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朵花开的声音(中国CPA与美国博士的爱情)----丁姐读女人之五十六

 丁姐在旅途 2021-07-04

她在美国,这是她花园里的豌豆花开放时的样子。

在她的微信圈里偶然的看到这张图片,不知道怎么的,心一下子就被触动得特别的柔软,想到那朵花,想到她本人,想了很多,一朵花的声音,这个题目,就这样突然从心里蹦了出来。

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虽然QQ,微信上,偶尔有联系。我们彼此都比较认可,尤其是当我知道她也喜欢写作喜欢文学,对于有相同爱好的人,我会多一份亲近,多一份关注,我更愿意看到对方写出来的东西,可以让我在文字的流淌中,慢慢走进对方的内心,安安静静的,就像真的听到一朵花开的声音。

她是那种很自信的女人,一个男人赞赏她年轻时候一定很好看的时候,她笑着告诉人家:你遇到我的时候,就是我的最好最美的时候。那时,她已经离婚,年过40,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

一个永远觉得自己的现在是最好的时候的女人,你听得到,也听得懂,她的这朵花开的声音吗?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你的一生比较顺利,没有什么坎坷,才会如此的喜欢笑,她说:我的这种乐观来自于我的母亲,现在又原封不动的给了女儿。

 她是主动找我分享的,这一点让我很感动,于是,选了一个弥漫着咖啡香的午后,我来写下那些她告诉我的,那些声音:

 友情提醒一:环境容许,一定要去国外看看

她是一个有思想和决断的人。她说,某种程度上离婚率增加是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对于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因为精神和经济都独立,才敢于放弃凑合的婚姻,把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的两个人勉强捆绑在一起的婚姻是一种痛苦,对孩子的影响更坏。

 2010年她和酗酒的前夫离婚,独自带着孩子搬出去租房住,房子留给了前夫。有人劝她,你带着孩子应该要房子,她说前夫的经济条件不如她,再买套房子会很困难,男人没有套房子会很难再找到结婚对象,再说只要他能同意分开她愿意放弃物质的东西。后来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的那段时间,即使是租房,她也会把家里布置的整洁温馨,花瓶里也总是插着新鲜绽放的鲜花。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打开门的时候吸着鼻子说,妈妈这才是家的味道,满屋的百合花香,不像原来打开家门闻到的是酒味。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在离婚这件事上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离婚后她有个生活在美国的表姐说她的性格很适合在美国生活,劝她考虑一下。当时她靠自己的努力已经在中国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和基础,再说刚刚从吵吵闹闹的婚姻中解脱,很享受和女儿相依为命的宁静生活,就没有在意。直到2013年她才决定去美国旅游,散散心,看看不同的社会。(文章底部阅读原文附她亲笔写得旅游签证攻略)

 到美国后,先去探望表姐,表姐说我有个邻居和你很相配的,要不要见一下?这人很踏实稳重,工作事业也很成功,一直就没有结过婚,是在美国读的书,还是个博士,年龄也相当,只比她大3岁。她想,自己毕竟离过婚,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两人这种悬殊的现状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即使是在国外也一样是没有结婚的可能。当时她想就当交个朋友吧,自己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自然大方,不用刻意的表现。

男士是那种书呆子类型,和前女友(小他6岁)在一起同居9年没有走入婚姻。两个人在恋爱初就约定,彼此感觉互相完全对拍就结婚。但似乎几年下来,两个人一直没有磨合到想要结婚的感觉。两个人虽然都是好人,但是性格不协调,共同的兴趣爱好很少,是两个情商一样低的书呆子。家里的气氛总是沉闷的,有时几天不说话。女孩子不提结婚也不提分手,他也觉得自己应该对她负责任,于是两个人就这样不温不火地耗了8年。 后来女孩子的父亲说,你们这样没有期限是不行的,给你们一年时间,要是感觉还是不对,就赶快分手;要是感觉还可以,就赶快结婚。一年过去了,两人在一起仍然不开心,还是没有找到要相伴一生的感觉,于是在恋爱9年之后忍痛分手。

