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历疟疾又控新冠,坚信风雨之后更美好!

 埃塞商务圈 2021-07-01
  •    文 / anjing。(人在埃塞,执笔写文,提铲筑路)

非洲,是全球卫生防疫的薄弱地带;在非洲,是一场不顾一切穿越薄弱地带的自我修行。
在非洲工作,对很多普通词汇的理解,会让你刻骨铭心,如什么叫缺医少药。长期以来,非洲都饱受各种传染病侵扰。刚到乌干达时,就赶上了流行的埃博拉;虽然几个月过去后,疫情终于稳定,但还雨季后又是疟疾伤寒流行的日子。每年会有很多当地人,因为食宿条件太差,或遇大雨气候潮湿疟疾爆发后重病一场甚至死亡。

工地上的雨季,每天几个小时的倾盆大雨如瀑布一样下到地上汪洋才叫停。连续几天,早上八点气温就达到了38度,加上连夜豪雨,空气里满是潮湿的霉气,疟疾像风一样在我们这里突然流行起来,一个星期里3个人发病。小剑病得把被子裹在身上,忽冷忽热,等着我送饭。老高连续三天发烧,浑身疼痛几乎不能下地。连自诩健康无比的龚大老板,也非常不幸地在20天里得了4次疟疾!40多岁的老陈病得时候格外想家,输着那浑身发疼的药,真得掉了眼泪!这些记忆,至今印象深刻。

8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准备到门口大石头上去休息。还没迈出门口,就听小苏急切地叫:“大夫,大夫!”。闻声过去,试验室小刘正在医务室抽搐,浑身是汗。目光呆滞,无力言语。凭经验判断似乎非疟疾。倒有点像中暑的反应。但是怎么抽筋呢?我赶紧打电话给镇上的当地大夫。他说我们需要镇静药。
过了一会似乎症状缓解,大家准备回房休息。大夫又去给刚得了疟疾的经理拔针,又听见“大夫,大夫!”,过去一看小刘,又突然抽搐了。这下搞得大家惊恐不已,马上送医院。

不用说,这些事情是我的职责。赶到当地人的小诊所已是晚上11点半了,护士见是中资项目上的中国朋友,很利索地爬了起来,说值班大夫刚走,便迅速打电话请了回来。我帮小刘做着简单的按摩。等大夫时,护士介绍说,如果是初来乍到,6个月以上不得疟疾就会有了抗体了;6月之内得了疟疾则很可能要反复。初次得病会很痛苦可怕。目前只能等明天化验,唯一能做的是唯有止疼。从医院回来,时间已是凌晨一点多。附近的当地人依然享受着周末,集体围坐喝一坛子酒,古老的录音机里放着震耳的音乐,人们在狂欢跳舞。
正要休息,有人叫我:“大姐,经理‘摆’起来了,还在发烧!”。“老姐,你得辛苦一下陪我去医疗队了!”原来是李经理疟疾发作,高烧,疼痛难忍。走!从我们营地到中国医疗队,单程400多公里,山路崎岖,一会狂风,一会骤雨,李经理此时大汗淋漓,我在旁边让他靠着,衣服先被他的汗水浸湿,又慢慢暖干。
夜黑风高,开始李经理给国内几个主要部门联系工作,不一会也没了力气,浑身滚烫,在我身边迷迷糊糊靠着,头都直不起来了,我心里一阵阵恐怖,看着平时黑壮的小伙子,眼下耷拉着头,如此虚弱。心里涌出各种胡思乱想,看不到路,耳边只有山区里大炮轰鸣一样的雷声,车在狂风暴雨中艰难行进,直到天光大亮,我们终于到了位于金甲附近的中国医疗队驻地。看到祖国医疗队亲人,我立刻如释重负,他们给李经理输了液,不到两个小时后,李经理就可以完全轻松地愉快交谈了。
稍事休息,李经理又说:“赶紧回,工地还有十几个兄弟一大堆事情。监理的签字,计量上报审批……”这是周六,总监照例自己去首都放松自己了。尽管他多次邀请我们周末一起去看看首都,可是中国修路的人谁有过周末呢?所以总监有句话:“看看,这就是中国人。他们不睡觉!” 
事实上,海外特别是非洲的筑路人都是这样:心里唯一的念头,是完成每日工程任务;心头唯一的期盼,是憧憬心中美好生活。所以,这些淳朴的筑路人,哪有什么周末假期,哪管什么蚊虫疟疾,他们无惧烈日酷暑,不管疾病还是战争,更甭管长期与亲人相隔万里,正是这样一批批筑路人,才有了联通非洲当地、通往世界的路与桥;也正是这样一批批筑路人,传递着中国人艰苦创业的精气神,谱写着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为讲好民心相通的丝路故事提供了鲜活案例。

眼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非洲大陆已经有54个国家报告了确诊病例。虽然非洲资源最急需、财力最薄弱,但即使如此,大部分的中国人依然留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益机构层面、或是企业层面,我们坚守阵地、守望相助,与非洲人民一起“抗疫”,为所在国出钱出力,展现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战胜了埃博拉,又扛过了疟疾,又面对新冠疫情,只要我们尊重科学、敬畏生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疫情过后路更美!
  • 欢迎投稿:cztwzp@126.com

  • 首席联络员:cswman(小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