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703教学手记——设计教学指令词改变课堂样态

 晋诺工作室 2021-07-03

课改,课改,一方面是指课程改革,一方面是指因课程改革而引起的课堂样态的改变。课程改革是顶层设计,课程思想的真正落实应该体现在课堂样态的转变上,也就是说,课堂未有变化的课程改革大多是假改革。

2017版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根本性的目标是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即由教师的讲授向学生的自我建构转变。反映在课堂上就需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或者更简单地说,学生在课堂里做事,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唠叨。

改变这个观念非常难,稍不注意就会滑向原来的讲授思维,稍不注意,就会在任务学习的过程中用讲授思维来代替学生的学。为了强调落实课程理念,我们可以检查我们的任务设计用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具体的任务是否是一个行为指令性的表达。一个行为指令性的表达,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事,可以依照老师的指令完成学习。

比如选择性必修上的第一单元,设计了“让人物立起来”的核心任务,但两个具体活动设计的表述是“客观事件与合理想象”“语言风格与时代特色”,这两个学习活动的表述是科学的,因为,这种名词性短语无法完成指令学生学习的任务,不能形成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样态。设计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判断作者是怎样叙述客观事件,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设计表格,让学生读文本梳理出客观事件与合理想象的文字;再让学生分析总结叙述与想象的规律。总之,任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任务指令是让学生做什么事。这两点要十分清楚明白。

再比如,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外国文学单元,设计了“我为何成为我”的学习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设计者设计了三个小活动“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个人特质”。显然,学生看到这个指令后仍然不知道做什么。设计者的目的是让学生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小说人物的成因。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层意思,我们可以加上相关的动词,比如“分析历史成因”“探讨文化成因”“思考个人成因”。指令越清晰,学习操作越轻松、准确。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何以成为我”,是一个非常好的任务设计,开合度高,给学生一个研读的方向,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但是后面的三个学习活动,却把那个非常好的任务的路给生生地堵死了,因为,只留了三条路,实际上应该有若干条路的。设计者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这是因为,他的观念里有一个固定的知识框架,他认为小说人物形象就是由这三个因素形成的。任务学习的最大优点是不设结论,让学习者自己来建构学习认知。他可以从人物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也可以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探讨性格形成的过程,也可以从某个细节的价值看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也可以从作者的创作倾向分析人物性格的成因,甚至也可以从叙事的逻辑发展来探讨人物形象内涵,等等,等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些丰富多彩的答案,在班内展现出来,让学生彼此借鉴吸收,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成因的认知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这才是任务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醒老师们,任务学习设计,不要用固有的知识框架来封闭核心任务的展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