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二爷拍的老照片(外两则)

 新用户8249cTO6 2021-06-28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34

二爷拍的老照片(外一则)

/李冬花

01

二爷拍的老照片


二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乡亲们有浓厚感情,他是一个凡平的乡下摄影师,一生没有什么大作,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大赛,也没获过什么奖励。他只是默默无闻地把镜头对准农家百姓,乡亲们尊他为“摄影师”。他作品全部是平民百姓,一幅幅鲜活的喜、怒、哀、乐人物画面,深受乡亲们和亲们喜爱。
1943年6月二爷拍摄的《祖母》,使人看了会勾起无尽的怀旧感,那表情自然,形象逼真,充满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感。那一年二爷刚学会摄影,但他翻山越岭,步行6O多公里为这位老祖母拍照,他真喜欢摄影技术,老祖母看见他脚都走肿了,脚上打了两个泡泡,用手摸着他的脚心痛地说:“你很勇敢,拍吧,奶奶说她相信二爷!”二爷受到了鼓励,身不够高,就拿椅子垫着,对好焦,手一挥“咔嚓”一声,老祖母端庄丶慈祥的形象,从几个角度拍照,永久留给下一代人的眼中。有一次二爷带像机去延安,有一位姑娘也请他拍照,当她看到他的神奇照相术,被深深吸引,姑娘拍照了几张风景区照片,值得一提的是,二爷拍的人物照,不仅拍出了生活情景,还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画面。1952年春节拍的《为革命而战斗》,照片中的人肩背旅行包,身穿青年装,手握冲锋枪,一脸神气,一副为革命而战斗的决心和信心。文革时期还拍照农村青年突击队干活的场景。还有给家族添的新生儿女拍照的《百日留念》,这些照片令人回味无穷。
看了二爷的老照片后,我坚信二爷有一种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摄影精神,就如二爷扛着这台老座机,走了半个多世纪乡村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深深地留下了他摄影的足迹,把自己的生命叠印在大小尺寸不同记录流逝岁月的照片里。二爷为他的爱好事业付出了宝贵的时间,给乡民们留下了时代的美照。

02

“梦”


世界非遗执行主席朱英华先生,每年回大荔我们都相聚。朱英华为父老乡亲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朱英华说:“人不能没有梦想,有梦才有能量。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心若在梦就在”。梦想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能让我们学习有信心,生活有奔头,事业有激情,内心有目标,道路有方向"。能让我们成为内心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做好想要做成的那件事儿。使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认识到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有梦之人与没有梦想的人,在每日、每月、每年差异似乎其微;如果从有十年时间看的话,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野,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待到了人生中年,人和人之间分出了“档”。这时好多人才悟到了梦想的重要性。而此刻已错过了大有作为的最好时机。正如人们所说的:近于颜值,尊于才华。
朱总三年前,为八十岁高龄父亲过大寿。他不光为父亲过寿,而是为全村八十以上老人都过寿,有北京表演节目团队,有全村父老乡亲参加,给老人们每人发四件礼物。他传承孝文化,得到邻村和周围大众的赞美!体现了朱英华先生大爱无疆,他更是父母的孝儿。是中国文化界的才子栋梁,为大荔的光环添彩!他因为有梦想,为社会做贡献展示了自身的人生价值。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着一批批残疾同胞,他说:“只要思想不残疾,一样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因为梦想,延长了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更给予他们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照亮未来。
他希望九零后的青年人,不仅要敢于有梦,还要让梦想“飞”得更高,要勇敢追梦,勤于圆梦。
朱英华先生言谈举止,句句在理,听得我们干事业的心信百倍,努力脚踏实地,实現自已的目标,为梦想成真加油!

注:文中图片为作者提供,均为二爷拍的照片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我家的风箱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心灵的窗口(外两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三月荠菜赛“灵丹”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记忆深处的乡村鸡鸣

作者简介

李冬花,商贸局百货公司退休。三十年搞收藏文化。大专毕业。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