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采诗歌分析 《向着新的海洋》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21-07-04

咱们话不多说 ,直接进入主题 ,先把诗歌列出

我愿意—— 向你投身

从此我满怀信心和勇气

大海敞开着 ,我的热那亚人

把船儿驱入一片蔚蓝里

万物闪着常新的光华

在时间和空间上面午睡沉沉——

唯有你的眼睛 ——大的可怕

盯视着我 ,永恒!

首先说明一下本诗的出处 ,出于尼采的无冕王子之歌 ,作为《快乐的科学》中的附诗发表过 ,如果让我选择尼采最有代表性的三本书 ,《快乐的科学》必定列于其中 ,在这之中尼采可谓是一改之前的形象 ,成为了一位真正乐于循循善诱的导师 ,《快乐的科学》以后再做讨论 ,先开始对本诗的探讨 。

尼采在他的唯一一本自传中提到 《福格尔夫莱王子之歌》绝大部分是在西西里岛写的 ,这些诗使诗人强烈的想起普罗旺斯语“gaya scienza' ,想起歌手 ,骑士和自由精神的统一 ,这种统一使普罗旺斯人那种灿烂的早期文化比起所有模棱两可的文化更为突出 ......

这篇诗是周国平先生翻译的 ,十分具有美感 ,可以说很好兼顾到了汉语的感觉 。再看诗歌的内容 ,第一段中描写了向海洋的感叹 ,对应了诗歌的题目《向着新的海洋》,我认这个海洋可以认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也就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和相同者的永恒轮回 ,从1886年年底他就有了撰写《权力意志》的计划 ,而本诗是在1887年写成 ,可见本诗所表达的意图 。这时尼采的思想在他的哲学晚期 ,  也是他发疯前的两年 ,但在这首诗中 ,一点也看不出这样的前兆 。这时候的他富有生气 ,甚至“满怀信心和勇气” ,  准备向新领域进发 。第二段中提到 ,万物都在新的光华中午睡 ,在这我要说明对尼采来说 ,自己的哲学是如同这个世界的中午一般 ,用最强烈的光直射所有 。因此新的光华与午睡就很好解释 ,意在说明崭新的思想已经出现,而大家都在沉睡 。本诗最后两句则是最难以理解的  ,因为无法理解永恒究竟为何物 ,但根据上文对于尼采1886-1887思想的形成与创作的欲望 ,可见永恒不指他物 ,正是永恒轮回思想  。通过初度的解读 ,我们完全可以发现 ,尼采对于自己世界解释学说的自信 ,对于未来新哲学的渴望与期待 ,这一切都被融于那一片闪着微光 ,飘荡的海上 。但没有料到的是这海的尽头却是一轮夕阳 ,以为是朝日的他越走越远,也迎来了自己最宁静的 “死亡” ——发疯。这不仅与他的身体有关,更与他的遭遇有关 ,正如现在对他的理解 ,人们从来把它视作哲学家 ,但又不认为是完全的哲学家 ,更多把他看作一个“格言者” ,喜爱朗诵夸耀他优美的诗歌 ,而从来不解析背后 ,这种完全的本末倒置也使得现在网络上的说法绝对化 ,倒是他的后人海德格尔 ,加缪等人倒出名 ,原因自然一半是因为他文章的奇诡 ,另一半是世人的焦躁。

下一首解析将是他的绝唱 《我伫立在桥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