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胰腺手术解剖难度大,切除器官多,消化道重建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手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手术器械的完善,其微创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一些关键技术如钩突的切除、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中,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王小明教授将和各位同道分享这些关键技术的改进心得。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术中根据手术进程可变化体位,如头高足低、左或右侧抬高等。取脐下3~5cm处小切口建立气腹并置入10mm Trocar为观察孔,右锁骨中线平脐处置入12mm Trocar为主操作孔,右侧腋前线肋缘下置入5mm Trocar为第一辅助孔,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及平脐部各置入5mm Trocar一枚,作为第二、三辅助孔。术者站于患者右侧,助手站于患者左侧。 关于术者的站位,文献报道也不尽相同。我们的体会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双主刀特点,即术者和第一助手应没有明显的区分,第一助手也必须具备主刀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腹腔镜下的各种操作技能,这一特点在LPD等复杂的腹腔镜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手术进程的改变,两名术者之间应自动转换角色,而不应为了操作方便频繁地更换位置。 探查腹腔内有无腹水、肝脏及腹膜有无转移病灶。标本的切除方式和顺序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 图1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悬吊法“钩突切除图像,离断胰颈后,自胰头及钩突后方引一根“吊带”将其悬吊并牵向右侧,将肠系膜上静脉推向左侧,自下而上逐一离断肠系膜上静脉与胰头之间的血管分支 图2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钩突先行法“切除钩突 2A:在优先探查SMA时,离断钩突的背侧系膜;2B:离断空肠后将其从小肠系膜后方送至右上腹,将钩突向右侧牵拉,离断钩突系膜的腹侧部分,此时,钩突和SMA已部分分开,剩下的腹侧系膜较薄,很容易离断;2C:离断钩突后,抬起胰头,游离胰颈和后方的门静脉;2D:钩突完全离断及胰颈游离后的整体观 钩突在解剖上位置深,暴露困难,切除时容易出血,处理不好常导致中转开腹。我们利用腹腔镜独特的视角和优势对手术入路进行了改良,采用了动脉优先、钩突先行的方法来离断钩突。 我们将其分为两个步骤:(1)在优先探查SMA时,将钩突的背侧系膜从SMA右侧壁游离,此步骤既探查了SMA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又对钩突进行了初步离断,同时还可将系膜中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离断,从而减少了钩突后续切除过程中的出血。(2)离断钩突的腹侧系膜,这一步骤是在空肠离断后完成,此时钩突和SMA已部分分开,剩下的腹侧系膜较薄,很容易离断。完成离断后,整个钩突便完全从SMA侧壁上游离下来,从而松解了胰头及钩突对SMV的“C”形包绕。此时,翻转钩突可增加胰头与SMV之间的空间,使SMV至胰头的血管分支清晰可见,用超声刀便可以直接离断,从而使钩突切除过程中最困难、最容易出血的操作变得简单安全。此外,采用钩突先行的方法切除钩突,无需像传统手术那样先在胰颈的后方进行隧道式分离,减少了腹腔镜下操作的难度和风险,这种优势在胰颈和后方的门静脉有粘连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 ➤ 小切口辅助重建:于上腹部正中、胰腺断端正前方做切口,长5~7cm,从此处取出标本。利用此切口完成胰肠吻合及胃肠吻合,胰肠吻合采用传统的胰管对黏膜吻合或贯穿式间断或连续吻合。贯穿连续吻合方法如下【图3】:①游离胰腺残端约1cm,并找到胰管;在空肠对系膜缘处戳孔,口径与胰管相当。②用4.0的倒刺线将缝针制成雪橇状;缝合从胰腺上缘靠近胰管开始,从胰腺断端前壁进针、后壁出针,再由后向前穿过空肠的浆肌层,暂不收紧。③另用4.0可吸收线将胰管后壁与空肠戳孔的后壁缝合一针打结;胰管内置入相应口径的引流管,另一端送入空肠,打结线固定。④收紧倒刺线,将胰腺断端和肠壁靠紧,继续用此针缝合胰管前壁及空肠戳孔的前壁跨过胰管,然后作连续贯穿缝合,直至胰腺下缘,最后用锁扣夹固定。吻合完成后,关闭切口重建气腹,腔镜下完成胆肠连续吻合。 图3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 3A:用4.0倒刺线缝针制成雪橇状,从胰腺断端前壁进针、后壁出针;3B:再由后向前,穿过空肠对系膜缘的浆肌层 ➤ 全腔镜下重建:于上腹部正中作小切口,长3~5cm,取出标本后缝合切口,重建气腹。胰肠吻合采用传统的胰管对黏膜吻合,或贯穿式间断或连续吻合,胆肠吻合采用连续吻合,胃肠吻合采用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行侧侧吻合。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手术经验的积累,LPD成功的关键不再是标本的切除,而是切除以后的消化道重建。根据重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小切口辅助和全腔镜下重建。全腔镜下LPD难度大,对术者的要求高,术者必须具备娴熟的腹腔镜下缝合技术;而小切口辅助LPD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我们的体会是,在LPD开展的初期,在腹腔镜下完成标本的切除后,可采用小切口辅助来完成胰肠吻合和胃肠吻合,在腹腔镜下完成胆肠吻合;当缝合技术熟练、对腹腔镜下胰肠吻合建立信心后可采用全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但不管采用何种重建方式,最具挑战性、最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依然是胰肠吻合。目前,胰肠吻合方式数十种,但能实用于腹腔镜下操作的不多。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传统的胰管对空肠黏膜的胰肠吻合方式进行了改进,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采用kissing法进行胰管和空肠黏膜的吻合,即由过去的一圈缝合变成只缝合后壁一针,使胰管和空肠黏膜靠在一起,同时置入口径相当的胰管引流管,引导愈合;(2)浆肌层的缝合从传统的前、后壁的双层缝合到贯穿式的单层缝合,再由间断缝合变为连续缝合,使用一根倒刺线便可完成;这些改进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不增加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特别适合腹腔镜下完成。我们体会这种改良的吻合方法适用范围也很广,只要能找到胰管的开口并放入口径相当的引流管即可完成吻合,在胰腺组织薄、质地脆软的情况下尤其适用。 责任编辑 | Zelin 医梯研习平台 ET.tt,一个专业的外科医生研习平台。我们聆听临床医生的诉求,荟萃学术专家的经验见地,整合国内外前沿医学培训资源,致力于建立线上线下平衡发展的医学培训生态进阶体系,助力中国外科的发展。 83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