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趣事典故——毛姓

 闫乾易 2021-06-30

家谱传记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因人成事

据汉代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公元前二五七年(战国赵孝成王九年),秦国昭襄王派了大将郑安平带领着五万精兵去帮助大将王齿乞,合起来有十五万大军一起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重重围住。赵孝成王听说秦国又增了兵,非把邯郸打下来不可,急得团团转。赵国平原君请赵孝成王打发使者分头上各国去请救兵。他说:“魏国公子元忌是我的亲戚,再说我们跟他一向就有交情,他准能劝魏王发兵来救,楚国挺有实力,就是离这儿太远,我亲自去一趟,楚王也许能患难相助。”赵孝成王就叫平原君赶快去楚国走一趟。

平原君家养了三千多人的门客,他打算挑选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块儿到楚国去。可是这些人文的文,武的武,要文武全才真不容易找,挑来挑去,只挑选了十九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他长吁短叹地说:“我费了几十年的工夫,养了三千多个人,如今连二十个人也挑选不出来,真是太叫我失望了!”那些平日只知道吃闲饭的门客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

忽然,有个坐在末座的门客站起来自己推荐自己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凑个数?”好些人都投去鄙夷的目光,心里骂他:“你算老几?”平原君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自我介绍:“我叫毛遂,大梁人,到这儿三年了。”平原君冷笑了一声说:“有才能的人就好象一把锥子,搁在布囊里,它的尖儿很快就露出来了。可是,先生在我这儿三年了,我就没见过你露过一回面,显过一下身手。”毛遂也冷笑了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是把锥子啊!您要是早点把它搁在布囊里,不仅锥子的尖部会透过布囊露出来,甚至连整个锥子都会戳出来,'脱颖而出’了!

毛遂的意见是说,如果平原君早日使用他,他的才能早就全部显示出来了,责怪平原君不该长期不重用他。平原君受了顶撞,不仅不愤怒,反而对他自告奋勇,自我推荐的精神加以赞赏,并且暗暗佩服他的胆略与口才,就拿他凑上了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孝成王,上楚国陈都(河南省淮阳县)去请救兵去了。

楚国当时是考烈王在位,他训练兵马,整顿政治,增加生产,国力比较强,是可以跟秦国抵抗一下的。平原君和考烈王在朝堂上讨论着各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余十九个人站在台阶底下静静地等着。平原君把嘴都说得冒了白沫子,但考烈王害怕秦国兵强势大,任你磨破了嘴唇,他也不同意合纵抗秦。

他提出一个不能帮助赵国的理由来,说:“秦国新近跟我国关系搞得挺好,我国要是加入合纵,秦国准得把气恨挪到我国头上来,这不是叫自讨苦吃吗?”平原君反驳说:“秦国目前为什么跟贵国好?还不是为了一心要灭三晋(韩、魏、赵),等到三晋灭了,贵国还能保得住吗?”考烈王无话可说,但愁眉不展地总是不答应平原君,只是低着头,抓抓耳朵,挠挠头皮,显得无可奈何、十分抱歉的样子。一个上午很快就要过去了。

突然,有一个人拿着宝剑,上了台阶,走到考烈王门前,大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只要一句话就行了,怎么从早晨说到中午了,还没有说停当呐?”楚王问平原君:“他是谁?”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考烈王就骂他:“呸!我跟你主人商谈国家大事,用不得你来多嘴!还不赶快滚下去!”毛遂拿着宝剑,往前走近几步,目光炯炯地直盯着楚王,理直气壮地说:“合纵抗秦是天下大事。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说话的份儿。这怎么叫多嘴呐?”考烈王见他执剑迫近,说出的话挺有劲儿,只好象斗败的公鸡似的收起翎毛来,换了副笑脸对他说:“先生,有什么话慢慢说。

毛遂从容不迫地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甲兵,原来就是个大国。自从楚庄王以来,一直做着霸主,以前的历史多么的光荣啊!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敌国。这是楚国的耻辱。紧接着秦国又派白起那小子带兵攻下楚国的首都郢都,逼着大王迁到这里陈都来。这种仇恨,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也忘不了!把这天大的仇恨说给儿童听,他们也会难受,难道大王能甘心情愿不想报仇雪恨吗?今天,平原君跟大王商议抗秦的事,还不是也为了楚国吗?哪儿单单是为了赵国呢?

毛遂这一席话,一句句就像锥子一样扎在楚王的心坎上。他不由得脸红了,连声说:“是!是!”毛遂又钉了一句:“大王决定合纵抗秦了吗?”考烈王说:“决定了。”毛遂把剑插入鞘内,叫人拿上鸡血、狗血、马血来,要立即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毛遂捧着盛着血的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做合纵的纵约长,请先歃血。”楚王和平原君就当场歃血为盟。台阶下那十九个人全都佩服毛遂这把脱颖而出的锥子的尖锐劲儿。毛遂对他们说:“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思是讽刺这些门客碌碌无为,只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平原君和二十个门客回到赵国。楚王果然派春申君带着八万兵马,魏国也派大将晋鄙带着十万兵马要去解救赵国了。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和“因人成事”的三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就是在这里。

毛泽东爱吃辣

毛泽东爱吃辣椒,在招待秘鲁哲学家麦纳尔卡时谈及辣椒时说:“四川人吃辣椒,不怕辣;江西人吃辣椒,辣不怕;我们湖南人吃辣椒,怕不辣。

毛泽东在1931年反围剿前夕,约请彭德怀吃辣椒。在两人吃辣椒时,毛泽东说:“游击战是青椒炒肉,溜到肚里辣;运动战是爆烤朝天椒,进口就呛人,从头辣到脚。”彭当即领会毛的意思是从游击战转入运动战,把敌人打个落花流水。

毛泽东1949年初在西柏坡接见苏联米高扬等人,在宴会上他看不惯苏联人喝酒的那种傲气,就让厨师炒了红辣椒招待。米高扬没嚼上几口,便辣得张大了嘴直呵气,连眼睛都冒出泪水了,但毛泽东却津津有味地吃,同时打趣说:“在我们这里,不吃辣椒就是不能革命嘛!”又说:“你们能喝酒,比不过我们能吃辣椒,辣椒比酒味更浓哩!”米高扬听了翻译所译,说:“我们领教了毛主席的厉害了。

毛泽东在丰润园招待贵宾,必指定要上“乌鱼蛋汤”这只鲁菜。某年春节,他宴请湖南老乡程潜、章士钊,为两人各盛一碗,两人大加赞赏,盖其辣与酸可与湘菜媲美。毛为之大为高兴。此菜制作要点,全在于掌握胡椒粉和醋的比例。好的乌鱼蛋汤要经得起三咂:一咂以酸为主,口感微辣;二咂辣味上来了,但还压不住酸;第三咂又酸又辣,正合口味。

万劫无恙

历经千难万险毫发无损。纵观毛泽东戎马一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身经百仗沒打过一枪,也沒负过一次伤,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与死神擦肩而过。这里仅举一例;1948年5月某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至山西与河北交界的阜平县城南庄安营扎寨。

毛泽东因多日劳累而沉睡,这时敌机来袭空投两枚炸弹,一颗落在院子里沒有爆炸,一颗落在屋后山坡上炸出一个大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