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今年气象年景偏差!玉米大豆水稻潜在威胁大!

 zjshzq 2021-07-04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21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重于常年,汛期阶段性北涝南旱格局较为显著,将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1.黄淮海地区夏季可能出现洪涝。6月至8月,黄淮海地区降水偏多,海河、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2.江南华南局部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6月至8月,江南大部、华南北部降水偏少,出现高温热浪、夏伏旱的可能性较大,局地可能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

3.西北局地可能夏伏旱。6月至8月,西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局地可能出现夏伏旱。


玉米:主产区伏旱伏涝并存 威胁玉米生产

今年春播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总体偏低,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玉米生育进程略有推迟。据气象部门预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华北、黄淮、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天气,伏旱伏涝有可能并存,对玉米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正值主汛期,春玉米进入拔节期,夏玉米进入苗期,正是加强田间管理、搭好丰收苗架的关键时期。

1.东北地区:目前,玉米大部分已经进入拔节期。今年早春低温多雨,玉米播期推迟,苗期墒情总体较好,部分地区出现渍涝、干旱,应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前促后控,确保安全成熟。

2.黄淮海地区:当前,夏玉米播种基本结束,多处于苗期。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草地贪夜蛾迁入黄淮的气象风险较高。目前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区域在长江中下游迁飞过渡区,最北见虫区位于江苏邳州、安徽凤阳,幼虫危害区主要位于淮河流域以南。草地贪夜蛾迁飞模型模拟分析表明,未来三天草地贪夜蛾向北进入山东、河南中部等地的可能性较大。

3.西北西南地区:当前,春玉米多处于拔节至抽雄期。大部墒情适宜,西南部局地渍涝,西北东南部轻旱。应密切关注气象和病虫发生情况,做好分类管理。

水稻:洪涝、高温热害并存 晚稻寒露风风险大

当前正值主汛期,南方早稻进入灌浆期,东北水稻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中稻处于分蘖拔节期,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中旬以来,东北大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南方大部地区降雨仍然偏多,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高温热害。

1.双季早稻:当前,长江中下游、华南地区早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长势总体较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稻受“倒春寒”影响,播期推迟,群体不足。华南部分地区早稻受干旱影响,苗情长势偏弱。

2.一季稻:当前,东北地区一季稻大部分处于返青分蘖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中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拔节期,生育进程总体正常,苗情长势较好。

3.双季晚稻:当前,南方双季晚稻处于育秧期。江西、湖南部分地区早稻生育进程推迟,可能导致晚稻移栽期延后,后期遭遇“寒露风”风险加大。

大豆:早霜威胁东北大豆生产

当前,“小暑”将至,东北春大豆进入初花期,黄淮海夏大豆处于苗期,苗情长势总体较好。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主产区有可能旱涝并存,东北地区早霜威胁较大,对大豆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东北春大豆区:目前,大豆大部分进入始花期。今年春季低温多雨,大豆播期略有推迟,土壤墒情总体较好,部分地区出现渍涝。据预测,后期早霜威胁较大。

2.黄淮海夏大豆区:目前,黄淮海地区大豆正值苗期。大豆播期正常,土壤墒情较足,苗情总体较好。据预计,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干旱和渍涝。

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华粮网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