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案赏析】(47)

 杏坛归客 2021-07-06

中华诗词导刊编辑部成员

总顾问

熊东遨 武立胜

周圣伟 张正清

总  编

夏 皓 (声乐)·主诗评·词

宋晓洁 ( 洁心 ) ·主绝句

康怀军 ( 淮君 ) ·主律诗

副总编

李   红  ( 主绝句 )

董九林 李   进 蒋军燕 (主词)

总策划

夏   皓 (声乐)

常务策划

顾东升 栾心联 王小惠

陈才江 李茂发 郭秀梅

----------------------------

绝句主编

朱秀国 何   文 葛百胜

律诗主编

王霓虹 宋晓洁(兼) 康怀军(兼)

副 主 编

顾东升 郭秀梅 刘俊安

词 主 编

蒋军燕 李  进(兼) 董九林(兼)

副 主 编

饶楚亮 冯春光 郭晓丽

导案诗评主编

夏 皓 (声乐)

副主编 (笔划序)

王小惠 王明云 李茂发

陈才江 何   文 饶楚亮

栾心联 顾东升 黄   峰

编 委 (笔划序) 

庄   娟 刘安国 朱公允 李秀梅

张冬姣 陈素珍 余   琳 郝   敏

茹小平 郭俊生 赵金贵

黄凤岐 秦永华

《中诗导刊》编委成员  向上滑查看


本期作者名单

【导案赏析】

作者: 温济汀 / 赏析:淮   君

作者: 傅翠兰 / 赏析:洁   心

作者: 徐广仁 / 赏析:王小慧

作者: 毛德慧 / 赏析:李   红

作者: 王敦富 / 赏析:李茂发

作者: 庄   娟 / 赏析:翠   梦

【1】

温济汀 四川

人笑贱如草,谁知草有心?
几多凡俗物,转眼贵于金。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3期【绝句选粹】(58)编号 55

【淮君赏析】陕西汉中

       五言绝句因小见大,以少总多,是唐诗中的精华。因其要求简练、概括,创作难度较大,'短而味长,入妙尤难'。
       四川温济汀的这首《草》是我所难能一见的五绝佳作。虽以说理为主,宋诗范儿,但很干练,言简意赅,以小见大,寓意深刻,每句可以成为醒句。
       “人笑贱如草,谁知草有心?” 人笑草贱,用草做对比,试问草知道么?你有没有考虑到草的心情和感受?人类,在漠视自然界的时候,考虑到自然界的感受了么?万物皆有灵,草木有本心,也等同人心。人类作为灵长类的高级动物,却时常被分别心左右。这里明面上是人对草的情商问题,实质上是在说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万物平等,方显大爱。
      当然,这些都是静态的问题。可世界是运动的,变化是本质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都在转换之中。昨天的灰姑娘,今天的白雪公主。今日庙堂之高,明日江湖之远。
      “几多凡俗物,转眼贵于金” 但丁·阿利基耶里 说 “这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时间、空间、思维,每一个变化都会有一个新的结果。一成不变地看问题,显然是错误的。也许此刻,我们刚刚笑过草芥,下一刻,就要被草芥笑话了。
       诗词是用来品读的,是不是耐品,很考验功夫。含蓄的、蕴藉的、意味深长的、直抵人心的就耐读,反之读过一遍不想读第二遍,或者读过就忘了。这首绝句,显然属于前者。而且,由于其暗合了当下人类共同面对新冠时的一些现象,所以更加容易引起共鸣,更加容易形成共情,更加容易被读者认同和认可。

【评者简介】

       康怀军,笔名淮君,网名红米饭,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律诗总编,兼二营主编、高级赏鉴师、评鉴师;《西部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先后在中、省、市政府网站及诸多刊物、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词和理论文章。

【2】

初夏荷塘

傅翠兰 邵阳

浩月清风满地银, 初荷娴静梦怀春。

池边不敢高声语, 恐扰甜甜睡美人。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3期【绝句选粹】(58)编号57

