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游记(二) 第二天 河内 河内-顺化

 若水70 2021-07-07

早上起床,休息的不错,天空中依旧飘着小雨,河内陆区统计,全年平均下雨天数在150天以上,果然不是虚言。今天的计划是游览河内,河内陆处越南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是越南的首都,政治中心和第二大城市。

早餐在路边的小吃店,小吃店不少,半成品的米线在有香叶等味料的高汤锅中煮熟,盛到有牛肉或鸡肉的碗里,就是主食,越南盛产大米,水稻是越南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我一直认为南方的大米不如天津或东北的大米的好吃,是不是这个缘故才将大米磨成米面制成米线食用,还有一种油条,很短,15cm左右,是面食,也有面条,看看就是加工后的方便面,面食对我们北方人可口,但并不是越南的重要主食。各个卖家提供的蔬菜不同,主要有生菜,紫苏,薄荷,豆芽等,生吃或者在米线的汤中浸热,这样的吃法保留了蔬菜的营养成分,蔬菜还是不限量的,有的卖家还提供鹌鹑蛋等。米线的调料有鱼露,辣椒,小柠檬,小柠檬汁挤到食物中,代替醋的酸酸的味道,鱼露,又称鱼酱油,是吃越南菜不可少的一种调料,原产祖国的广东福建等地,后华侨传入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和一丝丝甜味。鱼露是越南饮食中必不可少的,初次接触的人,有的会感觉它有腥臭味,习惯了之后,许多人都会喜欢上这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调料。

早饭后,对着地图确定下大致的行程,还剑湖大约在河内市中心,我们住的地方在还剑湖东北方,再北就是被称为36街的老城区,向南大多是过去法国殖民的居住区,西边是巴亭广场,越南的政治中心,西北有一大湖,就是河内的西湖,湖北面的红河自西北至东南绕趟过城市的边缘,流入北部湾。在河内只有一天时间,所以确定了上午游览越南历史博物馆及其附近的街区,下午游览巴亭广场。

依旧来了还剑湖畔,早上有不少晨练的市民,在时断时续的微雨中活动着身体,他们在生活着生活,我们旅人是体验着生活,湖岸和街道盛放着各式鲜花,也是上班早高峰,大街上川流着太多的摩托车,摩托大军强大,小汽车只能淹没其中了,越南妇女有不少戴着口罩,也是怕灰霾影响健康吧。李太祖铜像前是一个小广场,北面有一家政府机构,不知道其职能,看见有类此上访的越南人,守门的官员关闭了大门。绕过铜像,东面是一小花园,聚集着穿着统一的人群,不知道是锻炼后还是有什么诉求的。

栖旭桥

龟塔

管屋

笔山

李太祖铜像

还剑湖春色

再向南去,几乎都是法式建筑的房子,街道和建筑门前悬挂了许多庆祝越南共产党建党85周年(1930年)和越南建国70周年(1945年)的旗帜。感受着风景,不停地问路,找到了歌剧院,这是一座仿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廊柱围绕,很是气派,晚间才有演出,只能看看外观了。她的不远处就是越南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有两处馆址,相距一条街,需购票(40千盾),管内有越南历史介绍以及文物展览,越南语和英语介绍,实物图片加上英语介绍,同时配合手机上强大的翻译软件,大致能了解内容了。从越南的远古,古代史,到近代反抗法国殖民统治,以及其后的越美战争,都有涉及,是不是回避了中越战争,我不知道,至少我没有看见。中国对越南的强大影响一直持续到将近十九世纪末期,到那时越南皇帝的诏书还是汉文字了。馆中有一法国殖民时期的断头台,很是恐怖。两处馆址之一的老建筑是法国人所建,外观显著融合了西方和越南的建筑风格,有廊柱,栏杆,百叶窗等法国元素,八角形宝塔造型的屋顶却是纯纯的东方风,在越南,东西方的文化融合,体现在建筑上的只是一个方面,曾经的碰撞,再到之间的交融,已经深深根植于越南和越南人的方方面面。

河内街景-1

歌剧院

历史博物馆-1

历史博物馆-2

参观了博物馆,继续徘徊于法式风格浓厚的街市,这样的街道,恍惚间穿越到了少年时光,那时我的家和学校就在天津的原法租界地区,感觉太过熟悉,同行的我的儿时伙伴,也是这样的感受,“这里不就是小时的天津赤峰道,青年宫吗”,随着天津的发展,许多建筑已然拆除新建,不想在河内的今天,还能重温儿时的记忆。

河内街景-2

天气不是很热,路两边许多喝咖啡的人,坐在路边的小凳上,懒散的酌饮,这样的咖啡文化,也只有越南才能见到。咖啡也是法国的舶来品,却迅速的植入了越南人的骨髓,越南的许多高原地区出产咖啡,是其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其他两项是茶和橡胶),现在越南也是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越南人与我们对于咖啡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将咖啡作为一种高尚生活元素,去享受和品鉴,越南人更多是将咖啡带入普通的生活,象我们喝茶一样,成为大众饮品,还原着咖啡的本色。无论是咖啡馆抑或路边的咖啡摊,人们都是表情安详的,悠闲的,恬静的,一边享受着搀兑炼乳的甜甜咖啡,一边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腻腻闲暇。

