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赏| 一个“四层”的别墅猜想,欢迎你的参与!

 良有方 2021-07-08

01
楔子

别墅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别墅所能提供的“有天有地”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中国人对“府邸”的渴望。

曾经有调查显示,
在全国家庭的财富中,房产净值的占比竟然高达六成;而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在他们的家产中,别墅等高端物业占据了很大部分比重。

但是,别墅对于土地的利用“相对低效”,所以从1994年开始,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墅令”。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墅类产品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也随之带来了不少违规情况的发生!

前段时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地方梳理2003年以来的别墅项目,并上报违建别墅的清查整治情况。


住建部文:“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立即暂停办理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别墅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同时,对已建、在建、在批、特批的别墅项目进行梳理。”

这次的限墅令,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禁令!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住上“好房子”的权利,但是土地的低效利用和“有天有地生活”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一个“英雄帖”,是由我一个师兄发起的一次头脑风暴!


02
前设条件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的叶师兄一直对于建筑批评情有独钟,还运营着一个叫建坛陈的公众号。在这次的限墅令出来之后,他希望通过建筑师的视角(能力)来化解这一矛盾!

他认为:如果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应该是提高土地的容积率指标,而不是限制建筑类型。

我觉得有道理,形式只是外在表现,而本质是高效利用土地。

如果出让土地的容积率指标很低,限墅的意义何在呢?


别墅作为人们对居所的最高追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筑师们应该有智慧去帮助大家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但前提是在符合政府相关政策的框架下做创新

既然限墅令的规定是不得做低层住宅(三层以下,或12米以下),建筑师应有能力进化升级设计,化解矛盾。

于是,一个猜想就诞生了:能够做一个四层带电梯的独户住宅呢?


我的师兄还对这种创新的别墅做了一些畅想,一共有12个典型的特征。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他还做了一张表,对传统别墅和这种创新产品进行类比(如上图)。


03
邀标令

为了集思广益,他还临时拟定了一个邀标令,大致意思如下:


A. 新型别墅方案竞赛:面积150-180㎡,基本满足“12个特征”,可以有更多的特征。

B. 图纸从简。可以手绘,可以单线,必须黑白,必须标尺寸。(征集周期:本篇文章发布后15天)

C. 由公众号的读者投票选出前三名。(投票周期:发布方案后10天)

D. 有奖!前三名奖金:分别为一千元、九百元、八百元。


为了证明真实有效,我把链接地址也贴出来《新型别墅设计(二)》,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参赛时间我也和他协商过了,从我今天发出这篇文章后的15天。


04
抛砖引玉

虽然我对于这个产品是持保留态度的,但是师兄的大胆猜想,我还是希望尽点绵薄之力。除了在良有方帮他做个宣传之外,我还亲手论证了下这种产品是否有可能性。


我用一块200X150=30000M2的地块做的假想。

得出结论如下:

1.去除退界、道路、楼间距等因素,可以排5排。

2.按造3.6开间,8联排,可以放下6列。

3.总计户数为:8X6X5=240户,户均180M2,总建筑面积为43200M2

4.容积率:1.44,我认为是极限状态。




在场地关系上我也做了如上图的假设:
1. 层高3.0M控制,总高14M。
2. 日照间距,按照1.2倍控制。

其实我还有第三个前设条件,我的户型预设条件是3.6X14M的,但为了不限制大家的发挥,所以就没放出来。

综上所述,1.2容积率的地块,做4层的联排,还是有可能达到容积率的。但是小区的建筑密度是否达标,景观是否让人满意,我持保留态度,这也是我对该产品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所在。


05
结束语

设计行业本就是天马行空的,所以对于这种假想命题,其实有无限的可能。大家不妨脑洞开的大一点,也许出现的产品会让人眼前一亮。

房企总是追求利润的,如果有一个产品既能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又能达到容积率的要求,还符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应用场景是非常广泛的

这既是一次邀请,也是一种挑战。

希望良友方的朋友可以踊跃的参与,当然转发也是一种参与。在良有方的朋友群聊里,大家可以认识到我这位叶师兄,听听他作为一个长者,富有哲理的见解。





注:投稿的朋友可以进良有方的朋友群聊来交流,
也可以发送邮件到38245099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