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尾段流域生态环境观察

 荒野守护人 2021-06-27


能将黄河染成黄色的湟水,真实颜色偏红

2021年6月,我们来到位于甘肃兰州市的红古区、西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三地交接的湟水河下游尾段,做生态环境观察。

湟水河又叫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在甘肃省永靖县达家川注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大通河、药水河等。

湟水流域孕育出了灿烂的马家窑、齐家、卡约文化,湟水河流域集中了青海省约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被称为是“青海的母亲河”,当然也是甘肃兰州市红古区的“母亲河”,红古区盛产高原夏菜,都是用湟水河做灌溉。湟水河谷宽阔、气候宜人,孕育了高原千年文明。湟水河是黄河主要来水源之一,也是兰州市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下游河谷宽阔,近十多年开发了大量的中小型水电站,很多工业园也是沿河而建。

雨季裹挟着“红泥”的湟水河

连接临夏永靖县福川镇和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的湟水河福川桥

湟水河钓鱼人在钓鱼,当地有俗称的“穿钉子”、狗鱼、黄河鲤鱼、黄河鲶鱼河鱼,此前湟水河野生鱼很多,近十多年湟水河修建了很对小水电,湟水河的野生鱼少了很多。

湟水河边上的柳树和芦苇

远处有桥的地方便是湟水河和黄河交汇处

湟水河甘肃永靖县段的河长公示牌

严禁倒垃圾的宣传牌,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湟水河边的垃圾越来越少了,此前几年很多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甚至工业垃圾都是直接倾倒在湟水河两边,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治理,现在的湟水河谷越来越干净了,而且生态也越来越好,但是有些企业的粉尘污染问题依旧很严重,比如中铝业兰州分公司,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湟水河的“红泥”颜色的来由,湟水河下游的山体多为这种红色的沙土,有些还是蓝色的,红蓝色彩层叠的被叫做丹霞。

“红板渣石”上顽强生长着的耐旱植物

湟水河边上的黄花补血草

湟水河边树枝上的一只白鹡鸰,背景是沿河而建的中铝的厂房

湟水河苍鹭和大白鹭

3只野鸭

湟水河谷的牧羊人,70多岁,养老70只羊,大爷说这两年羊价好,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可以卖1000元左右。

在湟水河边芦苇草吃草的羊群,羊不能吃太多这种水草,吃水草不住裱,山里的沙葱等容易积累干物质的草更适合这里的羊,羊肉味道也好。兰州当地有名的手抓就是用这种羊猪的。

老百姓正将将地里的松花菜背出农田,湟水河谷种植的远销海外的高原夏菜,菜价时高时低,今年一斤一块钱左右,一亩地两三千斤,这种蔬菜种植需要很强的劳动力,需要精细化劳作,现在年轻人很少种地,种菜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去冷库卖菜(交菜),这一车现在的价格能卖四五百块钱

湟水河和远处达川镇新建的村民住宅楼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的氧化铝粉尘污染,平安镇岗子村离厂区近的百姓家氧化铝粉尘一扫一大堆,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但也很难解决。

随地倾倒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湟水河边上的农药包装废弃物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总体上讲湟水河下游尾端及周边乡镇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很多,水鸟等野生动物也不断增多,工业、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问题基本上被杜绝了,特别是当地农村的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基本已完善,有效解决了垃圾随意倾倒、入河等难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值得表扬的。

同时我们发现湟水河该段流域内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农田和水源处随地可见药包装废弃物、农地薄膜等垃圾,可见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地薄膜回收机制并没有效的实施运行;沿河而建的工业污染虽然没有排污、倾倒固废等问题,但粉尘污染、臭气排放等环境问题依旧十分严峻。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去改善和解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