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新思考

 新用户32637V7d 2021-07-09
韩寒说:“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知道了那么多育儿方法,却可能依旧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我曾经认为家庭教育包罗万象,甚至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如履薄冰之感,实际上,在眼观了很多的家庭,以及这些家庭里的很多孩子以后,总结了一句话:

家庭教育归根到底在于家庭关系与结构。

为什么这么说?

余秋雨老师曾经给文化下过一个定义: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结果是集体人格。”

我把这个定义套用一下:
家庭教育的结果,就是当你的孩子长大了,终于从物理距离上、心理距离上,都需要离开你,开始自己的独立人生,此时在他身上所呈现的一系列品质和精神面貌,以及那些无法言说但是又十分固执的内容。

家庭教育是借由家庭环境的熏陶,完成一系列个人习惯的养成,以及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终成果是独立人格的养成。

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

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起居,健康养生,金钱观念,在此基础上,处理人与天地、自然、亲属的关系,也就是三观,文学修养,待人接物等精神价值。

人格指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



在一个家庭中,包含了几乎一切的社会关系,婚姻中的男女关系,对待老人,对待亲情,朋友的相处,幸福与否的直观感受,解决问题与冲突的方式方法,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是在这种无言的教育中,学做丈夫、妻子、儿女,以及其他任何一种角色。

这些东西,就好像是一层抹不掉的底色。

当有一天,你举起了小时候曾经害怕的那只落在脑袋上的手时,你看见的其实是你的父亲母亲挥向你的手,有一天你听着自己连珠炮式的对孩子的责难话语,会突然有一种历史再现的震撼,你终于知道,曾经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重复,你变成了你批判的那种教育方式的接棒人,你的手和声音伴随着这场发现一起颤抖不已。

我们一生都走不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家庭精神遗产的继承,无论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接受。

每个家庭都有遗产,那些看不见的,才真正左右你的人生命运。

当然,我们会反思,但是这条反思之路何其漫长,更何况,有很多人并不具备回头望的觉悟之心,那么,现在你所给予孩子的一切,将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

所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我们。

如果我们的每一代亲子教育,背后都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小家庭作为基础,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很好。

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好,而是她能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

所以,教育真正要下功夫的,恰恰在我们父母自己身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