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四大古桥,三座都已经退休,只有昌平这座桥,还在上班。

 新用户33836C5M 2021-07-13

     北京城有四大古桥,它们分别是丰台的卢沟桥,通州的八里桥,房山的琉璃河大桥
这三座桥,如今都已经退休了,成为当地的旅游景观。只有第四座桥的命运不一样,就是位于昌平北沙河上的朝宗桥
今天它依然在为人民服务,承担着联通南北的桥梁作用。
      朝宗桥建成后到现在,已经500多年,当年桥上走的就是人啊!马啊之类的,顶多就是牲口拉的马车,而今天可是不一样,桥上没有了马车,有的是奔流不息的汽车,
这是 500多年来,朝宗桥经历的最严峻的挑战。

     朝宗桥当地习惯叫北大桥,连公交车站的站名都是北大桥。
    话说500年前,明代在昌平天寿山修建了皇家陵园,这样每年祭陵的时候,就要经过南、北沙河,过去是木桥,过去的水也特别大,经常被冲毁,桥冲没了,可以再建,但是耽误了祭拜祖宗可就是大事了,于是大明王朝决定在此修建两座石桥。要知道那时候修建石桥是要花大把的银子,何况是两座大石桥,同时修建。工程只要和天寿山,也就是现在的十三陵沾上边,那就是国字号的工程。

    就这样,在明朝正统年间,两座大桥就这样建完了,分别是南沙河上安济桥,北沙河上朝宗桥

      安济桥命运多劫难,先上一张安济桥的老照片吧!

就拿它的名字来说吧!安济桥,很多资料上都说:是水边有一个小渔村叫安济村,所以起名为安济桥,现实中还有两座桥也叫安济桥,一座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州桥;另一座是河北衡水,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安济桥。
难道那两座桥边,也有村庄叫安济村吗?
现在知道了吧!历史上记载的资料也值得推敲。

     安济桥为九孔石桥,可见南沙河水面要比北沙河宽,安济桥多有修缮,就变成后来,大家口中的质量不行,偷工减料,纯属笑谈,从现存安济桥老照片来看,也是十分雄伟坚固的,后来怎么就不成了呢?后来修建沙河水库时,桥被拆了,石料被拉去修水库,从此安济桥彻底消失。而朝宗桥和安济桥比起来就幸运多了,今天依然横跨在北沙河上。

     说了半天,本文的主角 朝宗桥该登场了。

      先说说朝宗桥的名字吧!这个名字起的太好了,而且只有一处,别处没有敢叫的,好在哪里呢?

    第一望文生义:朝宗桥,朝宗,那就是朝拜祖宗啊!大明朝的祖宗在哪里?昌平的天寿山啊!所以名字起得好,从此桥上过,去朝拜祖宗。

    第二出自《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思是:百川以大海为宗,江河奔流如大海,就没有水患了。比喻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三出自《诗经》“沔(音:免)彼流水,朝宗于海”,把江河入海比作诸侯、百官朝见天子。明代蒙古等少数民族都要从此处进北京。

     一个大桥的名字,有三种解释,出自两处古籍,这是不多见的,朝宗桥的名字到底出自哪里?恐怕只有问英宗朱祁镇了,因为大桥是他那时修的。哈哈。

     朝宗桥为七孔联拱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
修桥材料为花岗岩,桥两侧有石栏板及石柱,

石柱头造型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