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岁父亲坐30小时大巴看女儿,拿200斤特产,网友:沉甸甸的爱

 菁妈育儿 2021-07-07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
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都是沉默的,不像母亲把爱藏在一声一声地唠叨和叮嘱中,但父亲对孩子的爱却没有少一分。

中国式父爱:瘦弱的身躯扛比自己重一倍特产,坐30小时大巴看望女儿

一个网友发了一个70岁瘦弱的父亲,从四川坐大巴车到厦门看自己的小视频:瞬间火了!
爸爸在看女儿之前准备了很多礼物,这些礼物并不是我们年轻人比较流行的金银这些比较轻巧的东西,而是给女儿准备了当地的特产。
大米90斤,还装了150个鸡蛋,20个鹅蛋,50个鸽子蛋。
这些大米估计也是老父亲自己种的,鸡蛋鹅蛋鸽子蛋要么就是自己家养的,要不就是村里邻居家养的,是真正的土鸡蛋。
带了60斤菜籽油,菜籽油也是四川的特产,这个女儿从小吃家里的菜籽油,长大后离家千里估计也要想家里面的油了,所以老父亲千里迢迢带来了几十斤的菜籽油。
25斤花生米,20斤地瓜粉,还有四只土鸡,这些都是当地的土特产,这些都是我们吃的粮食都很重,所以加起来有200多斤。
父亲用大大小小的塑料大箱子,把这些东西装起来。
瘦弱的父亲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的搬到大巴车的车站之后,再搬大巴车上,到了厦门再把这些土特产一点一点的搬下来。这个父亲比较瘦,估计体重就100斤这样,背着比自己重两倍的土特产看女儿,只为女儿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
当女儿去车站接父亲的时候:爸爸面前堆着各种塑料袋和箱子,大大小小的袋子有七八个,瘦弱的父亲站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女儿,两鬓已经有了花白的头发。
女儿看了泪目:没办法想象这么多东西,他是怎么带来的。
女儿还说父亲有一次带得更多!
网友们也看哭了:父爱如山,沉甸甸的父爱,以后要更加孝敬父亲。
还有网友说以后绝不远嫁,父爱如山,不远嫁是对的。
但是对于父亲来说,希望栽培孩子读书成才,到更大的地方去上学,到更宽广的世界去看。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遗余力,是因为知道在农村孩子很难有更大的出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到大城市里面去工作去生活,所以跟父亲隔得远。
这不仅仅是因为远嫁,更可能是因为孩子有出息了,要在大城市里面扎根,要在大城市里面生活,而父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里面,习惯在农村里面的生活,内心虽然记挂着女儿或者儿子,但依然不想去城市里面跟他们一起住,打扰他们的生活。
至于说孩子嫁得远或者跟父母离得远,就是不孝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

孝敬父母的孩子,皆做到了这五点,看下你做到了吗?

一、努力地成才,经济独立是最大的孝顺
年轻人到大城市里面去工作,才能有更好的前景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经济宽裕才有孝顺的本钱。
在农村经常看到老人家老了之后生病到医院,因为儿子女儿经济很紧张互相推诿,不愿意出钱给老父亲或者老母亲治病,最后只能把老人抬回家里面,等待死亡的到来。
或者总是想着啃老,长大了没有钱给父母,反而想从父母那里啃钱,比如说买房子首付不够了问父母要,房子要装修了没有钱问父母要,生生把父母的养老钱给刨光。
二、回家时多陪陪父母
现在很多空巢老人自己留守在农村或者小城市,孩子大多数在大城市里面工作。好不容易过年过节孩子回来了,但是孩子却只把家当成了旅店:今天这个同学约饭,明天跟同学一起去唱歌,孩子回来饭都很少在家里面吃,更没有时间陪父母说话。
孝顺的孩子应该懂得,回家最主要的任务是陪父母,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小时候的事,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三、跟父母一起去走亲戚
过年过节会有走亲戚的环节,这时候更加需要孩子的支持,比如说父母自己不会开车,孩子可以开着车带父母一起去买些礼物,去看望其他的亲戚,这就会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也希望其他的亲戚朋友看得到。
四、平时没事多打打电话
我们的工作很忙,但是父母在家里面没事干很闲,每天都希望能够了解孩子在干什么,所以有空的时候多给父母打打电话,父母可能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五、给父母准备养老金
有些父母没有退休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钱也很紧张,只能够供孩子上学,所以孝顺的孩子会懂得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笔养老金。
比如说每个月给父母一笔钱,可以让父母生活无忧,手头准备一笔养老金,万一父母生病,或者出现其他问题的时候可以动用的钱。
孟子: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