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韵荆风味绵长

 老杨头读书馆 2021-07-07

——《中国红》(歌词集)第一辑品读

黄明山的歌词集《中国红》第一辑中,有12首专写潜江的歌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词章让我反复吟咏,爱不释手。我想,首要原因除了我是土生土长的潜江人,对描写家乡、歌颂家乡的作品,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情结外,就应该是作品本身的特色了。我认真思考,梳理出以下的要素: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

潜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古时的云梦泽,如今是闻名遐迩的园林水乡。词人笔下的一马平川河网交织;荷塘鱼塘小桥流水都充分体现出水乡特色。且看:“江汉平原的最中央,一湾碧波汉水长。云梦泽托起绿王国,一年四季花开放。”(《汉水长》)再看:“弯弯的桥儿挑村落,弯弯的船儿荡月亮,弯弯的歌儿湖边走,姑娘最爱穿花衣裳。”(《水乡家乡》)这水,这桥,这湖,这船。好一个特色鲜明的泽国水乡!这泽国水乡最诱人的色彩又是什么呢?且听:“潜江美景多,最美是绿色。绿树绿草绿竹林,绿水环绕绿田野。”(《绿色的潜江》)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潜江大地的满眼绿色,正象征着她的蓬勃兴望!鱼米之乡的潜江,地下还藏着丰厚的石油、天燃气和盐矿,看词人笔下的描写:“望一眼石油架天地宽,撒一把荷花塘处处香。”(《汉水长》)“你的深深油井,你的皑皑盐矿,创造着一个惊人的流程:从昨天的地心,到今天的太阳。”(《潜江,潜流的江》)地上虾稻棉,地下油气盐。词人笔下,潜江这块风水宝地真有无尽的宝藏!

二、鲜活的文化元素

潜江龙湾镇有闻名全国的古章华台遗址,词人曾多次吟唱:“瞧呀瞧,铜门板瓦贝壳路,问呀问,离宫别院何所爱?一笑百愁的章华台,风雨春秋的章华台。”(《天下第一台》)章华台号称天下第一台,这里曾层台累榭、轻歌曼舞、宫女如云,“楚王爱细腰”的传说流传千载。词人那支凝重的笔,不仅陈述了历史的沧桑,更表达出历史遗迹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潜江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里,是文化之乡,戏剧之乡。词人笔下多有反映,且听:“雷雨日出原野阔,见到了曹禺就喊老乡”(《春天的故乡》)“那是园林水乡,出了个曹禺名扬四方。说一句'我是潜江人’,这就感动了世界的目光。”(《我是潜江人》)还有“荷花女”、“笔架山”、“返湾湖”、“红军闸”……这些颇具传奇色彩,饱有文化内涵的事物,在词人笔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三、风趣的方言俚语

在诗词中运用方言俚语,对作家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用得好,会收到生动、活泼、风趣的效果;用得不好,会让人感到生涩而蹩脚。词人在这12首词中几处用到方言俚语。请看:“江汉平原好地方,水乡园林俏模样。田野上响起个哟喂哟,锣鼓铿锵人漂亮。”“哟喂哟”是潜江民歌中常用的一个词汇,它能补足音节,也渲染一种欢乐的情绪。词人在此处的巧妙运用,让读者一下子就联想到在田野上劳动的男女,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当地的民歌,那欢乐的气氛跃然纸上。再看:“若是你到这里来,你就像到了水乡天堂。是的郎嘎……这就是潜江,春天的故乡,这就是潜江,我的家乡。” “是的郎嘎”中的“郎嘎”是一个方言词汇,相当于普通话中表尊称的“您”。“是的郎嘎”这个短语若说成普通话就是“是的呀,您嘞——” 叙述中参进这种风趣的方言词汇,让人读来既亲切又轻松。以上两例,应该是词人的一种尝试或创新。我认为是很成功的。这样用,使词平添一种生机,读来清新活泼,十分有趣。

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千余年来,楚韵荆风在这片土地上传承。“鲜明的地域特色、鲜活的文化元素及善用铺陈,善用排比,善用方言俚语”等,正是这种传承的遗迹。汉水作家群中的大多数作家都表现出这种写作风格,这种风格在黄明山的歌词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楚韵荆风的绵长韵味,将会长久地滋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滋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作家,愿汉水作家群的作家们写出更多特色鲜明、脍炙人口的佳作;愿明山君的创作更上台阶。

2021、7、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