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镜365】嗨,亲爱的,你累了吗?

 明镜365 2021-07-06

图画:焯焯

案例——

感觉未来没有希望,很疲惫。疲惫到连为什么那么疲惫、没有希望也不想说,不想想,不想探究。就是很累……很累……对现在自己的成就我不满意,但是好累……什么也不想做。心里有种紧迫感想让自己动起来,振作起来,努力起来。但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不到。我真的好累。逃不出这个怪圈……感觉自己越来越累。

解析……

人一旦有了自我层面的缺失,就会出现累的情况,而且,多数累的情况不是身体,而是心理。

案主重复五次“累”,说明心理压力已经接近冰点,如果不停下来,很大可能就会大病一场,用这种方式来过度崩溃。这还是好的,因为身体是智慧的,它会很好的帮助我们去恢复和重启我们的心智系统,最麻烦的就是精神瘫痪,这个情况出现以后就很难说清楚了,毕竟治疗的方法会对神经有影响,不到确诊不去治疗。

心理疏导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只要技术得当,效果一般都会很明显,而且后期都可以自助了,这方面的例子也举不胜举,比如很多特殊行业,艺人,高管等。不是说你出现心理疾病才来“临时抱佛脚”的,因为是非药物治疗,所以,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疏导和调整。而最好是在自我感觉初期,就进行心理辅导或者是心理疏导,这样是为了更好的预防患上精神疾病,但是大部分人都用身体的治病规律来求助心理,以为“药到病除”,其实中西医也很难做到药到病除,何况心理方面的,涉及面也非常广而杂,最难的是心,也就是思想,江山易改本性的本性也是这个部分了,所以,哪有一见面聊几句就没事儿了呢?

这样说来,平时的心理保健就很重要了,其实跟平时强身健体保健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一个是心理,一个是生理而已,但是身体有老化,心理是没有的,这就是心理的神奇而微妙的地方了。人们经常说的心态也是心理的范畴啊,这不过不是刻意为之,一旦刻意就是专业了,也就是钻研了,所以做心理学问的人一般都少病长寿,这是有道理的。还有养生的心法也离不开这个呀。

说千道万,只不过是想引起大家对心理保健的重视,因为心病和身病不同的就是,拿不走,割不掉,只能弱化和转化,但无法让其消失不见,那么,平时学习一些这方面的心理技巧也是必然的。比如案主这种情况,简单的几个技巧就可以转化了,推荐两种方法给大家试用。第一种,跟着感觉走。感觉的信号就是累了,累到不能继续,那么,最直接最简易的方法就是休息,让自己停下来。身体和事业那更重要?智慧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念头梳理。把让自己累的事件、想法全面书写下来,每一条后面问一个“为什么”,并给出至少一个答案,这就是自问自答,很多人都是把自己问明白之后,作出更合适当下的选择。这两个方法是不是很容易呢?信,做;不信,不做;半信,试做。总之,我说完了,做不做在你咯。

总结,每个人在某个时期一定会停下来,不是事业的瓶颈期,就是身体的调整期,那就顺其自然好了,不要背道而驰,否则最后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到那时,不是你想不想的状态了,而是你能不能的情况了。一个人不能给自己做主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儿啊!所以,趁着自己能说了算的时候,多未雨绸缪,当暴风雨来的时候才有可能面对和对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