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法接受的残酷,往往就是真实

 肃竹时空 2021-07-13

  现实就是现实,不可能架空,所以能够传达的信息就必须受到阉割,尤其是人性上的丑恶,要是完全真实展现,可能会被质疑夸张。无法接受的残酷,往往就是真实,现实通常残酷,只是你不愿接受。



  位于文艺作品,我们经常见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但是我们也常见“小说都不敢这样写”“电影都不敢这样拍”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矛盾,文艺作品和现实生活到底谁更胜一筹,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只能说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在我们认可了这句话之后,并不等于认可了作品之“高”,因为虚构的作品也是需要有逻辑的,除非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作品。

  而作品的逻辑往往就是现实的逻辑,以及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未必理性,因为每一个作者都有自身的特点。

  但是一个作品的诞生是受多方面约束的,首先就是作者本身的局限性,因为每一个作者的情况不同,在创作时必然有所局限。

  其次是创作环境的局限性,因为作品要得到大众的接受,必须接受渠道的限制,而渠道往往会切割掉很多条条框框不许可的内容。

  当然还有一些不可描述的限制,所以导致作品的无法真实地表现生活,甚至远远地低于生活,这就是为什么说“事实上的比这残酷得多”。

  《媒戒》也一样,因为受各方面的影响,有一些残酷的事根本没有办法写出来,就如同平台所说的“非完全架空”。

  现实就是现实,不可能架空,所以能够传达的信息就必须受到阉割,尤其是人性上的丑恶,要是完全真实展现,可能会被质疑夸张。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冲突,把一些人的丑态用一种所谓的“客观、辩证”去抹平,不过这也避免了对号入座的尴尬。

  有很多“不可说”的事情被一笔带过,这也是《媒戒》这部书中隐藏的残酷,有很多细节消失了,但是其结果却影响重大。

  因为现实远比作品残酷,只不过说出来公众不一定接受,甚至作者自己也不想去接受,只能用最终的出人意料来告诉大家曾经的悲怆。

    ——长篇小说《媒戒》随笔,静心简语2021.7.12于勉县(原创作品,严禁侵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