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海淀妈妈的100张私房照刷爆朋友圈,看完我酸了……

 会飞的鱼蓝月亮 2021-07-02

来源: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

作者:kelly

不可否认,城市的教育资源仍然是乡村无法比拟的。但是,今天的文章,却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原来慢下来是可以的,原来孩子的成长有另外一种可能。

当然,乡土生活并不总是诗意的,但胜在温暖,离土地近,触手便是大自然的心跳。

今天这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文章,分享给每一个亲爱的你。

——凯叔
Image

在海淀工作生活十多年,我抑郁了十多年。

海淀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我跟孩子的关系剑拔弩张。

有幸逃离北上广,在重庆的一座大山里租个农家院,我写作、看书,重拾了灵魂;孩子拔菜、爬山,我好像日渐找到了生活可爱的模样。

Image

01 我的自然书屋

早上,送完孩子我拎着竹篓上山。

在竹林和鸟儿的立体环绕声中开始自己写作、学习的一天。

Image

工作间隙,顺着山路散散步,呼吸清澈透亮的空气,看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影子。

Image

饭点到了,去菜地里揪把青菜,掐根小葱,下个面。浓郁和清香的碰撞,让人神清气爽。

Image

下午,一般是我的劳作时间。

给快要成熟的西红柿清理周围的杂草。

Image

把腐熟的厨余垃圾施在南瓜根旁,谁叫它最“能吃”呢!

Image

豆角是躲猫猫的高手,乍一看上去什么都没有,但一翻开叶子,挤挤挨挨的果实让人着实兴奋。

Image

而作为重庆人压箱底的宝贝,辣椒可是餐桌上的常客。

Image

晚上,拎着满满一筐蔬菜下山,能够给到家人最好的礼物,不就是健康和幸福吗?

Image

Image

Image

02  海淀,拜拜

几年前,我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可是在海淀黄庄。自打毕业后,从工作到结婚生子,我的生活重心都是在那里。

不能例外,我也曾一直试图努力跟上海淀黄庄的节奏。

英语启蒙从胎教开始。

亲子阅读从满月开始。

6岁前,家里所有的功能分区都严格按照孩子的月龄特征来布置,算是把早教中心搬回了家。

但与此同时,我的身体也一直在给我敲警钟:严重失眠、大把脱发、体重锐减,时时对未来充满恐慌,不知前路在何方。

我的情绪不稳定,让我的女儿经常连带着受苦。

直到老公因为工作调动要离开北京常驻重庆,在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可能的新生活之间反复纠结后,我选择了尝试一把。

事实证明,我们一家人从漩涡中逃了出来,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周一到周五的白天,院子是我的天然办公室,到了周末,院子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精神净土。

老公在院子里喝茶看书,孩子就在后院刨地种菜。

Image

时常约上好友们一起爬山。

穿过半山腰的果园,我们进入竹林。

Image

接着是像龙脊背一样的石路。

Image

雨后野果酸甜诱人,偶尔能遇上挖山笋的村民。

Image

Image

孩子们化身佩奇,在泥地扑腾,快乐来得简单又纯粹。

Image

Image

水泡里,青蛙妈妈骄傲地产下卵。

Image

但举着长长前足的蝎蝽则在一旁贪婪地盯着卵儿孵化。

Image

自从孩子们从水里捞起一只肥肥的虫后,我们才意识到森林里还有一个物种正静静地盯着我们……

Image

平时总是匆忙逃走的石龙子,这次让我们看了个够。

Image

下面这只大马陆,在我眼中是个惹不起的狠角色,但下一秒就被孩子们抓起来放在手背上。

Image

已经土壤化的岩石,诉说它亿万年的历史。

孩子们好奇地划了一道,给它的厚重的历史又增加了一抹调皮的颜色。

Image

每个物种都有它的生态位,孩子们或许现在对物种没有全貌的认识,但每增加一次和自然的互动,眼前的世界就会变大一些。

03 人间烟火气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人的不幸来源于人际关系,人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之前的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也连带着吃紧。

但是大山和山上的村民却敞开怀抱,用朴实和真诚治愈我内心深处的不安。

每次我带朋友来,房东嬢嬢(重庆方言“阿姨”的意思)都热心地给我们张罗饭菜。

Image

嬢嬢摘来自己地里的胡豆,孩子们围成一圈剥豆皮。

Image

跟着村民家里的小娃娃们爬树摘香椿。

在温馨的人际互动中,孩子们脸上的神色,愈发自在、自信。

Image

第一次带公公婆婆上山,摘完菜后嬢嬢咧嘴一笑:“拿走吧,送你们的。”

Image

什么是最自然的美味?

柴火灶、现摘的菜、亲自参与劳动、加上重庆嬢嬢的好厨艺。

一桌子的美味让所有人食欲大开——同时又特别感动。

Image

什么是人间烟火气?

对外人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同,嬢嬢们的温暖让我们这些异乡人有了扎根的感觉。

04  最好的教育和最全的教育

我从来不否认,海淀黄庄的那些年,对我的教益。

但是如果目光从这一个点上挪开,教育的内涵好像就变大了,变丰富了。

大山教给孩子什么是时令:

4月的果园里,吃饱了樱桃的孩子在滑草;

Image

5月的后院,孩子们精心挑选大个的枇杷;

Image

6月的香桃,露出涨红的笑脸;

Image

葡萄藤下睡午觉,

等到7月,它们就会成熟;

Image

樱桃的采摘期只有一周;

Image

Image

玉米摘下来的第三天,就失去了它浓郁的香气和甜糯的口感;

Image

李子林里,满枝的果实三天后就会掉落;

Image

黄瓜几天不见,立刻变身葫芦娃——一根藤上挂满七个娃;

Image

前几天还绿油油一片的萝卜缨,底下魔术般冒出红扑扑的樱桃萝卜;

Image

几天前刚割完的韭菜地,立刻又是生机一片。

Image

农家小院里的这些日子,深刻疗愈了我,也启发了我。

教育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学别人总结的二手知识,孩子应该在真实的世界里去学习。

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PBL(项目制学习)在山上得到完美的实行。

给每个孩子一块地,应该种什么?

暴雨后,带着孩子去巡山,一脚踩空,孩子体验了一把小小的“地质灾害”。

Image

跟着溪流观测水文,了解村民们喝的水和浇菜的水都从哪里来。

Image

沿途学习认识不同种类的蔬菜和瓜果。

Image

开荒做垄,用劳动换取收获。

Image

团队协作,一起寻找可做底肥的本土生物肥料。

Image

学习垃圾分类,用厨余堆肥。自然给了我们食物,我们也要回报自然。

Image

测量土壤酸碱度,对比找出适宜种植的植物。

Image

学习读表盘,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Image

回家后孩子依旧兴奋,因为周记的内容他有了独特的素材。

孩子们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虽然幼小,但顽强而有力。因为在自然这个教室里,有无尽的知识等待他们去探索,有无数种有意思的方式吸引他们去学习。

Image

离开北上广,换了一种生活,也换了一种看世界的视角:

如果你感觉紧张不安浑身长刺,也许,你需要找到一个院子,可以喝茶听鸟叫,让自然倾听你,陪你卸下内心深处的防御;

如果带娃带成了“母不慈子不孝”,也许,你可以试着靠近土地和田野,大自然有一万种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且是更具视野的学习。

ImageImage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