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炫叶楓雪 2021-07-14

要说大明两京十三省哪里最富庶?非南直隶莫属!但要评最适合分封藩王的地区,只有河南最合适了。

同样的,明朝在河南的藩王最具代表性。从明太祖开始分封藩王到万历时期藩王基本上就藩完毕。子嗣较多的皇帝基本上都有子嗣到河南去就藩。一部河南藩王史,大致可以勾勒出整个明代皇室藩王的此起彼落。如果我们把朱明王朝比喻为一个大家族,那河南藩王的历史就是这个豪门从兴到衰的缩影。

明朝的河南省一共有八个府和一个直隶州,分别是开封府、河南府、卫辉府、怀庆府、归德府、彰德府、汝宁府、南阳府、汝州直隶州。到了明朝后期,河南一省就有开封周王、南阳唐王、洛阳伊王(伊国嘉靖年间除国)福王、彰德赵王、怀庆郑王、汝宁崇王、禹州徽王(徽国嘉靖年间除国)、卫辉潞王。也就是说,河南一省除了归德府和汝州直隶州以外,每个府都有藩王。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虽然河南不算藩王最多的地区(湖广省明末的藩王数量比河南还要多,共有八名藩王),但却是全国藩王最集中的地区。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明朝湖广省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两省,地域面积远比河南省大得多,是全国地域面积最大的省,藩王分布也没有河南省这么集中。

那么,河南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大明藩王集中扎堆于此呢?

真香!河南原来这么好

对于明朝的河南,吸引藩王最重要的两大原因就是物产丰饶离北京近。

物产丰饶:分封藩王第一个要素就是藩王的封地要物产丰饶。田地,生活物资,粮饷等等都要充分保障藩王对其奢侈生活的追求。就算是不太富裕的封地,也要供应得起藩王的俸禄发放。

大明两京十三省南北直隶由于分别为经济政治中心,特别是南直隶。因为自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第二国都存在,六部督察院等中央政府机构一应俱全。控制了南直隶就相当于控制了南方,并且很容易掐断南方对北京的物资供应,要是有分封到这里的藩王动了造反念头,那还了得(宁王朱宸濠造反顺江直取安庆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因此,富饶的南直隶和浙江是绝对禁止藩王分封在此地的。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四省作为古代传统的蛮夷之地,不仅山地多,耕地少,还有大量的未开化的少数民族集聚地,朝廷能正常控制这些地区就算不错了,那些娇生惯养的藩王哪里愿意来?就算是勉强来了,本地稀少的物质也供养不起藩王这些只进不出的寄生虫。

因此,明朝藩王只能扎堆于湖广省和河南省。

湖广就不说了,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非常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不说古代,就算是21世纪农业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河南依然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等等这些重要的农业物质全都是河南富产的。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河南农业

农产品丰富也就算了,河南还有很多名优特产品,比如洛阳樱桃、郑州蜜桃、南阳月季、洛阳牡丹等等不计其数的土特产,这些可都是王公贵族最喜欢的玩物。试问,这样的物资宝地,哪个习惯于吃喝玩乐的藩王会不喜欢呢?

离北京近:位于中原腹地,邻近北直隶的河南省同样也是皇帝愿意把藩王分封在河南的主要原因。

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河南除了西部有一小部分山地丘陵外,基本上都是平原。交通便捷外也使得河南基本上是无险可守,藩王造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这么多藩王被封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想造反,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况且河南离北京还相当的近,因为藩王们都想“庶几咫尺天颜”,所以河南也很合适皇帝把关系最亲近的藩王分封到这里。比如万历皇帝的亲弟弟潞王和最喜爱的儿子福王都是封在河南,如果得到皇帝的允许,这些血缘关系近的藩王很快就能到皇帝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在以农业为主和交通不便的明王朝,河南简直是安置藩王的的最佳场所。

恶劣影响

分封到河南的藩王对藩王来说是一大福利,但对于河南民众和官府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

根据《明经世文编》的记载,到了明隆庆时期,河南全省“计有亲王五,郡王八十,将军、中尉、郡县主君、仪宾,并无名禄者共六千八百九十余人”。宗藩生计成为明王朝中央政府和河南地方政府很头疼的一大经济问题,而且,这还是隆庆时期的藩王分布,万历时期河南一省又多加了两个亲王,负担比以往更加沉重。

对于分封到河南的宗室,河南一省就要承担七个亲王,上百个郡王和不计其数的宗室子孙的俸禄发放。这些还是正常的财政支出,还没有算上对这些宗室的不少临时性或特殊的补贴和支付,如婚丧之事、建造宫殿府第、修筑陵墓、为宗室服务的仪仗卫队官员俸禄及额外的赏赐等。不仅如此,河南还要承担皇帝封给藩王的庄田和盐店等不动产,比如万历皇帝弟弟封给潞王朱翊镠在河南的庄田,差不多就要把河南的所有良田都搜刮完毕了。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位于河南的潞王墓

河南一省承担七个亲王,完全就是“疲于禄米之输甚矣,而诸藩供亿尚尔不足”,哪里还有能力给朝廷交税和资助贫困老百姓呢?

分封到河南的宗藩不仅占有河南的大量田产,还大肆兼并土地,残酷剥削压榨贫苦农民:

“明季河南诸藩最横,汴城即有七十二家王子,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壬午遂有逆寇决河之祸。莫中江先生尝云'中州地半入藩’。

被藩王占据大量财富的河南很快就和明末全国一样,变得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只不过河南的这种马太效应表现的更加强烈而已。

在河南,极端富有的藩王和极端贫苦的下层民众很快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明末终于得到爆发。

报应不爽

在河南地区白吃白住了两百多年的朱家子孙在明末很快就遭到了报应——由于藩王的强取豪夺,贫困不堪的河南很快就成为了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兵源所在地。

如果没有河南“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的饥民,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别说和明王朝夺取天下,就连能不能躲过朝廷大军的追杀都成为了问题。

河南——明朝分封藩王的最佳场所

李自成起义

而那些所谓“生不逢时”的明朝宗室子孙,在用光了两百多年的运气后,终于成为了李自成和清军的刀下亡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