快中午了,在回酒店的路上买了一双拖鞋,准备去海边穿用,越南产橡胶,这里的橡胶拖鞋价格便宜,32千越南盾(不到10人民币),质量很好。回到酒店,洗了澡,收拾停当,退了房间,将行李寄存在酒店前台。吃了午饭,还是米线,还有春卷等,开始下午的游览。

四人乘坐出租就是最经济的,有了第一次打车的经验,现在不用议价,直接打表到了巴亭广场。我曾经来过这个广场,就做了我们四个人的导游。巴亭广场,越南的心脏,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主席在这里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共产党执政的越南建国,从此,她就成为越南的政治中心。广场西北是越南主席府,只能在大门外参观,主席府大楼是法国建筑,曾经是法国总督府,四层,明黄色外墙,红色屋顶,悬挂越南国徽国旗,紧闭着大门,这里是越南国家领导人办公和接见外国首脑人物的地方。可以拍照留念,我们拍照时,两个白人妹妹做着鬼脸,偏要挤进镜头,于是左右各一,合影一张,只是她们不大好看。广场北,东,南环绕着越南共产党党中央办公地,越南人民会堂等重要党政职能部门。西面中央地区是庄严的胡志明墓,这座灰色的大理石建筑中,安息着伟大的胡志明主席,胡志明原名阮必成,1890年出生于金莲村,是越南共产党的缔造者,为了越南的独立和统一同法,美殖民主义进行了终生的斗争,他同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私教甚厚,1969年逝世后越共领导人擅自更改了他要求火化并将骨灰撒在越南大地上的遗嘱,将他的遗体安放于胡志明墓的水晶棺内,供人瞻仰与凭吊。墓外每天清晨有升国旗仪式,上次我参观了仪式并进入墓内瞻仰了胡志明主席的遗容,这次是午后了,并且陵墓没有开门,所以同伴略有遗憾了。主席府和胡志明墓的后面,也就是再西面,有胡志明故居,独柱寺,和胡志明博物馆。故居和博物馆均收费,但越南的门票不贵,都是25千盾,独柱寺同越南几乎所有的寺庙一样是免费的(好象全世界只有大陆的寺庙收费)。故居是1954-1969年胡志明主席生活工作的地方,其中的高脚屋(自1958年始胡志明主席在此居住工作)异常简朴,故居环境优雅,遍植草木,有一种水松树,树根从鱼池岸边的土中钻出,似尊尊佛像矗立,据说别的地方是没有的。胡志明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建筑,里面介绍了胡志明主席,越南共产党和越南的建设成就,是越共的党派博物馆,信息比较翔实。独柱寺很有特色,也是河内的标志性建筑,木质结构的建筑整体坐落在莲花池内一根混凝土的柱子上,小巧玲珑,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据说能给朝拜的人以虔诚的祝福,尤其是送子的恩德。依次参观完,,再打车回酒店,发现河内的出租车也有不同的档次,起步价和公里价不同,回酒店的这台车明显小些,又少花了几千盾(往返一共花了86千盾)。

主席府

胡志明墓

胡志明故居

佛像树(水松树树根)

胡志明博物馆

独柱寺

怕误了时间,晚饭吃的就早,没有再吃米线,找到一家餐馆,有米饭,可以搭配猪肉鸡腿什么的,味道很好,价格也公道,买了几个法式面包(法棍)带着,怕夜里坐车饿了,其实多余,open bus上是不允许吃食物的,上车才知道。回到酒店前台,看见还有等车的旅人,就安心的一起等着了。同伴又拿了1000人民币给酒店老板换越南盾,那个老板收了人民币,就一直和其他工作人员打牌,迟迟不给越南盾,后来不断催促他,他从保险箱中拿出面额500000的钞票,和一些零钱,同伴数了一下,才三百零四万,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昨天说好的1000人民币换三百四十万越南盾(我在友谊关的换钱汇率),也只是给了他三百零四万,我还一直纳闷酒店这里的汇率怎么会和专门换钱的贩子一样呢,这时才知道上当受骗了,我们就告诉酒店老板换的钱不对,大约是惧怕我们四个人吧,他就开始装的不懂语言,我们说不换了,他就将今天换的钱退了回来,昨天损失的36万盾(一百多人民币)我们只有自己承担了,第一次的被骗竟然一天后才发觉,不能说酒店老板骗术高明,只能说我们自己无能吧。总结教训,才两天,就被骗两次,今后的行程要多长些心眼了,越南盾面额很大,并且以千位为基准,牢牢记住,果然,之后的日子,没有再被骗到,但却还有其他意外的发生。

6:30,车准时来了,是小车,接驳的,小车从各个住宿地接到乘客,汇集到大客出发地,再乘坐大客。大巴车挺新,里面是双层卧铺,后部有卫生间,提供饮用水,还有信号不稳定的wi-fi,躺在卧铺上,比预估的舒服。车上多数是欧美游客,两个祖国南方的姑娘,聊了几句。自己想着不知道四年前去过的下龙湾现在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河内的变化仿佛不大,这次最大的遗憾,没有在升龙水上木偶剧院欣赏到越南国粹的水上木偶戏,或许还有机会来河内吧,那时再转转老城,文庙,升龙皇城和圣约瑟夫大教堂等景点。大巴以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在越南的公路上,我也昏昏睡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