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肺结节”这个名号突然就流传于大江南北,人们每每提起这个名词,往往疑惑当中带些忧虑,似乎这是一个幽灵,沾染上,便会带来不好的因果。 由于近年来大家体检的意识增强,以及CT等检查水平提高,查出来有'肺结节’的人不在少数。而很多人一查出结节就要切掉,因为害怕是癌!但其实,90%以上的肺结节都不是癌! 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肺结节?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大家,解开“肺结节”的“心结”。 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但是,不是肺上所有的包都叫肺结节,根据肿块大小的不同,名字也不同:
根据密度不同,我们把肺结节分为两类: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分为: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三类结节中,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8%、63%、7%,初次体检发现的肺部小结节,80%以上都是良性结节,所以不要过分担忧,但要引起重视,定期随访复查胸部薄层CT是必要的。 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比较多,感染、炎症、肺部原发肿瘤、转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现都可能会出现肺结节。但是,肺结节≠肿瘤,肿瘤≠癌。 肺结节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包括内因与外因: 内因指的是遗传因素;而外因包括环境因素等,其中吸烟是一个重要因素;空气和粉尘污染也是导致肺结节的一个重要原因,肺有自净功能,但是如果超出了肺部本身净化的能力就有可能形成结节;同样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入侵也会导致肺结节的形成。 直径d>0.8cm的肺结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非手术活检、手术切除、放化疗、随访等处理。 医生建议,年龄大于40岁的,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的人,每年至少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方式: (1)每年吸烟大于400支或20包,或曾经每年吸烟大于400支或20包,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另外,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气及其他有挥发性物质的人也要注意。 这些人群就要高度警惕,根据结节特征,考虑恶性程度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手术前全身检查了解癌症是否转移到其它脏器;术后,通过病理检查判断结节是否是癌症,决定是否进一步的治疗。恶性概率中等,考虑癌症可能性大,且结节较大,可进行非手术活检明确病理性质。恶性概率低的人群定期复查胸部CT:1-2次/年,观察结节的变化趋势。 对于需要定期随访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通过肺部CT增强、PET-CT检查、病理(从结节上取一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称为活检)、核磁共振(MRI)、人工智能(AI,机器人辅助诊断技术)、抽血(肿瘤标志物、肿瘤异常细胞)等方式进行检查,具体方案应由医生判断病情后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