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录取结果出现这4个字,考生做好心理准备,被录取的概率很渺茫

 墨子语 2021-06-24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很多上线的考生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在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就开始发现压力一直还在,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填好志愿。

相信也听说过很多人因为志愿没填好而撞车的现象,志愿填的好,也许你会读上更好的大学,选择更好的专业。很多考生在填好自愿等待的过程中,心里特别的紧张,成了漫长的等待,最害怕的还是没有被录取。

在考生档案中如果出现了这4个字,那么可能被录取的概率很渺茫

在考生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时,往往还可能出现这四种情况。

一、“院校在阅”

出现这种录取情况的意思是,有一些大学下载了考生的档案,正在查看考生的档案。每年参加高考的人很多,所以在录取的时候这些大学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如果你的录取结果是这四个字,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结果还没有出来,只要你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后在查询下。

二、“已经投档”

出现这种情况的意思是,考生也不要太过焦虑,因为这是省里的招生办把学生的档案投到了一些高校,这些高校还没有及时查看学生的档案。等到这些大学查看过你的档案,确认学生符合这些学校的录取条件,录取通知书也会随之下发。

三、“自由可投”

当你录取结果出现这四个字时,很多学生都会一脸懵的感觉,这是何解呢?是因为自己没有投档案吗?还是需要自己去投呢?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说不好,对此不要太过于担心,这并不能说明你的档案没有投也不能说明自己报考未被录取,考生要做的还是耐心的等待,等待结果的公布。

四、“院校预退”

出现这种录取结果可能会让很多的考生害怕了,因为这四个字代表的是录取的概率很小,也就是说你不太符合这个大学的录取标准,可能就要被退回档案了。有些学生还是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原因被退回,所以现在有些省份的招生办,会提出要求把退档的原因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不满足要求的原因。

在等待结果的期间,也要提防以下几种骗局

考生在等待的过程会觉得很漫长,也很焦虑不安,但就在这时很多思想不正的人就抓住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进行一些骗术,大家要提高警惕。

  1. 低分录取

突然有人打电话说,“我有某某大学的的内部名额,可以低分录取。”这些人往往把自己包装成某某大学的招生办,伪造学校的招生文件,刻假章。

也有的是谎称跟学校领导有关系之类的,只要缴纳一些钱就可以进去了,如果家长真的相信了,去支付了这笔钱,他的骗局就实现了,你也上当受骗了。

2.在录取结果还没下来的时候,提前收到录取通知书。

由于很多的学生和家长也不太知道每个大学的录取流程,正因为这一点,有些不法分子就开始钻空子了,说自己是这些大学的工作人员,可以提前通知你录取的结果,只需要支付部分费用,录取结果就可以下来了。

为了达到目的,让考生更能够相信自己,便会提前给考生寄了一份录取通知书。以此为借口让考生家长提前把学费之类的费用打到他说的账号。这也是骗人的手法,千万不要私自给陌生人打钱。

3.用钱来买分数

有些考生因为分数差个几分,在填报后生怕被刷下来。因此有些不法分子就谎称自己是那个大学的,只要缴纳一些钱,可以把分数提高上去,增加录取率。这种说话虽说很不公平,但很多急于求成的家长还是会上当受骗。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和家长应该要知道,高校招生,都是凭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绝对不会有用金钱来换取分数的说法,大家不要受骗了。

填报完自愿后,学生需要注意以下事情

在高考分数出来后,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分数填报可以满足自己要求的大学,填报完自己的自愿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录取结果出来后,公布结果的是官网或其他的官方渠道,而不是一些人电话通知或者规规矩矩的说辞。这些大部分都是骗人的。

查询结果也是在一些正规的渠道查询,不要在网上点随意的网站进入查询,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考生不要随意告知他人自己的信息,如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手机号等,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而被利用。

总的来说,填报完自愿后考生和家长都是很焦急的,正因为这个心理,就更容易迷失自我而上当受骗。所以这个时候更应该提高警惕,一切的结果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得知,不要轻信他人的说辞,更不能随意打钱给陌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