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眼看图】影像的印度 她拍出陌生的熟悉

 另眼策划g2d8yx 2021-07-08

影像的印度

【摄影/撰文刘斌】我给我的印度照片集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无论怎样地努力和认真,我都无法在短短的旅行中,用影像来诠释印度,哪怕只是一部分。

眼镜蛇、神牛、恒河祭祀……宗教和文化如此神秘莫测, 而世俗层面的脏乱差、种姓制度、印度女性恶劣的生存环境又如此令人不堪,这些是影像能够展示和承载的吗?影像又是否有必要去进行这样的承载? 我的行摄之旅要带上我的心灵吗? 如果带上,我将它安放在哪里?

所有的疑惑无从解答,我只有竭尽全力在三维空间中探索所有的线索,甚至不放过飘忽的空气,然后框取一些瞬间,藉由二维的画面来回顾、来思考、来表达。可是我的能力远远做不到心想事成,因此,你们只能看到这样一些影像的印度。                                   

恒河 圣浴

德里之夜

瓦拉纳西:小巷之中

圣河的日常

恒河祭祀 · 神圣与平凡

泰姬陵的梦幻

红庙的游客

火车站的候车人

西部性庙 · 阴影里的女孩

路过的农村

小镇的早晨


                                          穿越田野的妇人们  

【另眼评图】 好的旅拍作品是拍出陌生的熟悉

【摄影刘斌 评图杨徽】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最好法子莫过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对于旅拍摄影家来说,行程和时间的局限,如同两把无情的剪刀,会剪掉不少美景和细节。但旅行中,一个人的感官会比司空见惯的熟悉更加敏锐活跃,有的人不免像机关枪一样的扫射,可作品命中率却寥寥无几。

观摄影家刘斌女士的这一组旅拍作品,你会发现很印度,有视觉的冲击、耐看的意蕴、异域的风味。印度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多元文化与现代文明交错,宗教神性与欲望人性纠结,种姓制度与男女地位反差、东方哲思与西方科学缠绵,她的视觉文本能够像一颗小小的时空胶囊,展现出具有印度形象的肖像,民族特质的人物代言;带来印度的现场气息和情绪的大色块、小物件、象征物以及能讲出故事的细节,看得出旅拍的用心与精彩,拍出了陌生的熟悉。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陌生的景致,也最触动摄影人的本心与真性情,激活她之所以成为她最本真的一面,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日常涵养的修炼,女性细腻的观察,知微见著的捕捉、拍摄处理的严谨,影像表达的真诚,连通心灵的体验,无不在作品中打下个人风格的烙印。

摄影的核心是选择,是取舍,是放下,找到能打动你的题材。特别场景与人的选择、形象视觉与意义元素的组合不同,会有不同的诠释,再牛的摄影师也拍不了整个世界,看得出按下快门的永远是她内心最在意和欣赏的画面,譬如对神性与人性的关注,对女性和儿童的刻画、对生命和自然的敬意,对世界与心灵的思考。

也许旅拍没有那么复杂,邂逅+感动就已足够,好照片,其实很简单,只有不断导找那些令你激动、欣喜、为之神往的东西,一定要找到景中的故事,在她所见的场景、细节之中,能找到并拍下因爱恨欲念产生的失衡、冲突、悬疑的情节,关联着有趣、有意、有味的神情、行为、事件等,这样的影像自然会感动人、吸引人。

对旅行摄影师来说,每个国度都有自己的“镜头重心。在日本,也许是穿着制服的女学生,或者是和服的艺伎;在法国,也许是香树丽舍大道上亲热的情侣,或者是戴着高帽的大厨;在德国,也许是高速上飞驰的汽车,或者啤酒观悠然的大叔,在这些影像里我们可以看到充满宗教仪式感祭和虔诚朝拜的人们,会让我们的心也变得宁静、释然。

对于旅拍,最绕不开的是文化和底蕴,书房,应该旅行开始的地方,旅行摄影师应该不断磨炼自己的“心灵之眼”,直到他们能够在书房里“预见”美景出现的那一瞬间。我们不是在捕捉那最美的瞬间,而是在邀约那些決定性的瞬间,与之共舞。功夫在诗外,这一切潜移默化贯穿于她摄影的每一步,让她不只是拍下,更多的是拍到,并感应到了作品的末梢神经。当然,如果有长期关注的选题的指向性引导,旅拍影像的主题感和系统性会更好。

                   蓝城:行走的女人

                             守望圣河

                        蓝城:小店门口

                    蓝城:女孩的背影

                         德里之夜

恒河圣浴

                     蓝城:夜色中的女人

瓦拉纳西:街边儿童 · 

                       女神和女人

                      街头:简陋和温馨

                       蓝城:取水人

                    古堡的当下

                      恒河祭祀 · 火焰与力量


                          恒河祭祀 · 曙光

                     圣河的日常

                           小镇的儿童

恒河圣浴

                   恒河祭祀 · 光明与黑暗之间

洒红节:为亲人点彩

                   家门口玩耍的儿童

【微访谈】杨 徽 @ 刘 斌

    01、你觉得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站位的角度不同,会对这个选题有不同的回答。笼统而言,我觉得摄影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记录还是表达,影像一定要有对自然的理解和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动,对内心的审视和思考。要能做到这些,除了掌握艺术的手段,还要重视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02、旅拍最让你动心的是什么;

旅行是一场时空大巡游,你可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突然发现记忆中的熟悉场景,仿佛回到过去,也可能在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感受到人类的共同情感和共同特性。旅拍是对这场巡游的发现和总结。发现有惊喜和感动、总结有释然和豁然。我无法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待我,但我每次旅拍回来,都会增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我与世界的关系多些认识,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收获更让人心动了。

  03、拍下与拍到你会怎样选择;

常规意义下,拍下与拍到是一个行为的两个阶段。没有拍下,怎么拍到?没有反复地拍下,怎会有精彩的拍到? 不过,拍下无数废片之后,我们都应该学习为拍到而拍下。

 04.下一步最想拍的是什么?

这几年旅拍我看到了家园的过去,下一步想去发达国家窥视一下家园的未来。

作者简介:刘斌,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2010中国·橘子洲国际摄影文化节等展出,多次参加长沙市摄协及地市级各类摄影比赛并多次获奖,2016年,由张黎明老师策展《你见过他们的脸》(双人展)在长沙展出。2017年在长沙参加《重走大师之路》旅游摄影八人联展。曾任湖南摄协主办的HPA摄影网论坛总版主。现为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青苗计划负责人。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