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灵璧家园 2021-06-29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通铁锅里干炒,受热均匀的玉米在草木灰中爆出洁白的玉米花。

  那个年代男女老幼对炒花子情有独钟,期盼着这一刻早已到来。炒花子要选用一种叫小粒黄(也叫金皇后)的玉米为原料,大颗粒的大马牙是不能用来炒花子,它不爆花,哑粒(也叫哑巴豆)特别多。在收获玉米时,家家户户都要选用一些穗大的玉米棒,剝去玉米库时留下两个叶库和另一个玉米叶库系在一起,2——30对玉米棒叠加在一起用绳子捆扎一堆,吊在房檐下或树杈晾干。一串串、一堆堆金黄色的玉米在空中散发着清香,美极了。进入冬季还要在雪雨中冷冻,若冬季无雨、雪则还要在玉米棒上洒水使之结冰冻裂来改变玉米颗粒坚实的结构。

  这样经过一个冬季风霜雨雪的酷寒熬晾,玉米粒表面呈现裂纹状,爆花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且花朵大,梗硬的哑巴颗粒特少。那时炒花子工具简陋,只要一种普通的铁锅、带根的玉蜀黍秸秆或高粱秸秆和草木灰或细沙土即可。首先将草木灰或细沙土(使玉米粒不与铁锅直接接触而受热均匀)放入锅内加热至滚烫时,其次倒入玉米粒。玉米粒不能太多,应与草木灰等体积最好,能全部包围着玉米颗粒。玉米粒入锅后应不停地用带根的高粱秸秆(也有用洗锅洗碗的刷把头)在锅里搅动,使玉米颗粒受热均匀。当有三三两两颗粒炸花时,立刻将锅盖子罩住锅口,防止炸开的花子颗粒飞出去。“噼啪噼啪”越炸越剧烈,越搅越快。当“噼啪”声减弱时,立刻停止加热,将花子迅速出锅。用筛子筛去草木灰或细沙土,这时有馋嘴者就抓一把花子,双手捂着用嘴吹上几口气,让灰尘从指缝中飞出,就迫不及待得吃起来,的确既解馋又充饥。筛去尘土后再用簸箕反复颠簸除去花子上的浮灰,基本上就可以食用了。玉米花香甜宜口,含对我们人体有重要保健作用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可溶性之类的高营养成分,是一种多纤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对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食谱进行有益的补充,吃炒玉米花时可以锻炼脸部肌肉,从而减少脸上的皱纹。饭后吃些炒米花可以清洁牙齿,满口喷香。

  为什么要炒花子?这要从留下一个传说说起: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令给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着:“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二月初一这天,街上逢集,一个老婆婆背了一袋粮食到集上去卖。她刚把这袋粮食放下来,就有人来问:“老人家,你卖的啥呀?”老婆婆随口答道:“金豆。”一听说是金豆,立即围拢来一群人,争着要看。老婆婆不慌不忙地打开布口袋,大家一看,原来是一袋金黄色的玉米籽。人们又问:“这不是玉米吗?”老婆婆说:“是玉米,这玉米像豆子,金黄色,所以我们也叫金豆。”老婆婆这一说,大家觉得有道理,又问:“这金豆能开花吗?”老婆婆说:“能啊,炒炒就开花了。”这一说大家顿时省悟了,是啊,逢年过节,农村人哪家没炒过玉米花呢。大家高兴极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得四乡八里的人都知道了。齐心商定,第二天家家炒玉米花。

   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都动手,炒得玉米开了花。人们把炒好的玉米用簸箕装着,供到各家门前,都点上香蜡。老龙王正为儿子长期被压在山下发愁,见家家供起了金豆花,忙上天宫找到太白金星:“上仙啊,人间的金豆都开花了,还不快把我家玉龙放出来么!”太白金星驾着祥云随老龙王向地界一看,果然如此,便将手中的拂尘拂了两下,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了,玉龙顺势一跃腾空,一声长啸,再降甘霖。从此之后,民间就形成了习惯,每年二月初二这天,各家各户很早就起来炒玉米花,一边炒,一边还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豆开花好兆头,财源滚滚装进兜”。炒玉米花的习俗就这样一年一年的传了下来。

   炒好的玉米花可以进行加工,施展民间手工技艺。玉米花和熬制好的红薯糖(也叫白芋糖)混合物制作圆圆的圆球俗称花猴子;将玉米花瓣与熬制好的白芋糖拌和均匀的倒在案子上,趁热使其平摊,用擀面杖擀平,使其摊成薄厚均匀的薄片,冷却后,断成若干不定型的糖块;也可以在没成型时用各种模具来制作鸡、鸟、猫等形状的糖块。手工炒制的玉米花无任何添加剂,集色、香、甜、脆为一体,是上佳的好食品。成人吃可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含量,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小孩食用可提高大脑细胞活力、提高记忆力、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有益菌、抑制有害菌。 

   传统的炒花子已经不复存在了,传来传去,传到了20世纪,人们觉得这炒花子,不仅寓意好、形象好,吃起来味道更好。就不仅仅在二月二这一天炒花子吃,逐步变成了日常食品。可是放在锅里炒,因为玉米粒受热程度不太均匀,炒出的玉米花儿少,花儿也小。就将玉米粒放点食用油和糖精装在一个可以摇动的铁罐子里,下面用炭火加热,待热度表上的指针达到一定的热度时,停火开罐,“嘭”的一声,一个个玉米粒都开了花,开得比过去用铁锅炒的又大又鲜亮。后来,街头爆玉米花的商贩有了新的改进,只用一个钢精锅,配上煤气炉,一个小手柄,加上奶油。摇啊摇,几分钟,一锅又香又甜又大的玉米花儿就出锅了,买的人还真不少,儿童买、大人也买。现在80至00后的人们又在微波炉里爆起了玉米花,花朵儿特大,哑巴豆极少,香味扑鼻、脆香可口,讨人喜欢。但是,炒玉米花的来由就不一定人人皆知吧!

                      

     三室一厅,本名 姜德臣,男,安徽灵璧人,大专学历。1952年出生,1972年3月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曾任中学教师、教导主任,中学校长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曾多次被县教育局评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2014年5月退休。爱好文学等,擅长书法。现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