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知且自负

 邦尼的读书时间 2021-07-11

2018.3.25

其实昨天就算没有超时可能也没有推送,因为我加班到十点才回家。

今天读茨威格变形的陶醉,然后在淮海中路逛荡了一整个下午,和好朋友逛的脚都酸了却很开心,还说起呢,只要是太熟悉的人,哪里都像家。

今天跟大家分享《变形的陶醉》中我很喜欢的一段儿,是描写公务员:

 然而无论如何,同窗台上的锦葵和她今天放在铁皮洗手池里的一大把杜松枝比较起来,她终究是克莱因赖芙林邮务所诸多物品中最富生机的一件,看来至少还可以让公家使用二十五年。

那只手指苍白的娇小的手,还要成千上万次地将那格格作响的玻璃板推起、放下。它还能以同样机械的动作,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封信扔到邮戳台上,几十万、几百万次地将蘸了黑色印油的黄铜邮戳砰砰盖在邮票上。

也许那熟练的腕子会越来越灵巧、越来越机械化,动作会越来越变成下意识的、越来越不受中枢神经支配。

几十万封都是不同的信,然而终究是信;邮票也不是同一张,但都是邮票。日子不断过去,今天不是昨天,明天不是今天,可都是同样的一天:从八点到十二点,从两点到六点。

在这宇宙万物不断新陈代谢、新旧更迭的年月里,公务却始终不变,永远是老样子。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喜欢茨威格哪里,但就是喜欢到不行,所有他笔下的故事,都让我看到人性最细腻,最细微的部分。

好像是拿着放大镜,挑出亿万人中的一个,然后缓慢的聚焦,对准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随着他的呼吸而起伏,缓慢的贴近,放大,再放大。

我每次读都觉得,是鲜活的人啊。就是这样。

感觉最近一下进入了生活的备战状态,不是为买不起一件衣服和一根口红而感到焦灼,而是为吃饭和房租,以前看过再多的故事,读过再多穷苦的生活,都是别人,原来真的没办法体会到啊 ,这种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感觉。

纸上得来终觉浅。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些我嗤之以鼻文章阅读量十万+的原因,也明白了那些大V粗俗理论得以流传甚广的原因。

因为生活往往粗暴的对待你啊,突然,且残酷。

那些理论可能并不高级,甚至低俗,但事实是,太多人没办法从生活的泥沼中爬出。我虽仍不认同,却承认它红火的缘由。

以前我只说艺术与文学是能让人从平淡生活中暂时跳出的一方净土,现在发觉,这其实是太过昂贵的东西。

我突然,不再以凌驾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上的生灵,我突然,对生活二字有了更为真实的理解。

原来,我还是一直站在高处,对着别人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来。

这对我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要看到更多的真实。

以后不会再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了。存有余力地,各有各的选择,没有余力的,连生存都是困难的时候,生活已足够残酷,我不会再刻薄如常。

真是抱歉了啊,以前那样的无知且自负过,这个描述跟了我好久,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理解的如此深刻过。

无知且自负。真是再适合不过的描述了。

晚安,希望大家今天也度过愉快的一天。

ID: Bunny的读书时间

一个专注怂恿人类读书的girl

 

爱上读书

  从关注我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