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僧念的紧箍咒是啥意思?翻译成中文,谁听谁头疼

 你的名字叫流云 2021-06-30

寥寥历史

06-25 21:49

导语:在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里,《西游记》的人气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西游记》中最广受喜爱的角色必然是孙悟空了,这个可爱、勇敢、机智的反抗者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孙悟空身上有着无数的亮点,譬如他具有极高的悟性和灵性,对佛法的感悟比唐僧还要深刻。同时孙悟空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小心眼,容易冲动。

肉体凡胎的唐僧性格本就懦弱,他要怎么驯服孙悟空这个本领强横的桀骜妖怪?这就不得不提到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以及观音传授唐僧的紧箍咒了。

若是忽略孙悟空本身的强大武力和神奇变化,这位美猴王一开始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和成长。而他最终能够修成正果,除了佛法的教化,也少不了他本身具有的神性。

孙悟空刚从花果山出来时,还是没有名字的猴王。然而此时的石猴却是彬彬有礼,面对一切都心存善意。后来他学了一身的本领回到花果山,面对的却是猴子猴孙死亡凋零的惨状,孙悟空第一次发怒了。

从孙悟空杀死混世魔王为猴儿们报仇之后,孙悟空的性格就开始极大地转变。原本善良机灵的猴子变成了暴虐蛮横的美猴王,他开始跟别的妖怪称兄道弟,也开始欺凌弱小的龙王。

最终,野性难驯的孙悟空爆发了。在天庭的一次次糊弄侮辱下,他立起旗帜打上凌霄殿,把道貌岸然的天庭众神打了个七零八落。直到如来出手将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后来孙悟空被唐僧救出,虽然表现出了善良的本性,但是其暴虐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于是早有准备的观世音拿出了金箍儿,并教给唐僧一句紧箍咒,从此孙悟空就没法随心所欲了。

每当孙悟空的言行作为不顺唐僧的心,唐僧就会默默地念起紧箍咒。整个《西游记》中唐僧一共念了十余次紧箍咒,每次念起咒语,孙悟空纵使本领通天也只能疼得满地打滚抱头求饶。

唐僧第一次念起紧箍咒,是在成功欺骗孙悟空戴上金箍儿之后,唐僧想试试效果就念了紧箍咒。当下把孙悟空折磨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向着唐僧连连求饶,唐僧一看效果拔群顿时满意。

后来在遇到白骨精时,肉眼凡胎的唐僧不相信孙悟空,便念了几次紧箍咒。在观音禅院中,孙悟空炫耀袈裟引起金池长老的贪念,唐僧又念起了紧箍咒。

在乌鸡国为了让孙悟空救那国王,也要念起紧箍咒胁迫。遇到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为了辨别真假,两次念起了紧箍咒。而六耳猕猴这个假冒的,居然也被紧箍咒治得死死的。

那么这个紧箍咒到底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这么厉害?观世音在传授给唐僧紧箍咒时,曾说过这是“定心真言”。乃是梵文“俺嘛尼叭弥吽”,跟当初五行山上贴着的偈语一模一样。

这句话要翻译成中文,大意就是“人要身心清净好似莲花一般。”这句话当初在五行山上陪伴了孙悟空五百年,恐怕也烦了他五百年。这紧箍咒再念出来,也难怪孙悟空受不了。

为啥这短短的六个字就能让孙悟空痛苦不已呢?这就要结合原著中对孙悟空这个角色的定位和隐喻了。在原著里作者给孙悟空的代称是心猿意马的“心猿”,也就是躁动不安的心灵。

而修行追求的就是身心都能受到控制,而“心猿”是本能,是不受控的。这就需要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本能,制服“心猿”。达到锁心猿、拴意马的境界。

在《西游记》中唐僧对应的是“元神”是表象,跟孙悟空这个“心猿”所对应的潜意识是对立统一的。元神要想达到修行的境界,既要突破表象的束缚,也要约束自己的潜意识。

正如孙悟空的兵器和神通,如意金箍棒和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正是代表了潜意识的变化无穷随心如意以及思维的跨度,这样的活跃自然不符合修行的要求。

结语:所以观世音才会教给唐僧这句“定心真言”,让他好好约束这个不受控制的潜意识。而这“定心真言”是如来传下来的,如来在佛教中代表的是“我识”也就是自我认知。思维再跳脱也无法超越认知范围,所以这紧箍咒才让“心猿”如此痛苦。

唐僧

唐僧,姓陈,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 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