她是在男士和女友分手5年以后见的面,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结过婚,对是否结婚一直犹豫不决的男人,她觉得没有什么婚姻的可能性,于是她权当交了一个朋友,偶尔有点音讯。

在美国相处了两天的博士对她倒是很有好感,于是通过表姐打听她的消息,问她怎么回国后对他似乎不冷不热。表姐于是来问她,她回答得也很直接,姐,我是想找个实实在在结婚的伴侣,这个人和前女友恋爱9年都没结婚,我可没有那个时间耗到恋爱中,所以我没有办法考虑。

男士听了很是着急,谁说我不是要结婚的,我和年轻时的观念不一样了,我现在是要找结婚的伴侣啊!男士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早已经接受了美国的文化,他看中的是两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是不是相投,在一起是不是开心。而对于对方是不是离婚,是不是有孩子,其实还真的不在意。他在给她的信中写到:我知道我们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障碍,但我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她被他的真诚感动,开始同意交往。

 她告诉博士:我们就像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欢迎你来参观我的世界!如此让人欣赏也耐人寻味的欢迎词,似乎就像告诉对方,来吧,来听听我这朵花开放的声音!从此他们每天视频,每天聊天2,3个小时,随着越了解对方,越感觉心心相印,彼此就是对方要找到那个灵魂伴侣。后来她又去美国旅游两次,两个人相处了7个月的时间,通过共同生活,发现彼此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上都很协调默契,对于美国的生活环境她也能够适应,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着。

  在他们美国见面后的第5个月,男士回到中国,除了探望她之外,也想和她的女儿在现实生活中相处一下,因为有人提醒过他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不好相处。这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毕竟结婚以后要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之下,现在国内独生子女被惯坏的还真不少。和她在国内交往了四十多天,无论是她还是她的女儿,都是活泼开朗、充满阳光的人。他开始憧憬有个家,家里有两个欢声笑语的家人。但没想到的是,男士的父母反对,中国父母的疑惑真的可以理解,即使他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依然有着很顽固的传统观念来反对这桩婚事:自己养大一个儿子送到美国留学,一直那么优秀,挑到那么晚不肯结婚,结果到最后还找一个在国内的,既不年轻,还拖着一个孩子的女人来做老婆。

之所以想到一朵花的声音,或许就是她给我的那些遇事处事的态度,泰然处之而不惊。她给两位老人打了通长长的电话,大意是:不管你们承认不承认我,因为你们不了解我,任何反对都是可以理解的。你们也是出于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幸福。对于你儿子来说,读书读得太多,情商不高,而且性格倔强不容易妥协,也不怎么会和女人沟通。如果他能娶年轻的女孩子当然很好,可是女孩子很容易任性,你儿子不会哄人,两个人实实在在的过日子还是不容易。我虽然离过婚,但我的这些生活阅历,让我成熟,体贴,更知道婚姻需要妥协,就会对丈夫有更多的宽容。再说你们儿子的年龄已经不年轻,找的也不会是太年轻的女孩子,30几岁的大龄姑娘是否能生育还不一定,而我生过孩子,证明我能生育,现在我的身体很健康,也准备再次生育。我虽然有孩子,但你们的儿子不在乎这个问题,这几年他在美国也找过几个其他女士,有的带几个孩子,他都不在乎,和婚后需要共同抚养几个小孩子比起来,我只有一个接近成年的孩子,这对他来说是更好地选择。如果担心我和女儿会给你儿子在经济方面增加压力的话,你们也大可不必担心,我自己的收入不错,我的女儿我自己养,不会花费你们儿子的钱。对于你们的儿子,我更多的是想他去体会做丈夫、做父亲的感受,我心里想的,和你们一样,就是让你儿子幸福!

