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18:入伏天兰花的栽培管理

 第一香笔记 2021-07-12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按照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20210711日开始入伏,说明季节已经正式进入高温时期,俗话说:“冬炼三九,夏炼三伏”,这便是指一年当中最冷与最热的两个时间段。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出梅,高湿相对降低,高温闷蒸频繁,故在“三伏天”这四十天里是兰花栽培管理中的关键,一定要有人把守,时刻关注天气变化。

三伏天在没有水帘降温增湿的条件下,气温可以达到35以上,这个时候浇水亦可以灵活掌握。我以前在楼顶上植兰,在最热的三伏天里40-45为常见,人进去像处在蒸笼里的感觉,水分蒸发特别快,因此颗粒料可以每天或隔天浇,以大水浇通透为好,把栽培介质内的粉化物质与浊气及厌氧菌冲走,使得盆内富含氧分子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植株抗性。在如此高温天气里相对抑制了微生物滋生,虽然防腐压力相应减轻,但通风却不能放松;有水帘降温增湿的栽培环境依然可以保持五天左右浇,由于在不断地补水降温下,盆内栽培介质水分消耗并不是太快,并且使温度处在30左右,避免了闷蒸发生,这样管水方式与梅雨季节一样。由于水帘降温增湿的作用,气温保持在微生菌活跃期,故防腐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定期施药防护不让病症发生,使之安全度夏。

相比较去年,目前我处的管理在内置遮阳网的作用下,顶上传热阻隔在3米之上,水帘打开风机只开启两台足够,空气中温度保持在30左右,湿度保持80%左右,非常理想的状态。去年盛夏上午9:00点兰室内气温就达31以上,必须开启水帘风机来降温,故用水需求量大,井水根本就不能满足供给,只有启动自来水源,使用量达1500吨,还不包括间接使用的井水,是不是有点多?如今是从中午12:00-13:00点开启设备,井水调成小流量供水,能够满足长时间需求,并且生活用水不受丝毫影响,可见井内出水量相比去年亦有增加。

如今能够实现节能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地面储水区防水做得到位,始终保持满水状态,这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又一重要举措。去年浇再多的水都从地面裂缝中很快漏出去,并且还造成了地面沉降,今年这两步到位可谓是一举多得。

鉴于此,我依然是五天浇一次水,人工与自动间隔来完成。手动浇水在不使用杀菌剂的情况下每次配入益兰菌500倍,羊粪蛋沤制液1000倍,这样使得有益菌与有机肥的补充相互间连接得上。

我的“五五间隔浇水法”,也就是说月自动与手动各三次。自动每次60分钟浇水总量达16立方米,而手动只有500公斤则要浇90分钟,相比较去年“一一间隔浇水法”省水过半。相比去年水帘加四台风机开启9小时,变成两台开启6小时,省电亦过半。每台风机1.1千瓦,加湿潜水泵是近1千瓦。总结下来在内置遮阳网与储水区防水做到位的情况下,相比较去年实现了节能过半的好成绩。

综上所述,对栽培环境进行优化落实是节能增效的关键,亦是确保兰花生长良好的重要举措。加上本年度预防一直是做在前面,故不管在处在33左右的高温区,还是保持在30左右的快速生长期,管理起来都是非常轻松。经验之谈:只要栽培管理数据总结好,操作实施衔接好,凡是做在前面,就没有后顾之忧心里毫无压力,如是,盛夏艺兰亦轻松。

PS三伏天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分为头伏、中伏、末伏。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11日,三伏长达40天,711日至720日为初伏,721日至89日为中伏,810日至819日为末伏。20210712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配图是入伏兰花长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