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深大副校长张学记|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传感平台

 齐一摄现美 2021-06-28

日前,力合科创协同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相关媒体记者在深圳大学专访了深圳大学副校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力合科创孵化企业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刷新智能”)首席科学家兼名誉董事长张学记。

张学记院士是国际生物传感领域的顶级专家,他首次提出“智能传感”概念,在深圳大学组建了智能传感研究团队,并将相关传感技术在刷新智能商业化,建立了芯片化的智能生物传感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发的智能体温计和人群体温集中监测系统被称誉为“防治新冠疫情神器”。

张学记有个科技强国梦想,攻克科技难关,掌握核心新技术,不让中国科技被卡脖子。他说,掌握了传感,就控制了世界;掌握了生物传感,就掌握了生命的密码。

图片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与力合科创集团总经理助理王美华对话

以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10天之内紧急开发出红外线测温仪。同样,在2020年,深圳、广州出现新冠疫情风险,在深圳市卫健委科技处委托下,张学记率领刷新智能团队紧急研发了智能体温计和基于可穿戴智能体温计的体温监测系统,使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将体温数字化管理引入疫情防控体系的城市。近期,广州多个隔离点已经采用了该智能体温计和体温监测系统。

图片

刷新智能公司加急生产智能体温计

图片

刷新智能公司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对于由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传统的直接测量体温的繁重工作,张学记团队研发的智能体温计和体温监测系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可以实现无接触式、连续24小时的体温监测,避免二次接触潜在传染的风险;同时,该体温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成千上万人数的群体体温情况,实现了隔离观察人群体温的数字化和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其次,一旦出现体温异常的情况,后台将会以短信方式通知管理者。

“我们做科技工作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能做一流的科学研究,又能出一流的产业化产品。”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张学记和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臻等领导多次沟通并指示刷新智能团队务必确保防疫物资快速供应,绝不允许耽误政府防控政策实施,真正做到了以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以科研推动生物传感事业

刷新智能在张学记院士指导下,面向精准医疗和可穿戴智能生物传感器领域场景,构建了国内首个电化学智能生物传感平台,其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研制的生物信号处理芯片MS02、纳米化微电极制备技术、生物膜制备和固定技术、自适应智能传感算法等。芯片MS02——这款高性能可编程生物信号处理芯片能对0.1nA~100uA的生物信号进行精确采集和测量,该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疾病诊疗、慢病标识物检测、环境检测、公共卫生安全检测以及防化监测等多个领域,已经和国内300多家高校科研团队建立了联系,超过50多个生物检测团队正在使用这个平台系统。

“目前我们国家是传感器生产的大国,但还不是传感器的强国,更不是传感器的制造强国。”基于该现状,张学记带领研发团队,致力于生物分析化学及传感器件研究,取得发明专利80多项。张学记希望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改变中国生物传感技术落后欧美国家的局面。

图片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前排左四)及其科研团队合影

以科创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20世纪90年代,张学记先后在斯洛文尼亚国立化学研究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化学传感器中心、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又在(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工作,从基层研究员做到了首席科学家、高级副总裁2008年,张学记应国家发展要求,毅然回到了祖国,致力于为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在谈及深圳科技创新时,张学记表示,深圳的创新很有特点,主要是由需求牵动,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他建议深圳市政府部门要创造条件,加强基础研究,真正为科学家自由探索研究提供肥沃的土壤。

(力合科创公关部)

// 张学记简介

//

About

图片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国家特聘教授

·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顶尖科学家(2019,2020)

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2009-2019分别任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南京理工大学院长。2008-2014年解放军301医院临床生化科副主任,特聘教授。1999-2012年,任世界精密仪器公司(WPI)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和高级副总裁。

已获得发明专利180余项,开发30余项产业化技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Nature, Science 子刊,Chem.Rev.,J.Am.Chem.Soc.,Adv Mater., ACS Nano, Chem.Commun, Anal.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余篇,引用2万多次,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并任RCS Sensors & Diagnostics 和 Am.J.Biomed.Sci.主编,Front. Biosci.副主编及24个国际期刊编委。

// 关于力合科创

//

About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合科创,股票代码002243)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世界500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力合科创长期专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孵化,通过提供一流创新服务,培育一流科技产业,有效聚集科技创新链技术、人才、载体、资金四大要素,逐步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投资孵化、人才培育、创新基地等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并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领域形成自己的垂直产业链。

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新材料业务聚焦大消费、大健康和大环保产业,致力于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引领者;建立了国家863计划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中国标准化委员会机构成员,牵头或参与制订了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服务于宝洁、欧莱雅、法拉奥、德尔福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力合科创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拥有科技创新中心与产业基地3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个,并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在北美、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地设立了7大海外创新中心;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31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以及200多个海归明星科技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