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潍坊民间传说系列---《老半吊子的故事》

 潍坊五好青年 2021-07-05

 在临朐西南山区某村庄,至今流传着一个关于“老半吊子”的故事。

先说一下半吊子的来历,古时铜钱是一吊一吊的,半吊子就是半吊铜钱,形容人做事做一半,不靠谱不着调,有点二百五的意思。

据村里老人讲,老半吊子其实是一个老光棍,为人老实,善良木讷,只是出娘胎时脑积水,造成智力有限,虽然常受人欺负,但他不坏,不祸害人,很小成了孤儿,乡亲看他可怜,时不时救济点,拉扯到大。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时间长了,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半吊子,随着年龄增长,大伙都叫他“老半吊子”。

老半吊子大约生于清末民国初期,兵荒马乱年代,战火纷飞,这个远在山区的小村庄也不能幸免。村里老人每每提起老半吊子引开鬼子的故事,无不竖大拇指,说老半吊子这是念着乡亲们对他的好呢,如果不是他引开鬼子上了山,恐怕整个山村的乡亲都要遭殃。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小分队扫荡到这个村庄,鬼子每到一处,必是三光政策,抓八路,奸妇女,抢粮食,无恶不作,坏到极点。乡亲们根本来不及躲藏,无奈让妇女儿童抄小道往山上跑,藏在隐蔽山洞里,村里留下男丁和老人们。山村实在太穷,不比城市,不要说八路,就是粮食也搜不出多少,更何况连半个妇女的影儿也见不到,心凶恶极的鬼子,把所有乡亲赶到村头聚集,架上机枪,挨着审问。愤怒的乡亲们瞪着眼,闭紧嘴巴,鬼子见问不出什么,正待下令机枪扫射,危难之际,老半吊子大喊:我知道我知道,女人孩子们都跑山上去了。乡亲们大惊,无不心寒。这个半吊子,关键时刻,出卖了乡亲,真是不靠谱不着调啊,防得了鬼子,怎么没防住这个半吊子!鬼子大喜,狂笑一番,对老半吊子说,好,你带我们上山去找。

老半吊子带着鬼子上了山,乡亲们无不跺脚谩骂,都说吃百家饭长大的老半吊子,谁也没想到是个白眼狼,早知如此,干脆当年掐死他算了。说归说,毕竟还是担心妇女孩子安危,派人暗暗在鬼子后面跟着,以防万一。天色已晚,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妇女孩子也没回来,老半吊子和鬼子也不见踪影。乡亲们更着急了,谁也不敢睡觉,说什么的也有。这下好了,没准老半吊子把鬼子引到山洞里,妇女孩子都遭殃了,如何是好。

约莫后半夜,派出去的人领着妇女孩子们摸黑进了村庄,见大家安然无恙,毫发未损,乡亲们欣慰不少,但没有人过问老半吊子,似乎他的安危与大家无关,只是问妇女孩子难道没碰到鬼子吗,都说没见到鬼子,又不敢下山,藏在山洞里等到自己人才敢回来,派出去跟踪鬼子的人,说刚开始跟着鬼子上了山,到达山洞附近,都很担心,不过老半吊子没进山洞,却是领着鬼子拐了个弯,绕道去了山后,再后来就跟着他们爬向另一个山头,半山腰上,一个鬼子把老半吊子绑了起来,说他耍滑头不老实,命令他继续带路,天色太晚,派出去的人决定返回山洞,领着妇女孩子一块回来了。

第二天早晨,老半吊子还是没有回来,乡亲们似乎忘却了昨日的危险,说这个半吊子死了正好,差点害死我们,为了活命出卖乡亲,幸亏脑子不好使,没进山洞,万一让鬼子进了山洞,找到妇女儿童,岂不酿成大错。大家都齐声附和,村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人称八爷,摇摇头说,错了错了,你们真以为他这么傻啊,傻到想害死你们吗,如果昨天不是他出面,恐怕我们这些人都要死在鬼子枪口之下了,没看到鬼子机枪都架好了,那玩意可是不长眼睛的,他比你们都聪明!大家都低下了头,不再说话。又有人说,那他怎么还领鬼子往山洞那边走呢,万一他进了山洞,后果多么不堪设想。也有人说,他八成是回不来了,都被鬼子绑着,能往哪儿跑呢?善良的乡亲们心里都明白,是傻子一样的老半吊子救了整个村庄乡亲们的命。于是暗暗祈祷老半吊子不被鬼子杀死,能够平安回来。

又过了一天,老半吊子还是没回来,乡亲们的心悬了起来,看样子是被鬼子给害了,有的人家开始准备给他做孝衣,以备后事。到了傍晚,有人说在山沟隐约看到过老半吊子身影,但不确定。仍然有人说,难道是他脑子彻底坏了,领着鬼子又回来了吗?大家说不可能,他不是这样的人。不管怎么说,老半吊子还是平安回来了。乡亲们问他来龙去脉,木讷口笨的他又说不明白,但是大家还是能懂得他的意思,老半吊子告诉乡亲们,他虽然傻,但不会害大家,那天他把鬼子引到后山,鬼子忙活了大半天,发现不见人影,非常生气,要开枪打死他,他胡乱打着手势,鬼子开了几枪,没打中他,却把几匹狼招来了,鬼子特别怕狼,忘了开枪,就胡乱跑走,他趁乱滚下山坡,加上害怕,就晕过去了。等他醒来下山,又不敢进村庄,怕是乡亲责怪自己。

奇怪的是,这个村庄再也没来过鬼子侵犯,乡亲们直到现在都平安无事。有人说,是山上的狼咬死了鬼子,保护了他们,也有人说,是老半吊子的义举感动了天地,鬼子不敢再来,是老天爷保护了他们,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有一点,在乡亲们心里,都明白是这个看似傻乎乎的老半吊子救了他们,由于老半吊子这名叫久了,也不好改口,他听到也不生气,只是嘿嘿笑。他自己独居习惯了,有人给他提亲,他也拒绝了。为了生计,他给就村里放羊,特别认真,负责任,为了寻找一头迷路的羊羔,他宁愿翻过几个山头,磨痛脚板,也不喊疼。

后来大约文革前后,一辈子不怎么生病的老半吊子,一夜之间突然死了,死的很平静,很安详,据老人们说,样子一点也不痛苦。乡亲们为了纪念他,村庄大队出资出面,给他举行了村里最高规格的厚葬。

再后来,村里有了老半吊子很多版本的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