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谎言的代价——读《不存在的女儿》

 稻读公社 2021-06-27

文/黄岚

这本《不存在的女儿》是稻读公社推荐下阅读的,作者是美国的金·爱德华兹,由施清真翻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是:20多年前的一个大风雪夜,医生戴维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孩子,一对双胞胎。男孩健康强壮而女孩却患有先天性唐氏综合征,终生无法治愈。为了保护妻子,亦为了摆脱未来可以预见的痛苦,戴维让护士将女孩送走,谎称女孩已经天折。然而,这个善意的谎言成了一家人的梦魇。

●金·爱德华兹

小说展现了各人的内心挣扎,以及描述了这个“谎言”对这个家庭的影响。丈夫戴维原本的出发点为了保护现有的家庭,保护妻子与儿子能更好地生活,然而这位丈夫显然忽视了这一点:这个患病的女儿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少了她,这个家庭不再完整。正如小说中所展示,妻子诺拉沉溺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之中,戴维满心愧疚冷落家庭,男孩在父母的忽视下成长,本该有的幸福却支离破碎。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表面上看,是戴维的谎言,然他为什么会作出这个送走女儿的决定?难道他真的不要自已的骨肉?我想看完小说,或许可从戴维小时的家庭经历以及社会对这类患病儿的态度中找到答案。唐氏综合征有家族遗传性,戴维的妹妹就是患有这个病,而在12岁时就去世了,这给戴维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在当时,这个病意味着无法正常成长,无法独立生活。还意味着巨大的付出与医疗费,代表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戴维也许是自小穷怕了,所以当他面对这一个典型的唐氏综合征孩子时,他用“医生思维”给了当时大多数人都会做的选择,送疗养院去。只是他剥夺了他妻子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而且因为他再也不敢冒险要孩子,而让妻子误会了他的爱有所保留。一个谎言之后,意味着无数的谎言。

在我们选择婚姻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吗?有人说,婚姻是个赌博,你现在找的爱情,不能保证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发生改变。而看了这个故事,生育孩子才更是个赌博,我们不能保证降生的孩子是完完全全健康的。但是在我们选择做父母时竟完全没有想到这种风险。所以在我们要孩子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做好为人父为人母的准备了吗?生育孩子不单单是把孩子生下来就完了,还有一个“育”的问题。这个育字包含了对孩子的全方位的养育,不仅是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还有一个思想教育问题,包括品质的、学识的教育。正如小说中,当戴维把患有唐氏症的女儿抛弃后,护士卡罗琳勇敢地承担了养育的重担。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智障儿养育的问题。本来一个生性腼腆体格弱小的女护士,因为要保护更弱小的菲比,而让卡罗琳变身“雄狮”,全方位呵护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女儿菲比。与医院打交道,向社会各种机构提出申请,争辩与健康儿童同样的机会。经过努力,她为女儿菲比争取到一个受教育的公平机会,争取到一个工作机会,让她学习到独立生活的能力。于是我们看到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相亲相爱,令人感动。卡罗琳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生活上的艰辛,还有来自“未婚妈妈”的压力。而她努力的结果是,不但养育大了菲比,还收获了爱情,让读者倍感欣慰。

在看小说的过程中,我多么希望菲比能及时回到父母身边。我不能理解,对至亲的人,有什么不能畅言?为什么戴维不选择及时中止“谎言”?他有很多个机会来改正他的错误决定。但他一次次让机会溜走了。当一个人犯错之后,要及时改正,真的有这么难吗?而他面对这个被搞得一团糟糕的局面想要对妻子坦陈时,却因心脏病去世了。直到去世,作者都没有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这个机会也同样让小说中的其他角色感到遗憾。人们,只有当死亡来临后,才会更加深切地感到坦陈的重要性,才会对亲人之间没有及时沟通而后悔。那么,看看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亲人是否也有同样的遗憾?

看完小说,让人深思,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我们要歧视那些先天的残疾智障的人吗?我们该如何也让他们获得同样的生存空间?怎样做才是更好的?作为健康人,我们或许永远无法体会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作为健康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