 这世上,又有几个女人可以如此智慧,如此入木三分的理性分析,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又有几个文化型的父母不能接受? 她的声音,在纷扰的世界里,清晰而明确的,让男士的父母,看到了儿子成家后的未来。

 我想,这应该是跟她的经历有关。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有企业做会计,半温不火的老企业,一个月才300元的收入,这让她在生了女儿之后,从心里深深地感受到一种来自经济上的恐慌。想让女儿有个优越的成长环境,想让她接受好的教育,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经济基础,在这个企业工作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于是她开始想出路,在当今中国,做会计的最高级别就是注册会计师,那种资格意味着受人尊重的职业和较高的收入。定下目标后,她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学习,学到天亮再送女儿上幼儿园,直接去上班。如此坚持了3年,通过了本应5年通过的全部5门科目的考试。她说得知通过了全部科目的考试以后,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思议,还在家放声大哭了一场,她如愿以偿的成了CPA,应聘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在事务所工作的6年里,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经验,之后又转到企业做财务总监。她对于婚姻家庭就像她的职业规划一样,清晰明确。

  友情提醒二: 甜蜜的爱情是有期限的,到哪里生活都要学会独立。

2014年,她42岁,她再次正式的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刚去美国的时候,爱情很甜蜜,日子久了,就会有很多失望,爱情是两个人激情碰撞下大脑发晕的产物,但没有人会晕一辈子的。所以女人不要太多依赖别人,来了美国要有思想准备接受西方人的节俭,在国外生活久了的华人其实也一样,你要在顺应的同时学会努力让自己独立。

  有些人觉得似乎西方人在择偶时看淡金钱,其实这个道理不完全对,虽然中国女人到国外生活,外国人一般不会让女人负担家庭开支,但假如两个择偶对象相比,其中一个经济能力更好些,更独立些,他们还是愿意选择那个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人的。

 两个人不管什么样的方式相识,尤其是成熟的西方人,会很认真的探讨结婚后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果承诺了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去兑现。中国式的先哄着人家做了,再走下一步的办法是不怎么适合西方人的,因为很多时候可能恰恰因为当初你的承诺,让对方在可能的几个备选对象中选择了你。

 她跟我说起她认识的一个外嫁女,老公最初对她很好,但是现在感觉对她没有足够的尊重,没有耐心还经常对她吼叫,她孩子的学费是老公借给她的,日后要加上利息还要一起归还,而且只借给第一年的学费,以后要她们自己想办法。她一直不会开车,也没钱买车,所以没办法打工帮女儿赚学费。之所以她老公对她的态度在婚前婚后的表现如此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她在恋爱中给男士规划两人婚后生活时告诉男士,结婚后她会把自己在中国的房子卖了,一部分钱给女儿读书,剩下的和男士一起投资做点生意。但是那女士结婚后一直没有卖她的房子,也未带分文来到美国,两人语言沟通又不是很顺畅,男士就认为女士骗了她,拒绝给女士负担他当初答应女士的一些承诺。女士说当时提到卖房子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算不上承诺。但是在男士看来,这是他们一起对将来生活的一种规划,看到女士改变主意,让他感到受骗和失望。

友情提醒三: 要积极的学语言,而且自己条件容许,要带点钱到国外来,不可能指望别人全部出费用,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要及时调整,我们对孩子理所当然付出一切的做法老外是不理解的。

  要实现自己的自由,首要的是要有车,语言不通可以到华人教会寻求帮助。带点钱到国外来,万一男士抠门或经济困难或像上面那位女士的丈夫一样变脸,你至少要有能买得起一辆二手车的钱,有车才能去教会,去学校学英语,才能去打工,才能走出去和社会接触,这件事是一切独立的基础。

