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以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

 东篱煮茶图书馆 2021-07-11

历史积淀魅力无限

遵义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杨雄著《方言》载:“蜀西南人,谓茶为蔎”,汉代的蜀地包括今云、贵及川部分地区,遵义就在其中。遵义历史上隶属四川,清雍正五年划归贵州,至今仍传承着巴蜀文化,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巴志》载:“涪陵郡(辖今重庆之彭水……和贵州遵义的道真、正安、务川等县)……惟出茶、丹、漆、蜜、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今遵义大部茶区均属古思州、播州、夷州范围。宋代大文豪黄庭坚在摘贬思州时曾作《阮郞归》,赞“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都儒春味长”。都儒即今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据清《贵州通志》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为贡品”。在清代46个名茶录中,有湄潭眉尖茶和务川高树茶的记载。

1939年,为发展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委派张天福等人到西南诸省考察选址,最终在湄潭县设立中央实验茶场,从事茶叶科研与生产。1940年初,国立浙江大学数次迁徙,最终落脚到遵义市湄潭县,其中农学院、理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设立于湄潭,新生一年级安置在湄潭最大的商业古镇——永兴镇。中央实验茶场首位场长、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昆虫学博士刘淦芝先生兼任浙大农学院教授。中央茶场、浙江大学前后落户遵义山区县城,推动了当地茶产业、茶文化的大发展。如苏步青、刘淦芝等九君子发起成立的湄江呤社共聚会八次。创作了200余首具有特殊时代情怀的诗词佳构,其中以茶为主题的诗词60余首,在贵州茶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产业发展前途似锦

遵义是贵州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叶产区。茶产业在遵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位居遵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首。2006年,遵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百万亩茶业工程的决策部署,为贵州加快茶产业发展、建设茶叶大省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湄潭县召开了第一、二次茶产业发展大会。2009年、2010年,贵州省第一、二届茶博会在遵义举行,并开展了贵州十大名茶、五大名茶、三大名茶的评选活动。2010年,第六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在遵义召开。2014年,第十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遵义市湄潭县召开。同时,根据时任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同志的意见,自2015年起,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定点在遵义市湄潭县召开,迄今为止已举办三届。在举办“2016年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时,根据省政府意见,遵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亲赴北京、上海、杭州、福州、长沙等地,聘请了张天福、陈宗懋、王旭锋、刘仲华、廖子芳等10位茶届、文体届知名人士担任“贵州茶文化大使”。

遵义因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和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先后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和“圣地茶都”的称号,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茶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被中国品牌网评为“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品牌”。

遵义主要有湄潭翠芽、遵义红等贵州“三绿一红”品牌及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道真硒锶茶、余庆苦丁茶等公用品牌。2016年10月,贵州大学茶学院在湄潭挂牌成立,使遵义在茶叶教学上拥有了本科、专科、中专的梯次人才培养平台。

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遵义在狠抓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茶旅游协调融合发展,打造出了一幅茶区美、农民富的和谐画卷。早在1999年,湄潭县就召开了遵义市首届名优茶品评会暨黔北茶文化研讨会。2001年,湄潭又举办了规模更大的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艺术节。

随着湄潭县的带动,同处遵义东部的凤冈县、余庆县也分别举办茶文化艺术节,在各种节庆活动及茶文化研讨的带动下,遵义茶文化结下了一批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一批热爱茶文化、钻研茶文化、发展茶文化的乡土作家。如湄潭县政协原副主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开迅,先后主编了《茶的途程》《20世纪中国茶工业的背影——贵州湄潭茶文化遗产价值追寻》《画境诗心——浙江大学湄江吟社诗词解析》《贵州茶何以贵》。凤冈县茶业协会会长谢晓东的《凤茶掠影》以及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天俊主编的《茶国行吟》,遵义市文联原主席赵剑平主编的《茶说遵义》,遵义师范学院教授幸克坚撰稿的《遵义市茶文化志》,市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市茶办主任田维祥主编的《湄潭县茶叶志》等一大批茶文化丛书。

由于湄潭县在贵州茶产业和茶文化的重要地位,贵州省文化厅决定将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和茶文化研究院建在湄潭。目前,已在湄潭中国茶城建成中心陈列馆、在原湄潭茶场加工厂基础上建成的贵州茶工业陈列馆及为省国营湄潭茶场、省茶科所提供动力的东方红电站陈列馆。在翠芽27°景区建成了占地22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贵州省茶文化研究院。2014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批准贵州天下第一壶旅游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打造“中华茶文化研究基地”,历经两年多的努力,天下第一壶公司围绕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壶,精心策划,全力打造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茶道馆”。

目前,在高73.8米,共十层的大茶壶内布局了唐、宋、明、清及各少数民族茶艺茶知识馆,是贵州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凤冈县在田坝茶区建起了陆羽广场,每年举办采茶节祭茶祖。余庆县在二龙茶区打造骑游小镇,道真自治县在关子山打造茶旅一体化。而非主产茶县的桐梓县由民营企业家在马鬃苗族乡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茶圣广场。遵义还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茶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实施“六茶共舞”,为建设茶叶强市做出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