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高考,你是谁?

 新用户7836avfg 2021-07-08


一晃,参加高考已经是16
年前的事了。关于当年的记忆已然很是模糊,不过高考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着。十几年来,在数不清的深夜里,一次次被高考落榜的噩耗惊醒,吓得直冒冷汗。就算完全醒来,也得使劲掐掐胳膊,告诉自己刚才不过是个梦,方能继续入睡。而在未来的不知道哪天,也不知道何种缘由,近乎同样的情境会再次出现在我的梦里,向来都是名落松山,从来没有金榜题名。

老许奚落,说,你是中国高考制度和传统教育的牺牲品,高考你这么多年还摆脱不了的噩梦。

遥想20年前的高中生涯,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从来不觉得自己多辛苦,多委屈。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寒窗苦读,挑灯夜战,日复一日,不知道什么叫累,也不去想什么是苦。日子也就那么一步步捱过来了。在那个鲜有机会就读于市重点高中的年代,读书是种令旁人艳羡无比的事,而自己也当真乐在其中。

每年的这两天,关于高考的报道都会充斥网络,再次撩拨大众的神经。高压下骇然离世的老师,仪式般将书籍撕成碎末的孩子,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背影,总让人揪心的疼。因为这世间,有一种共鸣,叫做感同身受。没有经历高考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在挣扎中撕裂的痛,和奇痛无比之后涅磐重生的淋漓畅快。


 

和老许聊天,今天的话题是:如果没有高考,我们是谁?住在哪里?在想什么?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聊到这种话题,关于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关于高考,来来回回,不知道聊了多少次了。而,这种带有假设的话题,还是第一次深入的探讨。

 1



还真是个蛮有意思的话题,但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没有高考,现在的我,现在的生活应该是这样两种可能吧:

1. 按照当年的地方习俗,作为家里四个孩子的长女,就算成绩再拔尖,也应该中考完毕进入中专或者师范的。因为,这样可以早点毕业养家糊口。只是,执拗的自己没有听从长辈的安排,一意孤行在中考的时候填报了高中的志愿,然后毫无悬念的被录取了。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在虚岁19那年师范毕业,顺利进入乡办中学教书,至于教哪科就不得而知了。然后,会在22岁左右,被学校同事或者亲戚朋友介绍个各方面旗鼓相当的对象,或许也是老师,或许是医生,当然也有可能是有正式编制的煤矿工人,然后结婚生子。按照这样的节奏,孩子应该15岁左右,更有可能是两个。而此时此刻,我应该在初中的教室里守着一群孩子晚自习,放学回家给住校的娃们打个电话,和老公唠唠学校里的家常里短,洗洗睡了。

2.如果很不幸,当年中考失利。学生生涯会在16岁提前告以段落。然后,会和三五结束义务教育的伙伴们去饭店当服务员,或者找个工厂打零工。更有可能会早恋吧,或许,会在20岁左右,和村里的同龄人一样,要不找个打工认识的外地人,和人家私奔,哪天肚子被搞大了灰溜溜地回家,;要不和少数人一样,跟了哪个打工结识的大老板,从此攀了高枝;最有可能的应该是,在20岁左右,和小学时芳心暗许,在我眼里最帅的男孩结婚生子。而此时此刻,我应该在蹲在地上,边用硬刷子刷洗他下煤矿穿的脏兮兮,黑乎乎的工装,边盯着电视里的肥皂剧傻笑。

如果没有高考,关于自己所有的想象,从来不会离开县城半步。而自己要不是拿着些许收入,整天泡在粉笔沫子里的乡下老师;又或者哪个村舍里身形臃肿不堪,大声操着满嘴方言的当家女人;一种低概率的可能就是,带着拇指粗金链子,坐在悍马里,咒骂煤矿主老公朝三暮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老板娘。

无论如何,那样的日子,无论多稳定,多清闲,多富有,都不是现在的我想要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高考制度的受害者,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既得利益者。只因读书,自己一步步从穷乡僻壤到镇上,从镇上到县城;也只因高考,才得以从县城到省城,从省城到京城;而今,才有机会和资格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很喜欢一篇文章, 题目叫“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超级认同作者的观点:我们让孩子上大学,不是寄希望他从此锦衣玉食。只是,希望他学会思考,并拥有更多选择生活的权利。

 2


老许追问:如果你初中毕业,独身闯天涯,去北京打工,你觉得进入外企的几率多大?

我:应该也不小。

老许:那你做啥?

我:保洁阿姨啊,干了几年或许可能升职为前台接待。

老许:然后呢?现在做啥?

我:然后,回老家买房子,结婚生子。现在蒸两锅馒头,熬一锅小米粥,站在大门口和邻居的娘们闲唠,等自家男人回来吃饭。

总之,没有高考,我不是许之妈妈,此刻不在苏州,也不在码字,你呢?

 

聆书轩之生而有道,欢迎您的关注和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