她的老公生活在美国20多年,尽管是华人但很少和中国人接触,他的观念也已经完全西化,和大部分美国人一样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什么都喜欢算账。她说,开始的时候她真的和他过不惯,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适应,主要是自己在国内经济富裕,从不算计着花钱,但现在却处处受到制约。再加上他的情商不高,也不经常表达自己的感情,让自己感到不受重视,有时怀疑到底有没有被爱,有时觉得寂寞不被理解会以泪洗面,甚至不想在美国呆下去了。后来她加入了一个外嫁姐妹的QQ群,发现群里的姐妹都是来自同一个机构的成功会员:东方情缘,大家在群里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有几个热心的姐姐也经常劝慰她,给予指导。看到有个会员说,嫁到美国,不要把丈夫看成是应该养你的丈夫,就把他看成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人,他给你提供吃住和身份,还能给你爱就是锦上添花了,这样想心态就会平和。还有个会员说:试着把老公当做老板看,你想如果找了份工作,老板对你不好,你能随便辞职吗?你不能没有这份工作啊!再说他还算不上是恶老板,这样想,心里就好过多了。

通过这些姐妹,她看到我们机构靠谱踏实,而且还为这么多的姐妹找到了终身的伴侣和幸福,有些敬佩那个被大家叫做丁姐的善良和热心肠。她找到我,说姐,我要介绍更多的姐妹接受你们的服务,我到了美国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是靠着高额的中介费来到国外的,你们价格这么低,而且我见到那么多嫁过去的姐妹,这样真实靠谱的机构,对国内的孤独的单身女士真的是一个福音

 女人不能太娇惯孩子,美国文化里孩子是要独立的,鼓励16岁以上的孩子去打工。她说她遇到过一些老是算计的人,心里想着要对方给自己和孩子负担一切,其实这是不对的。老外没法理解我们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做法。她的女儿来美国不到一年就搬出去和同学一起租房住了,女儿的心态也很好。女儿告诉她,自己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工作不累还有钱赚,而且自己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目前自己可以负担学费。她跟女儿说得很清楚,她准备了10万美金学费,如果女儿自己不够了,随时来取。女儿说:“我只要自己能挺过去,不会花妈妈的钱,我很自豪可以经济独立”。 她说她经常开着玩笑对她先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老婆呀,所以你得养我;我呢,养我闺女。

  姐,我真要感谢我的女儿,她很懂事,也很独立,是女儿成全了我,她始终说妈妈我希望你幸福,你找的老公必须是爱你疼你的,我有我的幸福,你别为我考虑太多。现在我和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自如舒心,对生活也越来越满意。我丈夫现在总说他找到了一个宝贝,幸亏多年的坚持才有机会遇到我,他也学会了经常表达爱意,对我倍加珍惜和体贴。其实我们真的可以把不那么幸福变成幸福,我经常会记日记,把丈夫对我好的点滴言行全记下来,遇到不开心时就拿出来看看。通过我自己,我明白,看到别人的幸福不要仅仅是羡慕,每一个幸福的背后都绝对是有理由的。前几天父亲节,女儿特意买了卡片送给她的丈夫,女儿在卡片上用英文写到:Happy Fathers Day! I know Ive never called you Dad before, but what you have done for me and my Mom was just like a father would do. I really appreciated and I just want to tell you that I see you as my family, no matter I call you Dad or not.

  她说的很多话都值得分享,比如: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是不是层次低的女人更容易外嫁成功,通过我自己,也是在后来在美国的生活才真正明白,其实不是,幸福是一个个的伏笔,累计而成,和层次,文化,金钱毫无关系

 

特地找她要了这张背影的照片,只是因为我很喜欢,她说:丁姐你真有眼光,这张背影是中央台的一个记者给我们拍的,当时他来中国看我时,我们一起去爬黄山,在山顶等着一起看日出,后面的一位先生说被我们依偎着的背影感动了,问可以给我们拍照吗?攀谈下才知道,他是中央8台的记者,在黄山等着拍日出,呆了好久了。我也喜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共同等待美好的明天的意境。


婚礼上翩翩起舞的她,和晨曦下沐浴着金色阳光的女儿,都让我感受到她的心境......


 很想赤着脚,在清晨的露水里,轻轻的走进她的花园,拍下那些让我感动的花儿,我知道,那是花的声音,也是她的声音,我知道她是在告诉我,她那朵花,是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静静的开放的。

荷花图片提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龚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