【洁心赏析】山东日照

       一首静美闲淡的小诗,初夏的一角在作者笔下描绘得清新雅致,将荷塘勾勒出一幅梦幻般的幽境,向读者呈现的是别样的田园风。

       “浩月清风满地银” 的“浩” 字或许是 “皓” 的笔误,“皓” 是洁白明亮的意思,而 “浩” 则是盛大巨大的意思。但看后面的 “满地银” 就知道月亮洁白明亮的程度了,所以就姑且当做 “皓月” 吧。

       首句明确了写诗的时间,传达给读者的讯息是,一个清风徐徐的夜晚,明亮的月光在空中把大地照耀得满地如银,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的经典诗句。“满地银” “地上霜” 不同的表达,相同的语境,化之巧妙,形象地表达了今晚的月色之美,让人的心情顿时舒朗起来。

       承句 “初荷娴静梦怀春” 在铺垫了时间和序言后马上进入到主题 “荷” 上:待绽的荷蕾娴静地裹着春天的梦想来到了夏天,她要在炽情的夏天里绽放出绚灿的风采……

       转结二句,将诗意升华至一种空灵的境界中,静美如禅。又让人联想到李白的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看来作者对李白的诗词颇有情感。在这里作者描写荷塘的宁静以及荷蕾的安祥让人不忍大声说话,生怕打破这一池超然世外的空灵,惊扰那孕珠酣睡的“美人”……此意境让人怀着一种不敢喘息的心思而进入了诗里的境界!

       【编者按·声乐】此小绝句转合二句有整体搬来前人意境之嫌。本人在观点之前,先与大家熟悉一下诗词创作中 “化用” 这个修辞手法:

       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故事、前人典故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

       化用包含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化”,一是“用”。简而言之就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它具有语言创新和思想提升的两个特点。

       本诗作者的 “池边不敢高声语,恐扰甜甜睡美人” 句,如果我们把多余的 “池边” “甜甜” 二词去掉,成为  “不敢高声语,恐扰睡美人” 这就与李白的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同出一语,只换了个对象而已。一个是面指天上的仙人,一个是针对池中拟人化的荷花。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改造,也就无所谓语言创新和思想提升了。而从其意境上讲,我们把它称作 “完整意境迁移”。

       然而,这个 “完整意境迁移” 与我们阅读中常见的 “完整句段沿用” 是两回事!如我曾经写的《暮入云山堂》:

晚钟鸣古寺,晖映庙堂新。

山径流云处,泉旁儿女身。

风清喧鸟雀,水澈影禅轮。

且愿人长久,纵辞浮世辛。

       读到这里你自然会想到苏轼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句只更改一字,便成自己的了。尽管文字相同(或者说抄袭了前人的原句),但它们各自的思维走向是不一样的。苏轼是中秋望月怀人,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而《暮入云山堂》则是一种循入禅境的表达。

       南宋词人辛弃疾作词喜好用典,更是化用前人诗句的高手。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云:“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是借用杜甫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境。但辛词表达的是: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综上,傅老师对 “化用” 这一修辞手法还需全面学习研究,希望能摸索出其真谛来哈!

【评者简介】

       宋晓洁,笔名洁心,网名云水之央,山东日照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绝句总编,兼一营律诗主编,高级点评师、赏鉴师。于烟火人间撷取俗情万缕,织一世清花素词,耿耿之心如痴如醉。

【3】

少年游·忆童年

徐广仁 辽宁

      玩沙戏水忘三餐,竹马月眉弯。深林拾柴,池塘牧鸭,攀柳捉鸣蝉。

      连环画里知英烈,巷战凯歌还。纸鸢望断,繁星数尽,幻眇索蓝天。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4期【律诗选粹】(59)编号46

【惠子赏析】湖北

       读徐老师这首《少年游》与之产生了共鸣 ,除了所历童年有太多相似之外,语言风格上,情景设置上,给人带来审美趣味!

