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棚养殖面积持续扩张,面对低价格,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水产前沿 2021-07-11

江苏小棚白虾热点与难点问题解析(上篇)
  • 文/ 海大集团华东三区虾蟹技术服务部  林绍杰

1、江苏小棚如何做好养殖规划?

小棚的养殖面积在持续增加,虾价在持续走低,未来要追求盈利,养殖规划该怎么设计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定是在大范围集中养殖重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

怎么讲人无我有?(1)12月份放苗,双层棚全程加温,3月份卖虾,这个价格是最高的;(2)锅炉虾,早放苗,早上市,用些好品质的饲料,如海大公司针对小棚研发设计的快大催肥料,强诱食,促生长,提前一周上市,抢高价;(3)直放苗,可以考虑分批卖,避免卖虾集中期低价;(4)秋虾如果春季虾结束的早,就7月份放苗,9月份出一部分,11月初干塘;或者晚放苗,双层棚,到12月份再卖,有条件加温到再拖到1月份卖,价格也好的。

怎么讲人有我优?就是在产量上取得优势,这点上除了增加密度以外,上面提到的这些点都是关键的支撑。关于密度问题,不同的养殖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养殖场并不太适合高密度养殖,主要是养殖管理跟不上,工人操作变形,很多规模场尝试高密度,但失败的居多,本质上是管理问题;小散户由于管理精细,可以考虑提高密度,追求高产,今年很多高产客户,突破3000斤的,都是以小户居多,因为管理细致到位。

2、肝肠孢虫问题如何处理才有效?

肝肠孢虫目前的检测途径在江苏小棚市场是非常普遍的,养殖户的检测意识也比较好,这边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出现了肝孢虫的池,下一季养殖怎么处理?针对土壤中的肝孢虫,目前用的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生石灰300斤+烧碱30-45斤,每个棚,PH达成11,泡池7-10天以上,通过强碱来处理,从目前前后使用对比检测土壤中肝孢虫,有效率比较高。同时注意管道、楼板、蓄水池、排水沟等无死角彻底处理,边膜要掀开暴晒,这些细节很重要,往往是在这些地方没有处理好,肝包虫反复出现。

另外过程中感染肝孢虫的处理分情况,100条前,EHP超过1000,不建议养;100条后,EHP不超过1000,可以继续养,但要注意保肝、消毒、防控体内弧菌;100条后,EHP超过10000,万尾虾餐投喂量长期低于1斤,养殖一周虾没有明显长大,参差严重,虾体瘦弱,扒虾易肌肉白灼,料台虾少或者虾多就是不吃料的,若出现以上现象的,不建议继续养。感染过的池塘第二年建议降低密度,恢复一季后在投放高密度。

3、突然爆棚是什么原因?

通过观察,突然爆棚的塘口有几个普遍规律

(1)时间大部分是在40-50天开始真正扫混的阶段;

(2)爆棚前没有特别的征兆,当发现有死虾的时候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死亡;

(2)检测水体弧菌普遍绿弧菌超标,观察底质情况普遍黑化比较严重。

这个问题其实与塘底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连续养殖多季,塘口没有清塘翻耕生石灰处理的塘口。这种塘口普遍老化恶化,当养到40天左右虾开始爬底,打破了这个泥水界面,底下的有害物质弧菌、硫化氢等会被瞬间释放,引起急性的感染和中毒。因此建议客户每养完一季都需要做好塘底处理,即使是养的好的塘口,时间长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这个不是简单的用改底能处理好的。因此也有很多客户觉得自己的底不会差,我经常用改底的,针对这种塘口改底起到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和投喂有关,料浪费了不知道,料台是吃完了,其他地方有剩料,时间长了也是导致底质恶化。

4、关于小棚增氧的问题?

小棚的产量要持续提升,硬件配置的提升也是关键,特别是增氧,这里面1、是功率,每亩要超过1KW,2、纳米盘的数量要增加,正常46米棚,要有32个以上3、后期特别是卖虾前半个月可以考虑用纯氧灌接气到管道里,增加有效氧4、纳米盘支架要稍高些,不会容易堵。

预告:中篇分享

1、肠炎慢料如何预防?

2、小棚后期肥水困难怎么办?

3、小棚亚盐如何防控才有效?

4、小棚弧菌防控的注意点?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