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室建设】邢台市第九医院NST小组工作的开展与鼻肠管盲插技术介绍

 临床营养网 2021-07-03

文章由《中国临床营养网》与“时代特医”合作发布。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夏莹

邢台市第九医院营养科主任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石巍

时代特医副总经理 

邢台市第九医院营养科顾问

国家近年将健康中国作为国策,全民健康运动,临床营养提升计划的发展,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着全民对营养的认知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医院营养科也乘坐了国家利好政策的高铁列车。由于营养科的特殊性,营养科的发展离不开院领导和临床兄弟科室的支持。参加完学习回来以后,就一直有组建医院NST小组的想法,经过和院内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多次修改调整后得到批示,允许组建。以下是结合本院特色的NST小组架构。

医院NST小组成立以后,首先组织开展了临床科室的临床营养宣教工作。并与部分科室合作制定该科室常规适应症的营养支持方案,并得到了临床科室和患者的肯定,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在推进临床营养的过程中,科室普遍认同营养是病人康复的基础,营养支持是基础治疗技术的观点。与重症监护室护长在沟通过程中,护长也认同肠内营养支持首选生理途径,在谈到管饲肠内营养的各种途径时,护长表示鼻肠管盲插技术,对于重症监护室及相关临床适应症(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误吸风险高、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是一种理想的技术手段。但是医院还没有开展这项技术。如果能向医院申请开展,对于肠内营养支持又多了一种技术手段。因为医院成立了NST小组,鼻肠管盲插技术,又属于肠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案。于是由营养科正式向医院及护理部提出申请,组织全院人员培训学习。

鼻肠管技术是指将鼻肠营养管经鼻腔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方法,导管终端不在胃内,避免了由于胃排空障碍而导致的呛咳、严重的肺部感染、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尤其适用于格拉斯哥评分低、行机械通气或亚低温治疗、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

目前鼻肠管置入方法较多,借助的技术手段有胃镜、胃部心电图、腹部超声、X线、手术置入、CORPAK 胃肠营养监视系统引导等,盲插法(鼻肠管盲插技术),即不借助任何工具将导管置入指定位置,因其简便、经济、易行而在临床应用广泛。

临床一旦发现存在营养风险,应当及早进行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功能,而且能够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并降低肠道菌群易位带来的脓毒症,因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只要肠道有功能,应当首选肠内营养支持。鼻肠管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四大途径之一,患者受益的盲插技术在临床上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营养科在医院NST小组的框架下正在有序的开展临床科室的营养支持工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护士意识到临床营养的重要性。未来我们也会与临床继续合作整理出更多的营养支持方案与相关的技术,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推荐您看:

【科室建设】甘肃省三级医院评审·营养科准备工作

【科室建设】庆阳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方案(下)

【科室建设】庆阳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方案(上)

【采访】田拂晓: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营养科建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