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准:最重要的还是对抗美帝!

 胜研集 2021-07-10
在国常会提出运用降准等工具应对大宗涨价对企业的影响、加强金融对实体特别是中小微的支持的两日后,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约1万亿,部分用于置换MLF和弥补税期流动性缺口。

这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助力金融支持实体,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按照中金的观点,这体现的是中国最佳策略:“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降准前提条件

有些人说,中国用放水来抗通胀,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降准的前提是PPI增速下降,CPI持续低位,让中国央行有了操作空间!

6月CPI同比从1.3%回落至1.1%,月PPI环比涨幅从1.6%回落至0.3%,同比从上月的9.0%小幅回落至8.8%。

现在通胀是欧美的通胀,特别是巨量放水的美国通胀严重,而中国这里没有通胀。
而且,大宗商品下滑明显,PPI增速下滑可以预期,CPI高涨的可能性极小!

再说了,中国放水,降低人民币汇率,也有利于美国通胀压力的减轻,大家可以体会下这个观点。

降准的目的

银行降准, 总体来说是好消息, 从微观上有三个好处: 

1, 存贷比下降

主要商业银行已经无法发放贷款了, 存贷比太高。
新闻里的体现就是房贷没了。 

2, 对冲
下半年有4.15万亿元MLF到期,为历史高峰,其中7月15日将到期4000亿元,降准可能部分用于置换到期的MLF。

3,储备
接下来才是小微企业, 绿色债券, 地方债发行等等, 刺激作用。

总体来说, 长期释放1万亿,下半年资金面紧张局面一下子缓解,并且转为稍许宽松。

敌退我进

中国金融最重要的目的是防风险!

而当下世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美联储的割韭菜!

所谓,美国的美元,世界的负担!

美国通过放水+收水的过程收割全球主权国家的金融,是历史的常识。

因此,如何才能不被收割?

只有提前对冲!

去年疫情,中国也释放大量流动性,而在今年春节期间没有额外释放,相当于回收1.5万亿左右的流动性,提前收缩。

这是对冲海外疫情拜登的1.9万亿美元直升机撒钱。

美国大放水,必然导致部分流动性溢出到中国,因此,中国提前收缩,吸收部分美元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事实也证明,今年上半年经济短期过热,美国大量进口,中国大量出口,中国到美国一个集装箱运价冲击1万美金。

而中国提前回收流动性,可以被认为抑制经济过热的提前预判,非常准确。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中国CPI稳定,美国CPI飙涨!

敌退我进

到了下半年,美国疫情在疫苗的助力下有所缓解,叠加CPI高涨,复工良好,逐步退出宽松的预期越来越强烈。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隔夜逆回购持续飙涨,事实上已经回收部分流动性。
美联储必须继续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同时又要控制大量资金泛滥引发的潜在危机,导致了这种扭曲的货币政策。

当逆回购累计到一定程度,美联储必然采用缩表来对冲逆回购放缓!

因此,为了对抗美元热钱的突然回流,中国有必要储备相当的流动性来对冲,来维持市场的平衡!

对股市的影响!

这就要从春节后国内持续收缩流动性开始。

从股市上也可以看出,流动性收紧的原因,大白马持续回调。

特别是二季度,外资火热,而内资持续撤退,这点笔者已经写过相关文章在公众号。
北水一周468亿,牛市来了? 还是预期管理?

而外资,基本都是短期热钱,所以集中干热点!

特别到了6月份,因为5月社融暴跌,导致公募机构分析师大多悲观预测下半年经济预期。

同时7月15日的MLF4000亿到期,叠加美国收缩预期,因此6月份开始,国内机构大多数是看空的节奏。

预期反转

现在这1万亿降准释放的资金不仅对冲了4000亿到期,而且还长期释放一部分流动性。

1,让下游企业有钱买得起上游的原材料,让价格传到有资金支持。
2,即使下半年美国收缩,中国也已经提前准备了1万亿对冲流动性,保证市场稳定。

也就是说,下半年基建项目可以提价,对新能源,新基建特别有利。

另一方面,主力机构看空预期反转,有利于300指数内的企业得到支持,相对于500,1000,不再那么弱了。

当然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局面,可能有所缓解。
苏宁易购,华夏幸福等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企业,或得以重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