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局一个碗目标做皇帝

 脑洞趣味历史 2021-07-01

开局一个碗,目标做皇帝,朱元璋的难度简直是地狱开局。相比于朱元璋来说,在历史中很多人物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少年时期困难的也不少见。秦始皇嬴政年幼时在他国做质子,而我们的“穿越者”王莽在田里种地,皇叔刘备靠着卖草鞋维持生计。

像这类事情历史上多的去了,那为何老朱的“开局一块碗”会如此地被人津津乐道?

01.

从开局难度来说,我们的老朱属实是“地狱”级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多多少少的都有一些的背景,能够与朱元璋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汉高祖刘邦了。

刘邦可以算的是老男人创业,起义的时候虽然是个逃犯的身份,不过再怎么说之前还当过“小村长”,加上财大气粗的老丈人的鼎力相助,所以论难度还是老朱更胜一筹。

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自家中排行老四,家族中排行老八,故原名重八。

关于朱重八这个名字的解读方式有很多,小编在这里就不做过分解读了。

朱元璋幼时家境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朝至正四年,“旱灾+蝗灾+瘟疫”的三重打击下,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连续失去了四位亲人,家中只剩一个兄长。

兄弟二人无依无靠只能外出逃荒,临行前二人相拥大哭。

那年他才17。

<幼年朱元璋>

02.

也许是“主角光环”作祟,邻居家的汪大娘知道了这事,担心那时候的朱元璋年纪小,逃荒不安全,作为干娘的她就自掏腰包将朱元璋送到皇觉寺当了一名行童。

在寺庙的日子虽然非常辛苦,而且时不时地受到欺负,但还是能吃得上一口饭的。

皇觉寺就是靠着出租田地“收租”和接受善男信女慷慨解囊的布施过日子的,当时处于灾荒时期,田里都种不出东西了,来寺庙烧香的人也变少,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入不敷出”的状态。

主持看着寺庙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只好让寺里的僧人去下山化缘了,其中就包含了刚入寺五十来天的朱元璋,手捧瓦钵的朱元璋就成为了一个如同乞丐的游方和尚,这也是开局一个碗的由来。

说是下山游历化缘,其实放到现在来说就是流浪乞讨,但这游历的三年时间对朱元璋一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游历途经现在的安徽、河南大部分的地区,灾荒年间一个人一块钵身无分文,那是何等的艰辛,一路上看遍了人生百态的同时也累积了许多社会经验,接触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还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可以说这三年的苦为老朱以后当上皇帝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濠州(凤阳县)→庐州(合肥)→六安(六安市)→固始(固始县)→光州(潢川县)→息州(息县)→信阳(信阳市)→确山(确山县)→汝阳(汝阳县)→陈州(淮阳区)→鹿邑(鹿邑县)→亳州(亳州市)→颍州(颍州区)→濠州(凤阳县)

朱元璋三年游历过后,听闻家乡的饥荒已经好了很多,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当起了和尚,如果没有汤和的一封信,或许世上就多了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少了位洪武大帝。

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

1352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攻下濠州。

还在寺庙敲钟念经的朱元璋收到儿时玩伴的来信,想叫朱元璋参加义军,不料这事被寺庙中的其他人知道了要举报他,还没做决定的朱元璋走投无路下也只能去红巾军了。

那年他25。

03.

刚到到了军中的朱元璋开始崭露头角,三年游历可不是白走的,怎么说也是学会了一身本事,很快的他就得到未来老丈人郭子兴的看中,也就是这里开始,朱元璋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

相处了段时间,郭子兴觉得朱元璋这人是真的不错,就将自己的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

濠州城也不是一家独大,诸多将领争权夺势,为了开创新的局面,朱元璋就开始回乡募兵,少年时期的熟人知道这事后,纷纷前来投靠,于是乎很迅速的就招到了一批人,老丈人郭子兴一高兴,就提他做了镇抚。

在濠州城又呆了半年时间,朱元璋发现这些人只守不攻,开始自称为王,只会窝里横。

失望的朱元璋挑选了二十来个自己的心腹离开了濠州,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也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二十四人出濠州”。

在南略定远途中,一路招抚招降下,已经拉拢了好几千人,而后又大破元军营地,从降军中挑选了两万人编入自己的队伍,手底下将近三万人,这时的朱元璋才是“翻身作主把歌唱”。

朱元璋要兵有兵要头脑有头脑,很快就攻下了滁州。差不多的时间他的老丈人被人排挤出濠州城也到了滁州,朱元璋随即就交出了自己的兵权,看着军纪严明的士兵,把老丈人高兴坏了。

1355年,朱元璋攻下了和县,被任命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同年中老丈人病逝,军权被小明王任命给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可实际上这些兵大部分都是朱元璋自己招揽的,即使他不是元帅,可兵还是听他的,这可能就是民心所向吧。

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为应天(现在的南京),应天也是后面定都的地方。

那年他29。

04.

朱元璋以应天为发展的中心,不断网罗各式各样人才,其中对待读书人尤为尊重,这为他统一全国做了极好的铺垫。

上有陈友谅,下有张士诚,应天地处夹击之势。

1360年,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朱元璋,准备成功之后平分地盘。

张士诚没多大雄心壮志,陈友谅才是最大的敌人,于是朱元璋集中兵力,制造战机,大败陈友谅。

陈友谅一路逃,朱元璋就一路打,直到1363年,终将陈友谅杀死。

消灭陈军后,其实朱元璋基本上就没有对手了,1365年进攻张士诚。

1367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推翻了元朝统治。

1368年,年初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那年他4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