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了解更多夏至文化

 qiangk4kzk8us4 2021-06-26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这是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的《夏至日作》,描写了夏至时节的到来。亿万年来,浩瀚星辰一直按照它们的轨迹运行,而地球上的四季亦是更替运转,从不间断。

转眼间便是炎热的夏至时节,夏至这一天亦是阴阳转换的时候,白天一天天变短,夜晚一天天变长。天气虽热,但是阴气也开始在这一天慢慢滋长,所以诗中会说:“夏至一阴生”。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一组《咏廿四气诗》,生动地描绘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气特征和古代夏至文化习俗,今天,我们不妨欣赏其中的《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时节, 如果置身在树林中,可以听到蝉儿发出“知了,知了”的鸣叫声,这一声声鸣叫,更增添了几分暑气,似乎要把夏天的炎热推向新的顶点。

夏至时节,不仅是地上的人怕热,连天上的龙似乎也畏惧炎热,潜入水中不敢露面。大地仿佛流火一般,助力太阳释放出更大的热量。

一句“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炙烤大地的景象,我们恨不得也像龙一样,一下子钻到水中避暑,或者来到深山老林中,感受一丝人间清凉。

夏至的时候,雨水很多。每当下雨前,天边都会电闪雷鸣,有的时候,雷声大的非常惊心动魄。雨过天晴后,便会看到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每个儿童都渴望能够见到彩虹,彩虹停留时间虽然短暂,却足够惊艳。记得小时候,只要一下雨,我便迫不及待地渴望能看到彩虹,雨过天晴,看到彩虹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也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夏至时节,天气虽然炎热,但是阴气却在这一天不知不觉地滋生,诗中的“蕤宾”,原本是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在这里指的是阳律或阳气。自此,阴阳二气便要各走西东了。

夏至后,便进入了更加炎热的三伏天,这的确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季节,但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忽然想起孟浩然写的一句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季虽热,但是只要心中有美好的诗意,或许也会让我们减少几分炎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