他东西来“助兴”的事情,不仅自古就有,文人雅士之间也盛行,甚至在当下的一些群体里,也不少见,甚至流行。就一定是“好的”了?

我见过太多喝酒“助兴”的例子,等到“昏沉”过去以后,对之前发生的“助兴”,当事人们所呈现出来的,都是后悔,没有例外,

所以,喝酒助兴这件事,真的值得商榷。

三、要延缓机体衰老,还是要靠运动

有人说,运动员的心跳次数太高,因此他们的心跳数字早早就用完了,容易引起身体毁坏,以此来说明运动对健康不好。

我在《运动带来健康,不是为了活得久,而是为了活得好》这篇文章里,对于运动和不运动的心跳次数做过一个对比,结果一目了然。

可曾知道,假设每天运动1小时的人,他在日常23个小时里的心跳,通常会比不运动的人少很多,一天算下来,运动者的心跳所节约的数字,相当可观。哪种说运动会使心跳总的次数加大,纯粹是想当然。

四、祝亲们、友们假期快乐

今天正在假期的正当中,这个假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是非常嗨的一个假期。

经历了太长禁足的人们,这样嗨的态度去面对假期,也是应该的。

但是,放飞了心情的人们,同时去放飞身体,去报复性地吸取近几日如此美好天气给我们带来的新鲜空气,是“划算”的。切勿在这样美好的初夏,利用假期,放弃摄入大量的负氧离子的机会,反而摄入大量的乙醇。那就不划算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