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汪汪汪汪,我读《狗眼里的春天》

 风舟微纪录 2021-07-06


这是倪志平在长篇小说《狗眼里的春天》当中的一个创新——主人公吴迪和他的恋人周丽,用“狗语”传递情话。这“汪汪汪汪”就是“我很爱读”的意思。

倪志平将他的长篇小说《狗眼里的春天》送我一读,真的受宠若惊——因为这书是《团风作家丛书》中的压卷篇。团风,湖北省一个不起眼的小县,竟然为作家们出丛书,而且一次即达八本之多,这本身就够我们学习一气了。烟台号称文化大市,龙口、莱州、蓬莱都在全国百强县之列,在中央大讲文化的时候,我们的丛书在哪里?能不汗颜?我的“若惊”实在“必然”——尽管无奈。

读后更加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文学界弄得人不敢恭维——那些获得大奖的形形色色的《蝴蝶》们上下翻飞,但读者却寥若星辰,国人的“文化消费”发展到今天,电视连续剧似乎成了唯一的需求,可被“粉布袋”鼓吹得该《布礼》不断的部长大作却在屏幕上绝对不见踪影。但这丝毫也没影响文坛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明明已经“边缘化”了,却是“怪论”丛生,“新锐”成堆。曾几何时,“理论”颠覆到烟台的所谓“实力派”作家陈占敏,到外地开个会归来,变得“不会写了”,谁再讲“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语言),甭说被讥为“僵化”、“保守”,甚至被明令宣布“取消评奖资格”。

文学与人民群众越来越远,小说更越来越俗,但主者却越来越自我陶醉——因为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圆了多少新人的梦。

诺奖评委要来中国,“新锐”真是望眼欲穿,不知这位赐给了当代文坛如此巨大荣光的洋大人该有多少宏论,会给新潮理论以鼎力支持。

让众人大跌眼镜,也让新潮振聋发聩的是这位评委赞扬莫言的竟是被扔进了垃圾箱的“土得掉渣渣”的大实话——他很会讲故事。

太对了!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没有好故事的电视连续剧,谁也看不下去。于是“讲好中国故事”在我国大为走俏,而那些大肆标榜自己如何“新潮”的文学家们却突然噤若寒蝉了。

恰在这时,读了倪志平的《狗眼里的春天》,讲的就是在社会转型期发生的农民进城的精彩故事。凡人俗事,娓娓道来,不失幽默,却严肃认真。惊人的真实实在令人叹服,我很爱读。

作者写了一群不见经传,没有伟绩的小人物,以农村少年吴迪为代表。吴迪尽管聪慧异常,但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与他人不同的是,他有相对特殊的机遇,因为跟厂长的女儿周丽恋爱而勇闯大城市,在汉口过了段很不适应的生活,为了保持尊严而毅然决定返乡。就文学长廊而言,不失为一个新人。

他有什么典型意义?

在社会转型期里,农民要实现身份的转换。英法的工业革命,农民概不例外地失掉了土地,于连进了巴黎,在城中开始个人奋斗的历程。中国的城镇化高速,农民也华丽转身,连普通的小镇居民也会借房地产的恶性膨胀,有了不菲的赌资。这种大变动带给农民的宿命考验着作家的胆识。司汤达将于连写成了英雄,《红与黑》是一首不乏凄婉的赞歌,那么倪志平是否也把吴迪写成了英雄呢?

答案是:《狗眼里的春天》不属于英雄文学,吴迪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他仅仅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少年,倪志平写的是这些“凡人的赞歌”。

他面对着种种社会乱象依然不乏正义感,亲历过道德滑坡的残酷现实却坚定地守住了道德底线。他不会金刚怒目,直斥政府:“你们的新办公楼都是罚款盖起来的”,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而卖身投靠借“社会失控”而暴发之友,他洁身自好,坚持发挥正能量,是社会转型期当之无愧的好人。

这是十分难得的。在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而且绑架了整个社会的背景下,正义感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志平如此特立独行,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令人高兴。

作品的情节不是波澜叠起,但却是悬念丛生,有种“蛇灰布阵”的感觉,线索断断续续,又清晰可寻,读来引人入胜。特别是有的情节极富戏剧性,例如:被耍伴带去嫖娼,卖淫女却是当年的熟人;又如:泼妇施威,将无辜女柳嫂逼到了绝境,吴迪主持公道,却被缠得难以脱身,这时来解围的却是泼妇最怕见的债主。这种情节,极容易渲染,有了可读性同时也陷入“低俗”。作者在低俗成风的文坛上也是卓然特立,点到为止,保持了作品的品味。

说到作品的语言,也令人称道。不乏豁达,说到自己为个子矮而不愉快:“唯纹丝不动的俺怅然而涕下,为何春风不度玉门关呢?”说到周丽批评父亲:“大义凛然说得大义灭亲”,都会令人哑然失笑。

作品用的是湖北方言,不过除了语气词“唦”之类不用方音难现特色之外,还是极具表现力的,兹举几例:

置家似针挑土,败家如浪淘沙。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打蛇顺杆爬。

都非常形象,而且不乏哲理。

   “瓜甜蒂巴苦,让你挑不出她一点毛病来。”把一个很会来事,圆滑而不失刁钻的女人描绘得十分到位。

作品还有第二部,第二部肯定很难写,因为主人翁如果回到长河(他生长的农村),将更窘迫,在城镇化的高速席卷下,不仅乌林镇变得高楼林立,长河也将轿车横行。吴迪不仅在武汉寸步难行,在长河也会举步维艰。他重返武汉?即使误会冰消瓦解,但是文化冲突只会更加尖锐。我们期待着第二部,祝作者能写得更好。

安家正,烟台人,山东知名学者、史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一生沉潜力修,笔耕不辍,在地域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多有建树,先后出书32本,发表10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胶东当代文学史略》、《胶东通史演义》、《老烟台履痕》、《峻青创作论稿》和长篇小说《半岛泪》、《戚继光》、《吴佩孚》等。

书名:

狗眼里的春天

作者:

倪志平

出版日期:

2016-03-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