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纵向与横向

 锋言冷语 2021-06-30

前几天吃午饭时和一个同事聊天,他最近看书没什么进展,不知道看什么书,或者拿起一本书无法专心地看下去。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对此我的思考是:一是应该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一个实际问题,也许能带出一串书;二是可以将书进行分类,比如文学类、思维类、历史类、经济学、心理学等,可以穿插着看;三是读书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看一半扔一边,甚至不想再读某些书,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今天想说下第一点,通过一个问题,带出一串书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读的是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不长,如果不是精读,可能用几个小时就能翻完。但这次细读,我发现这本书中,还是能关联出不少和工作有关系的价值点。比如之前写过的外行的长处,内行的宿命,我去查了任天堂、欧姆龙、村田制作所、罗姆半导体等公司的发展史,以及重读了《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在如何创造性地工作?这篇中,我找到了曾鸣的《智能商业》这本好书;又因为京瓷的创业过程,我去读了《腾讯传》,发现日本的创业和国内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当然想更加了解稻盛和夫的思想,我在文章扪心自问,不断进步中也提到,陆续把稻盛和夫的《成功的真谛》、《坚守底线》也都看了。

我把这种读法叫做「纵向扩展」,从一本书中的点纵深向下挖掘。


此外,《干法》这本书有一个核心的点,就是稻盛和夫总结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这个方程式中,稻盛和夫认为「思维方式」最重要,在书中,他也总结了给工作和人生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内容,思维方式之后是热情和能力。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我总结稻盛和夫在这本书中的精华,就是:能力是动态的、可以用未来评价;热情是靠心境提升的,想投入需要爱上工作;而工作是修行的道场,可以造就人格。

我看着这些内容,不自觉地想起了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她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组概念:「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不可控的特质,学习和努力只能使个体获取新知识,却无法提高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品质,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增长提高,是一种能力的增长观。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将成就情境看成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把对任务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持能力整体观的个体则将成就情境看成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关心的是如何获得高成就,以证明自己的胜任力。

此外,《干法》及稻盛和夫的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利他」。沿着这一点,我又找到了阿德勒的《幸福的勇气》。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对于幸福的定义是:幸福就是贡献感,就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贡献感、共同体感觉、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我理解这些词其实就是工作中的「正确思维方式」。肯定他人、合作、努力……,这些就是贡献和共同体,其实也就是幸福。

我把这种读法叫做「横向扩展」,由一本书找到类似的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