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有效治疗类风湿,这两种心态绝对不可有!

 鉴益堂 2021-07-14
以上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就诊要求,但却代表了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在风湿科医生看来,这几乎是“走极端”的心态体现,要想有效治疗类风湿,这两种心态万万不可有!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1.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异质性是风湿病的一大特点,类风湿关节炎也不例外,即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千差万别。有的患者发病不到半年,关节就已经出现畸形变,有的患者病史十余年,但关节功能依旧良好。有的患者使用一种抗风湿药就可将病情控制住,有的患者三、四种抗风湿药叠加使用,可病情依旧处于活动状态。


而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患者发病时病情轻,但随后逐渐加重;有的患者起病时病情重且进展迅速,不久可转为缓和,但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加重,此后一直处于加重与缓解的交替状态。不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治疗过程充满艰辛且变数较多。

2. 制定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并非简单地药物排列组合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不同病情程度决定了治疗方案也多有不同,具有高度的个体化与针对性,而并非单纯将抗风湿药物进行排列组合。有的患者仅有少数关节肿痛,血沉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治疗上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一种或两种抗风湿药物即可;但有的患者肿痛关节较多,血沉、C反应蛋白大幅度越大,治疗上需联合使用多种抗风湿药物,甚至加用激素生物制剂

此外,还有的患者除关节肿痛外,还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皮疹、黏膜溃疡等多系统损害,治疗上需要使用环孢素、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更强有力的抗风湿药,甚至接受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治疗,而不同的患者接受抗风湿药物治疗剂量、频率、周期也存在差异,一般没有固定的标准。

此外,即使同一种药物,不同的患者服药后治疗疗效也可以千差万别,这并非天方夜谭,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以甲氨蝶呤为例,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患者服用后,有的疗效明确,关节肿痛减轻,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但有的患者只表现出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关节肿痛依旧存在,只能停药、换药。还有的患者服用一种或两种抗风湿药物后虽有关节肿痛减轻,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但病情未完全控制住,此时再配合一种抗风湿药物后病情多能得到彻底控制。由此可见,每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诸多因素,并非简单地药物排列组合。


3. 抗风湿药的药理特性决定了起效需要一定时间

与降压药、降糖药起效迅速不同,抗风湿药是一类较为独特的药物,起效慢是其特点之一,这是由其药理特性决定的。抗风湿药属于免疫抑制剂,需要通过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达到延缓风湿病病情进展的作用,而这一过程并非朝夕即可完成,需要较长时间。降压药、降糖药改变的是血压、血糖这些单纯的指标,而抗风湿药需要改变的整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因此所需时间长短截然不同。目前绝大多数抗风湿药需要8-10周才能显现出疗效,即使加大药物剂量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也不能缩短这一过程,因此坚持服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格外重要。

其实,类风湿关节炎整体上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风湿病,而其治疗过程也是漫长的,患者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打好前期基础,后期才能逐渐取得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