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志宏:飘在我心中的旗帜(【理想照耀成长路】征文17)

 深浅视频 2021-07-02

飘在我心中的旗帜

文/祖志宏

我的生活就如同一首歌曲的单循环,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奇怪的是,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多么单调,反而觉得生活充满了很多未知的色彩。它不是简单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是多种色彩的混合,不断交叉变幻,使我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生活的颜色或许多变,可它在我心中的底色是唯一的,那就是热烈的红色。这也是党旗的底色。

我对党的记忆源自于长辈的口口相传,自小便耳熟能详。我儿时,经常追着爷爷去村委会“玩”,他和一群老头聊天的时候,我就在他们边上旁听。这些老人,不关心自己的衣食起居,却热心地谈论起国家大事,而且尽说些我听不懂的话。我觉得枯燥时,就跟爷爷要钱去小卖部买零食吃。有一次,我一手拿着麻花,一手拿着糖果,颠颠地跑回爷爷身边,一位白发大爷就说:“你瞅瞅,现在的孩子多有福啊!”我疑惑地问:“大爷,以前的孩子没有福吗?”“呵呵,我们小时,可没你这个福气啊!饭都吃不饱,不信,你问你爷爷!”不等我问爷爷,爷爷已经侃侃而谈地说:“咱们小时是什么年代?现在是什么年代?我们小时赶上现在的年代,也有福气!”“对!咱们现在也赶上啦!好年代啊!”人群里的爷爷们纷纷附和着说。我听了更加好奇,不禁问:“爷爷!爷爷!您快给我讲讲您那个年代!”随着我稚嫩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这群老爷爷们就像吐苦水一样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跟我讲述起他们当年的往事。

原来爷爷们生活的年代不仅吃不到零食,而且就连饭也吃不饱呢!一位白发苍苍的爷爷说;“我们小时候,哪有你这个条件啊!没吃过糖,更别说麻花,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可不是!咱们那会儿,白薯面都不管饱,地瓜秧都是好东西。”“嗨呀!跟她说这些干啥!她这么小,懂啥?”“小,才得跟她说,忆苦思甜!”老人们说着说着,就开始吵吵嚷嚷起来,那架势像我们小孩间的斗嘴。

爷爷出生在战争年代,他不愿回忆太多苦事,只说他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干活,吃不到白面馍馍,更别说是大米饭啦。我看着瘦高的爷爷,听着他的叙述,心里发疼,拿麻花的手不觉地递向爷爷说:“爷爷,这个麻花给您吃吧。”爷爷笑眯眯地看着我,摸着我的头顶说:“爷爷不爱吃,你吃就行。”其他爷爷们看到我这样,便可劲地夸我:“这个丫头真懂事啊!难怪你爷爷疼你。”还有爷爷故意逗我说:“你爷爷不吃,把麻花给我们吧。我们也想尝尝。”我将麻花递给伸手的那位爷爷,结果那位爷爷抓着我的小手晃呀晃地说:“爷爷不吃,你吃吧。”然后他们又开始聊天,聊起了唐山大地震,聊到了一个矿厂,井下所有人奇迹生还,就是党员们带头找到了出口。这是我对党的最初印象。从这个时候起,我就知道党好。那时,我还不知道党旗的样子。

我忘记第一次见到的党旗的地点,或许是在学校教室里,或许是在课本上,或许是在电视上。尽管如此,自从我知道了它的样子,党旗就一直在我心中飘扬,无形中指引我走正路。

在我的生活里,我坚持追随这面旗帜,一切向党看齐。

2008年5月12日,我正在石家庄上大学。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石家庄也有震感,当时我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没有什么感觉,可据教室上课的同学说,他们看到教室里的电视在晃,桌椅也晃。上课老师让学生们先走,不忘提醒大家一个一个走,不要拥挤,避免踩踏。同学们有惊无险,并未受到伤害。只是,很快汶川地震的消息如奔腾的洪流般扑面而来。全国人民为此担忧,祈祷汶川平安。学校里沸腾了,学生们沸腾了,我们不愿上外教课,守着电视机看滚动新闻,我们的眼里蓄满了泪水,为汶川,为我们的同胞,为人民解放军和无数志愿者们。

大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这次我从电视上看到了党旗在灾区飘扬。我想起儿时听爷爷们讲的唐山大地震,不曾想,汶川地震会再次重演曾经的历史。只是,我们防灾能力更强了,响应速度也更快了。发生地震后,救灾群众志愿者们,从全国各地向汶川去,他们很多人是党员。我看到党员的担当,党的样子在我的心中更加立体。

地震发生不久,学校就组织我们学生捐款。我那时的生活费是每月500元,除了班级捐款30元,我个人额外捐款100元。钱不多,是我的心意。后来,我们学校派代表去灾区援助,将我们全校师生的心意和慰问带给灾区人民。不成想,校方回来时,带了很多孩子回来,这是我们学校收养的一些孤儿,如今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前些年,我还看到学校宣传里面,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当时拍了个短视频,跳的舞蹈是当时正火的“江南Style”。如果不是我的学弟告诉我说,这些是曾经校方收养的四川孤儿,我完全看不出他们有孤儿的影子。他们的脸庞是那么的明媚,像太阳一样的充满了朝气。

如今,我离党近了。我今年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未来,我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无论我是不是党员,党旗都会在我的心中飘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