        上片写自已的童年生活,痴迷玩沙戏水以至常常忘了吃饭,儿童贪玩的本性刻画得逼真传神;“竹马月眉弯” 不禁让人想起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的诗句,童稚天真无邪、两小无猜的画面即刻浮现在眼前。

       下片继续写有趣的童年生活,与上片略有区别 。随着年龄增长,有了稍高级的精神需求,连环画里知道了英烈的 故事;电影院里学会了玩打仗的游戏……不知不觉中梦想也在与年龄一起生长。纸鸢 “望断”,繁星 “数尽”,两个情韵词的运用, 无形中增添了小令的感染力。试想:在繁星满天的夜晚,一位充满好奇的少年痴迷地望着星空,无数个 “为什么” 在脑海中翻腾,又有谁能给他答案?想要知道,想要探究,于是梦想的种子开始萌芽……

       总之,这首小令真实、生动、有趣,尤其歇拍情景交触的描写,触发人无限的遐想,让人回味无穷!

       小令虽美,但也稍觉有不足的地方,上片有罗列之嫌 ,拾柴、牧鸭、捉蝉等,个人认为可留点余地,加进自己的感受会更好;上下片之间还缺点层次感,若把下片的结尾移到上片,下片重新给个结尾,是否更有条理些呢,也是探讨。看花容易做花难,与作者共勉吧!

【评者简介】

      王小慧,女,网名惠子,系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数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常务策划,兼导案诗评副主编;高级鉴赏师;湖北《知否才女诗词》副社长、副主编;《鼓角之声》诗社编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欢格律诗词。作品散见于部分诗刊杂志及微信平台;2018年冬诗词《卢沟晓月》获中国永定河诗词大赛银奖。

【4】

山村即事

毛德慧 四川

莫道山村僻,田园未搁荒。

芸薹新结籽,瓜果欲分香。

不忘兴农事,当思储稻粮。

民心存远虑,梦与楚天长。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4期【律诗选粹】(59)编号 51

【李红赏析】陕西

       当我读到毛老师这首五律时,很是欣喜。曾经,我在所居住的城市周边见到大片征用土地被搁荒了,内心很是痛惜。而今天作者所看到的乡村则是一派 “芸薹新结籽,瓜果欲分香” 的景象。

       首联直接叙事,“莫道山村僻,田园未搁荒” 中的“僻” 在此当 “偏僻,偏远,僻静,少有人去” 等来解读,作者在前面冠以 “莫道” 一词,就言明:不要以为如今的乡村少有人烟,下句 “未” 这个表否定副词的使用,就肯定地说明那里的田地没有撂荒,依然有人耕作。

       接下来作者实写 “芸薹新结籽,瓜果欲分香” 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个 “新” 字写出了初夏油菜花已谢,茎杆上结满长角形果实,还泛着绿意。而下句的 “欲分香” 向读者展示的是瓜果累累成熟在即。这里作者调动了视觉、嗅觉两个方面的器官来感知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

       面对丰收在即之景象,颈联转入抒发情感,表明心迹 “不忘兴农事,当思储稻粮” 虽然现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在加快,但中国 “农本位” 思想源远流长。  毛老师当怀有同样的思想感情才会发此慨叹,写出这样的诗句。

       尾联顺势而下,结有余味,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民心存远虑,梦与楚天长” 我们都知道,“楚天” 泛指南方,今长江中下游一带。这一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远虑” 乃较长远的考虑,承颈联的 “储稻粮” 而来。“长” 有久、远之意。这就是民心所作的长远打算,丰足之梦象广袤的大地一样远也,久也。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用语质朴,自然流畅,关注民生,有诗人情怀,不失为一首好律。若中二联在音步上再稍作调整,避免节奏同构就更好了。

【评者简介】

       李红,女, 笔名: 安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绝句副总编;高级点评师、赏鉴师。崇尚中国古典文字之儒雅,喜欢自然风貌之恬静,愿撷一缕墨香,以拙笔写我心,安享余生时光。

【5】

武汉解封

王敦富 湖北

夜半钟声破寂寥, 龟蛇唤醒听春潮。

故园花绽千枝俏, 重镇衢通万里遥。

津渡笛欢催旧客, 晴川日暖看新韶。

含欣四月风光美, 更待环球同此娇。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4期【律诗选粹】(59)编号72

【李茂发赏析】湖南城步

       王敦富老师此诗当是本期征稿的众多抗疫诗词中的佳作之一。作者身临新冠疫情的重灾区湖北,对病疫的凶猛和危害,以及封城之痛等都有很深的感触。当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和武汉解封后,作者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有唐代诗人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后的激情,写下了这首佳作。

       首联从今年4月8日零时武汉解封钟声响起入手,为全诗定下一个欢欣鼓舞的基调。“龟蛇唤醒”形象生动,用拟人手法展现了沉寂数月代表武汉的龟山和蛇山的动人场景。

       中间二联写武汉解封后春暖花开、春潮涌动、气象万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抗疫取得初步胜利的赞颂的真情实感。

        尾联承接上文,对武汉解封后看到的 “新韶” 进行归结,并将诗意自然升华,表达对时下国外疫情泛滥的关注,并希望全球的疫情能像中国一样尽快得到控制,最后取得全胜。至此,一个大国国人的担当、博爱,懂感恩,顾大局的精神品质在作者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此诗行文自然流畅,气势磅礴,恰如开闸的水流倾泻而出,一泻千里。这种格调与武汉人民宅家数月后重归自然而喜不自胜的心境非常相符。这样的表达自然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评者简介】

       李茂发,笔(网)名: 子戊,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高级教师。2016年冬退休后开始学写格律诗词。现系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邵阳市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常务策划,兼 '导案' 诗评副主编;高级鉴赏师;《城步雅韵》编委。时有作品发表在纸质诗刊或网络平台。

【6】

南乡子·无题

庄娟 江苏

       一纸书笺,柔肠写满夜阑珊,月影灯花圆与缺,千千结,既扣芳心何忍别?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165期【词选粹】(60)编号68

【翠梦赏析】重庆

       南乡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应该是流行于南乡一带的民谣曲调。据《白香词谱》载:“南乡即南国,唐人称南中。”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此调音节流丽谐婉,声情掩抑,除抒情外,亦有写景、言志之作。

       作者以欧词《路入南中》为体例。开篇破题云“一纸书笺”,接叙 “书笺” 所书之文。

       “柔肠写满夜阑珊” 此一句,柔肠不可触,乃虚物。夜阑珊,呈实景。虚实相衬相映,凸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独立于阑珊夜影之下的多情女子。

       夜阑珊又是如何一番景致呢,且听作者徐徐道来,“月影灯花圆与缺” 应是此夜花好月圆,一派喜庆之景。而于喜庆之中的“ 我” 犹感 “残缺”之憾。喜中悲乃真的悲也。于是 “我” 心中有 “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的我,向夜色苍茫中发出一句无力的质问 “既扣芳心何忍别”?独此一句扣人心扉之痛,你既然扣动了我的芳心,为什么又狠心的离去!

       多少离情不可诉,无题无解万千度。

       综观此南乡子,起笔轻浅,转承无痕,虚实相益得彰,情感流露自然且动人心弦。特别是未了一句诘问,“既扣芳心何忍别?”,缠绵悱恻,余韵袅袅。岂无题也,此心此恨无可题也。

【评者简介】

       李进,女,又名翠梦轩主。重庆奉节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子曰诗社、重庆诗词学会、奉节县夔州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词副总编,兼一营词主编,高级点评师,高级赏鉴师。作品散见于多家网络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